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861|回复: 20

[龙城轶事] 找到的一些太原风景名胜古迹的详细文字介绍,想要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4 16: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涵盖主要名胜古迹。部分古迹待我暑假回去亲自拍摄照片作为补充说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6: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晋祠风景区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境内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背山靠水,坐西向东,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古木参天,殿宇宏伟,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貌

历史沿革   
     晋祠,为纪念西周时期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叔虞为晋王,后人为纪念晋唐叔虞而建此祠。曾名叔虞祠、晋王祠,俗称晋祠。始建年代不详。有研究者以祠内周柏当为建祠时人工种植,据此推测,此祠应有3000年以上历史,但尚无它证。对晋祠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魏书·地形志》载:“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由此可见,北魏时期晋祠已有一定的规模。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59年),高洋将晋阳定为别都,又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读书台、望川亭、难老泉亭、善利泉亭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晋祠规模更盛于前。569年(北齐天统五年),因当时佛教盛行,北齐后主高纬曾下诏将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寺。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建舍利生生塔。唐初复名晋祠。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临晋祠,撰书《晋祠之铭并序》,以“金阙九重”、“玉楼千仞”来形容晋祠的建筑。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游览晋祠,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名句,使晋祠更负盛名。五代时期后晋于941年(天福六年)追封唐叔虞为兴安王,遂称兴安王庙。

     宋代以前,晋祠虽经多次修建扩建,但均以祭祀唐叔虞为主,建筑布局亦以坐东向西的唐叔虞祠为主体。宋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可能因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原唐叔虞祠被毁,后将唐叔虞祠移建于原祠的北侧。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灭北汉后,扩建晋祠历时5年,使晋祠规模空前,焕然一新,户部侍郎赵昌言撰《新建晋祠碑铭并序》形容这一建筑群“正殿中启,长廊周饰,连甍盖日,飞栋横空。继乃万縅星攒,千楹藻耀”。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宋仁宗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晋祠西隅叔虞祠南畔,新建了坐西向东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翻修了鱼沼飞梁。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加封邑姜为“昭济圣母”,庙额“惠远”,故又称惠远祠。1087年(宋元二年),太原府吕吉等人在殿前廊柱上雕造木盘龙,此后又铸造铁人,建金人台。1267年(蒙元至元四年),重修汾东王庙(即叔虞祠)。1371年(明洪武四年),惠远祠复称晋祠。1533年(明嘉靖十二年)和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增建台骀庙、水母楼。至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告成,从而改变了宋以前晋祠以唐叔虞祠为主的建筑格局,圣母邑姜成为晋祠供奉的主神。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在中轴线北侧扩建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在叔虞祠东侧扩建文昌宫,新建七贤祠;1795年(乾隆六十年),扩建玉皇阁、三清洞和关帝庙,通称昊天神祠。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多次整修扩建,晋祠构成了左右捭合于中轴线的综合性古建筑群。同时,在晋祠庙外原有的几处私家花园基础上,几经扩建,形成了占地800余亩的晋祠公园,并在祠庙范围内恢复修建了十方奉圣禅寺、晋溪书院、子乔祠,增建了傅山纪念馆、董寿平美术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6-24 17:07 编辑

回复 2# vivalavidalc

总体布局
  

     晋祠总占地面积150亩,共有上百座建筑,规模宏大,虽然是历代陆续所建,但布局却谨严有序。祠区坐西向东,主体建筑圣母殿位于西边,正门开在东边,总体呈南北较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自北墙向南约2/3处为主建筑群,由西向东展开,以圣母殿至新大门为中轴线,其两侧也随地形高低错落排列了两组建筑,分别构成南线和北线,其建筑分布的具体位置是:

中轴线,从新大门起,经水镜台、智伯渠、会仙桥、金人台、钟鼓楼、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台骀庙至公输子祠。这一组建筑,为晋祠之主体,集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被誉为“国之瑰宝”。

南线,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傅山纪念馆、同乐亭、三圣祠、苗裔堂、真趣亭、难老泉至水母楼。近年还重修了晋溪书院,增建了董寿平美术馆。这一组建筑,亭桥点缀,泉水环绕,以风景诱人而驰名。

北线,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八角莲池、善利泉、静怡园、贞观宝翰亭、松水亭、唐叔虞祠、钧天乐台而上七十二阶到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财神祠、待凤轩、三台阁、读书阁至吕祖阁。这一组建筑,依地势起伏,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诗词碑石而取胜。

