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4 18: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vivalavidalc
南区佛教古建景观
奉圣寺(元,明,清,现代)
全名“十方奉圣禅寺”,位于祠区南部,创建于622年(唐武德五年)。据1313年(元皇庆二年)王居实所撰《重修奉圣寺记》碑述,此处原为唐朝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别墅,622年(唐武德五年)奉敕创建为寺,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到金末蒙古军南侵时,除正殿、中殿、法堂和宝塔外,其余均毁于兵火。1313年(元皇庆二年),元释洪智重建。当时,在寺内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一座三进院落。山门两侧设钟、鼓二楼,且各大殿及配殿内均有塑像,后又毁于战火。
20世纪80年代初,在原址逐步恢复重建奉圣寺,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过殿、山门都是当时从各处搬迁而来的元、明建筑精品。现寺院东西长126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4158平方米,极为敞朗。过殿将寺院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建筑面积为1247.5平方米。
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此殿创建于1069年(宋熙宁二年),明代重建,清代屡有修葺。大殿位于宽阔高敞的月台上,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20.27米,进深八椽13.29米,殿高13.5米,颇为壮观。梁架为六椽拱对后乳拱,殿内后槽用内柱一列,山面两缝梁采用穿斗式结构。斗拱五铺作,补间斗拱每间用一攒。斗拱用材较大,简洁舒朗,承挑着2.1米的出檐。该殿通体用材硕大,气势宏伟壮丽。
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该殿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建,有脊拱下题记为证。此殿为悬山顶,面宽三间17.57米,进深四椽15.27米,高9.2米。前檐为廊,廊柱粗壮,柱头卷刹明显,前廊柱头斗拱四铺作,当心间补间用45度斜拱一攒,次间补间外檐与柱头斗拱相同。华拱头砍作下斜的昂形,显得颇为轻巧,殿内彻上露明造,平梁和三椽拱均为稍加砍削即用的草拱作法,引用天然弯曲原木作主要的构架,其中的结构是煞费苦心拼凑成的,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
山门,原名景清门,由晋祠山门迁建于此。据《晋祠志》载,景清门又名惠远门,为祠之正门,金代诗人元好问于1240年(蒙元太宗十二年)有《惠远祠新建外门记》碑,可知当时的情况。单檐歇山顶,总高10.5米,面宽五间23.65米,进深四椽11.4米,前后檐明,次间敞朗,稍间及两山筑以墙壁。山门当心设方形分心柱一列。安板门三道。斗拱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每间设补间铺作一朵。斗拱与梁架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梁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共同承受屋盖负荷。屋顶布瓦,用孔雀蓝琉璃剪边,殿顶琉璃脊饰绚丽精美,为明代烧造。整座山门用材经济,结构精巧,根据现存造型、手法,为典型的元代建筑特征。
1997年,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普贤、文殊等佛像九尊,并于1998年9月由太原崇善寺法师主持了开光仪式。殿内两山后檐墙满绘壁画,两山墙为释迦牟尼本身故事36幅,后檐墙为西方三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后院西殿按《晋祠志》载,北边(配殿内)塑十六罗汉朝观音像,南边(配殿内)塑地藏菩萨及十殿阎君像。过殿内正面为大肚弥勒佛,背面为韦驮护法。
前院南北两廊内耸立着唐译石刻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64幢,字为小楷,遒劲舒展,属初唐上乘书法,这批石刻成于佛教鼎盛时期的699年(唐武周圣历二年)。它为佛学经文研究及书法艺术、文字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范本,是融佛学、史学、文字、书法于一炉的珍贵文物。这批石刻原发现于太原西山风峪山洞中,移此保存。
舍利生生塔(隋,宋至清)
