|
楼主 |
发表于 2013-5-2 23: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尤其是土石方施工中的运输扬尘。
参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和《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执法管理的通知》(并环发[2010]19号)等相关规定,本次评价针对各污染环节提出如下防治措施:
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①施工便道进行定期洒水,对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车轮进行清洗,保证入口和出口30米以内部分的路面上不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物料;
②运输车辆应采用全封闭式车辆,混凝土搅拌站运输汽车要控制物料的装载量和高度,防治物料洒落和物料起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物料运输车辆必须按照交通部门核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行,合理控制车速,并尽可能避免交通高峰期运输,避免因大风天气和路面颠簸的撒漏。
④加强建设路施工段的清扫、洒水等,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①施工场地四周应设置2.5m以上围挡,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cm高的防溢座,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cm的缝隙;其中项目西侧、东侧围挡应在3m以上,东侧围挡则注重其美观性。
②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
③施工营地内施工人员食堂采用液化气等清洁燃料,食堂油烟要安装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④装修阶段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装饰和装修材料,装修后保持通风换气30天左右,有效降低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
⑤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达到“5个100%”,即: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迁工地100%洒水压尘,暂不开发处100%绿化,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施工废水: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泥浆废水和设备、车辆冲冼废水。
评价提出的防治措施为:
①施工场地应建临时水冲厕,并设专人负责冲洗,不随地大小便,保持建筑场区清洁干净。施工场地建设化粪池,用于收集施工期间生活污水、食堂废水;
②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清洗点清洗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用作施工物料混合用水、降尘、喷洒,不外排;
③含油废水或废弃物可用容器收集或建小型隔油池进行处理,以防止油污染,处理后可用作施工物料混合用水;
④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
⑤本项目用地北侧北都街的排水主干管以铺设好,建设单位应尽快与市政管理部门协商,接通项目所在区域的排水管网。
(3)施工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如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打桩机等。
评价提出的防治措施为:
①评价要求场地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6:00禁止施工,如因特殊工艺要求,需连续作业,产生夜间施工噪声时,应提前对周围居住区环境敏感点进行公告,并报请太原市环境保护局批准及备案,经批准后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在靠近南侧和北侧近距离施工时,设置临时的隔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噪声对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
②采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遵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要求,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对于高噪设备,应保证良好运行状态,注意维护;
③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西侧御馨花都小区,能设在棚内操作的应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也应适当在西侧建立单面声屏障,以达到降噪效果;
④运输要采用车况良好的车辆,并应注意定期维修、养护;合理规划各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尽量绕开居住区,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⑤桩基施工采用静压桩作业,配合防震沟措施保护周边建筑物安全;
⑥从施工管理上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甩打模板和钢筋,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
(4)施工固废:本项目施工固废主要为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评价提出的防治措施为:
①为避免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清运,若需暂时堆放,则应根据需要,增设容量足够、有围栏和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与设施,并分类存放、加强管理。严禁擅自堆放和倾倒。
②施工土方应优先考虑场内回用,施工建筑垃圾应对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弃方及剩余建筑垃圾运至太原市规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置。
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在施工现场集中堆放,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