自晋祠南墙起向北约1/3处,又有自成体系的南区佛教古建,有奉圣寺、舍利生生塔、留山园、翰香馆、大钟亭等建筑,并有西湖、草坪、小山等与前述主建筑群之南线建筑相邻。这一组景观,以梵刹塔影、湖山秀色、田园风光而称奇。

穿流和点缀于古建筑群中的晋水智伯渠和“三泉一湖”,在晋祠总体布局中位置恰到好处,为晋祠平添了无限的灵秀之气。智伯渠自东门北侧进入晋祠,蜿蜒曲折,向西流经文昌宫、贞观宝翰亭等处,转南从水镜台与金人台之间穿越而过,再向西南与难老泉水会合,经王琼祠,又折向东,流向南区佛教古建筑群附近,自南墙流出,渠上有碧湖桥、会仙桥、挂雪桥等多处桥梁。“三泉”则围绕圣母殿,北有善利泉,中有鱼沼,南有难老泉,“一湖”则为与南区佛教古建筑相邻的人工开掘的留山湖,在晋祠园林风景中确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精品景观

     在建筑景观中,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誉为三大国宝。难老泉、宋代侍女像、周柏称晋祠“三绝”;《晋祠之铭并序》碑铭、华严经石幢、《柏月山房记》砖刻称三大铭刻;周令树文《重建晋祠碑亭记》、傅山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曹溶诗《晋祠纪游十二首》为文书诗三绝。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和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园林
。晋祠的造园艺术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北宋是宫廷建筑和园林艺术结合的成熟期,而晋祠则是这一时期古建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圣母殿是整个祠区的主体建筑,背靠悬瓮主峰,俯视鱼沼飞梁,左右二泉流淌,在整体布局上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大殿翘扬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亭相互映衬,浑然一体。献殿与圣母殿的组合搭配,也匠心独具。献殿处于较低的地势,紧贴圣母殿引道鱼沼飞梁建成。站在献殿中央,人们的视线仅及桥高以上,仰视之下衬托出圣母殿的高大与宏伟。如果说圣母殿是祠区建筑的首脑,以它为主体把全祠区统一起来,那么晋水就是贯穿祠区的血脉,像一条绿带环绕祠区,并把一个个景观串连起来。在祠区内,还点缀有20余株上千年的古树。尤以周柏最具代表性,据中国科学院采用碳14交叉定点消除误差法检测,周柏的树龄长达2990余年,植于西周时期。它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晋祠的古老与悠久。

晋祠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建筑之一
,它园中套园,院中套院,清渠环绕,古树参天,风景独具,人随景移,景随人变,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最引人处列有内、外八景。内八景为:望川晴晓(悬瓮山望川亭)、仙阁梯云(吕祖阁)、石洞茶烟(云陶洞)、莲池映月(八角莲池)、古柏齐年(周柏)、胜瀛四照(胜瀛楼)、难老泉声、双桥挂雪(双桥,又称挂雪桥);外八景为:悬瓮晴岚、山峰鼎峙、宝塔披霞、谷口双堤、山城烟堞、四水青畴、大寺荷风、桃园春雨。内八景是祠内景观,以景写迹;外八景是祠周景观,略迹而取景。无论内外八景,均迹与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这些景观如今有的虽已不见,但大部分景色依然。当晋祠景区新规划实现之日,所有景观定会再现当年风采。

晋祠的美,是以神奇的传统与诗意交织的美,一亭一榭,一泉一阁,一草一木,几乎都有神奇动听的美丽传说,充溢着精妙绝伦的诗情画意。人身临其境,宛若进入一个天上宫阙。晋祠有采不尽的灵气,解不完的意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VV辛苦了,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6-24 17:52 编辑

回复 3# vivalavidalc

中轴线景观

圣母殿(宋)  

     圣母殿是奉祀西周时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之母、周武王之妻邑姜的殿堂,位于祠内中轴线西端,独冠中居,为晋祠最壮丽、最古老的大型建筑,亦为驰誉中外的国宝建筑之一。它坐西向东,背靠悬瓮山,前俯鱼沼飞梁,左有难老泉,右有善利泉,前面依次是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等。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它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是中国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保存了宋代“柱升起”、“柱侧脚”和“减柱法”三大建筑手法。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1102年(崇宁元年)重新进行了修葺。1996年又进行了落架大修。