舍利生生塔位于奉圣寺北,留山园东,耸峙于浮屠院中央。创建于581年(隋开皇六年),1040年(宋宝元三年)重建,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又重建。在清乾隆重建时,发现了地宫内的一个石舍利函。石函内贮银匣,匣中金瓶里藏有舍利。石函盖上刻有1039年(宋宝元二年)重修塔的铭文。根据佛教的说法,舍利本身不但可以随意拾取,而且是不断增加的,即所谓的“生生不竭”,因此取名为“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8米,平面八角形。砖砌台基每边长6.35米,高1.4米,上置大型条石砌筑的八角须弥座塔基。塔基每边长4.25米,高1.58米。塔体一层高4.19米,二层高4.53米,三层高4.33米,四层高4.15米,五层高4.06米,六层高3.85米,七层高3.62米,顶部高5.37米。塔平面逐层递减,收分十分明显,使得整座塔造型稳健刚劲。塔体第一层南向辟券门,第二层起每面设拱门虚实相错。每层均有砖砌斗拱飞椽,其上出平座,以琉璃脊饰代替小型勾栏,可供凭倚。塔顶八面镶嵌琉璃坐龙八条,姿态生动,异彩纷呈,八角攒尖顶。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晚照之时,五彩琉璃反射出耀眼的光辉,犹如万道霞光,格外壮丽,晋祠外八景之一“宝塔披霞”即指此景。
塔体四周拱门上方雕砖刻大字匾24块。从匾文内容来看,一至五层为佛教主题,因当时塔中均塑佛与菩萨像。六至七层内容迥然不同,原来塔内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与魁星。在小小的塔内三教和平共处,明显地反映了晋祠是一座三教合一的祠宇。
浮屠院占地面积1692平方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除塔外)。舍利生生塔耸立院中央,保留了早期规制。其余布局按《晋祠志》记载复原为正厅五间,两边设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西南开有月洞门,通柏月山房;院南辟“通幽”小门一座,与奉圣寺后院相连;院东南设垂花门一座。周围绕以透空景窗,使得院内外景色互相呼应。
留山园(明,清,现代)
留山园是一园中之园,规模虽然不大,但小巧精致,别有情趣。20世纪80年代在原“伴云洞”与“柏月山房”旧址扩建而成。园在祠内西南角,南邻十方奉圣禅寺,西接花房,北傍留山湖,东通浮屠院。四周筑墙,开有各种图案之漏窗。月门门楣上有现代书法家汪国真题“留山”二字。园内叠黄石假山,松柏榆槐及各种花草点缀其间,筑有紫藤长廊。西南隅假山之上建有“伴云亭”,平面云形,四角攒尖顶,亭上梁柱不施砍伐雕凿,亦不施彩画,自然古朴而具野趣。其对面西北隅另建一亭,曰“留山亭”,朱柱重彩,平面六角形,圆形攒尖顶。两亭之间,筑一小池,清水一泓,池中筑有假山且设喷泉,睡莲植其中。每逢春夏,园中杂花盛开,蜂蝶往来其间;树木荫茂,众鸟相鸣其上。宝塔铃铎,叮咚悦耳,寺中钟声,声声悠扬,置身其间,恍如仙境。秋可赏莲,冬可观雪。正门影壁上有大型砖刻,刻有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撰书的《柏月山房记》共166个五寸大字,字为行书,圆润俊逸,堪称佳品,为晋祠三大名刻之一。
“留山”之名的来历,相传在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年间,悬瓮山曾向庙前移动数步,又有一次乡民见山正在向前移动,便赶紧报知县令,县令祷以猪、羊,山才停止移动,于是便在巨石之上题“留山”二字。后又在此址筑亭,命曰“留山亭”。刘大鹏《晋祠志》载,留山亭檐额原有傅山所题“留山”二字,且末出小字,曰:“山可留乎?不留则溜,谓之留山,其然其不然?”今此匾已失。
翰香馆(清,现代)
建于1983年,与奉圣寺前院及浮屠院相邻,负北向南,四周回廊,围成一处方形院落,东西宽30米,南北深36.5米,占地面积1095平方米。院内靠北建主殿一座,面宽三楹,硬山顶,系从太原市省政协院(傅公祠东)迁来。殿后沿院增建房六间,东西南构半壁回廊,卷棚顶。整个庭院宽阔敞亮,整洁幽雅。
东西廊下镶嵌石碣60余块,东廊壁嵌有傅山书、段刻的《太原段帖》名碣,及清代学者平定人张穆所摹钩的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狂草的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石碣5块。西廊壁上嵌有谢觉哉等人题留数十篇古今名人佳作。
馆内正厅檐柱上垂有“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楹联一副,书法工整,刻工精美,寓意深远。院门里还挂有清光绪举人杨笃篆书的“登高而思此乐万古,立言不尧自成一家”楹联。联言简意深,高瞻远瞩,颇具哲理意味。
“翰香馆”三字是直接从“翰香馆法帖”五字中摘取的。而晋祠博物馆又珍藏着刻有钟繇、王羲之、唐太宗、虞世南、诸遂良、苏东坡、文征明、黄庭坚、米芾、赵孟兆页、董其昌等几十位名家作的《翰香馆法帖》木刻版,已由晋祠博物馆出版,公诸于世。
西湖
西湖也称留山湖,1984年人工开掘,面积860平方米。形如半碧而略微瘦长。南邻浮屠院,北抱小山,西接祠界,东近钟亭。湖水荡漾,锦鳞群集。沿湖周依石栏铺设卵石小路,沿岸植树木花草。东有冲天杨,南植槐榆丹枫,西植苍松翠柏,北有垂柳。
每值夏季,群芳吐艳,火红的石榴花、粉嫩的玉兰花、茂盛的金银花、紫色的牵牛花、大朵的洋金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均处杂于绿树碧草之中。登小山之亭,瞰湖中倒影,蓝天白云,宝塔钟亭,更觉情趣盎然。
大钟亭(金) 大钟亭位于西湖东畔,翰香馆北侧。钟亭悬挂13000斤重的大铁钟,原为清徐县集义乡东社大历寺遗物,铸于1153年(金天德五年)。元代在徐沟城建萧何祠,将此钟悬于其山门旁钟楼内。1957年移到晋祠,特盖大钟亭予以保护。
大钟亭平面四方形。台高1.26米,每面三间,通面宽8.54米。四周檐柱12根,内设金柱4根,其位置与正侧面明间柱平行布列,从而在平面上形成井字形柱网。金柱柱头承上层屋檐下。檐柱高3.3米,亭高8.5米,瓦顶为重檐歇山顶,椽飞出檐适度,黄绿色琉璃雕花脊饰,孔雀蓝琉璃瓦剪边,造型庄重稳健而挺拔。这口距今850年的大钟通高2.7米,下口径2.24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