     这座古老的殿堂为重檐歇山顶,总高19米,面阔七间30.17米,进深六间25.15米,平面接近方形,四周围廊。最为奇特之处是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是中国现存宋代环廊建筑中的最古实例。殿前檐柱上雕有8条雕龙,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木质雕龙。其中,6条雕制于1087年(宋元二年),两条增雕于1102年(宋崇宁元年)。这8条木龙中,正中两廊柱上的两条展翅欲飞的叫做应龙,其旁依次两柱上的为蟠龙,再依次两柱上无鳞龙为蛟龙,最边两柱上无角的谓之螭龙。八条盘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卷云起,一派生机。虽然距今近千年岁月,仍鳞片层层,须髯根根,制作工艺之精令人叹服。前檐廊下的南北两侧,站立着两尊身材高大、体型健壮的明代武士塑像,身高约4米左右。身穿铠甲,手握兵器,姿态英武,面部蕴含着一种威武不屈的力量。相传他们是为捍卫两周王室安全的方相和方弼。从这两尊武士塑像的眼神中看,让观赏者无不感觉到他们忠于职守,时刻警卫着圣母邑姜的安全。

     殿身拱眼饰有壁画,现存上檐南山面五块原有的拱眼壁画图案满绘旋纹、卷草、吉祥花卉,是十分珍贵的宋代高等级彩画遗物。大殿顶部四周绿色琉璃剪边,脊饰为明代修葺时添配,鸱吻和脊刹都很精美,使整个殿宇显得格外典雅端庄。前廊所悬“显灵昭济圣母”巨型立额,为宋熙宁年间原物。廊下及前檐还挂有匾额19块,楹联5副,内容为赞颂唐叔虞给人们带来的福泽及歌颂圣母的恩德。大殿廊下共立碑21通,分别为重修碑记、皇帝御制文、水利案及诗文、传记等,均为晋祠重要的历史文献。

     进入殿内,一组人数众多、排列有序、栩栩如生的彩塑立即映入眼帘,令人惊叹,仿佛进入了一座辉煌的艺术殿堂。殿内彩塑共有43尊,其中除2尊明塑外,其余41尊均为宋塑。中央龛内主像邑姜,凝神端坐,肃穆庄重,显示出一派至高无上、不苟言笑的贵夫人神态。她是周武王妻,也是历史上一位颇有名望的妇女。殿四周环立塑像42尊,有宦官5尊,女官4尊,侍女33尊,各依其职,各司其事,各具神态。雕塑的主人公虽然是西周人物,实际上却是赵宋王朝宫廷制度与宫闱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组塑像在遵从主题的前提下,非常注重人体各部分制作的得体和谐与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藉以表现人物的不同年龄、职务、经历、性格、表情、神态和情绪等,极力追求最佳的传神艺术效果。当人们进入雄伟壮观的圣母殿内,浏览这组雕塑,第一印象便是圣母邑姜的端庄威严和侍女宦官的抑郁惆怅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圣母邑姜凝神端坐在殿内中央高大的宝座上,头戴凤冠,身着蟒袍,霞披璎珞,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晴在斜长的双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微微下垂的嘴角和镇定难测的神态,显示了最高统治者特有的权威。塑像造型端秀,线条分明,神色庄重。环列圣母邑姜周围的塑像,身材高度与真人相近,衣冠服饰大体承袭晚唐五代迄宋初的式样。头戴朴头的宦官,恭谦谨微;身着男服的女官,满目深沉;头戴元宝冠、莲花冠或把头发梳成高髻、条形髻、朝天髻、双仰髻、双环髻等发饰的宫娥侍女,以其年龄之长幼差别,各具不同神态,或天真、或熟虑,或喜悦、或悲哀,或沉思、或烦闷,或愤怒、或忧伤,无不眉目传神,呈现出耐人寻思的神态。从她们各自的表情中,可以体察到她们那地位卑微、远离亲情、小心翼翼、度日如年、彼此猜忌、互存戒心的生活,强烈地感受到不同人物隐含的难以言传的内心世界,或麻木不仁,或空虚忧虑,或时有喜悦,或充满憧憬。

如南起第14尊侍女像,身高1.54米,双高髻发型,身着绿襦蓝裙,腰前垂绿色玉绶环,脚穿巧尖弓鞋。此像身体直立,婀娜多姿,腰部微前挺,双手合抱于胸前,目光右视而眼睛有神,从神态来看是一个15岁左右初进宫不久的少女,呈现出渺茫、翘盼、难以捉摸的复杂心情,刻画得恰到好处。

南起第18尊侍女像,束髻发型,身着蓝襦红长裙,腰前垂红色绶带,脚踏红鞋。她左手托印,右手轻抚,眼睛微微有些下垂,面貌稳重端庄,忠实可信。整个神态显示了一种内紧外松、小心翼翼,深感责任重大的心态。

南起第27尊是一尊低头含笑的歌舞伎像,身高1.55米,红巾束髻发型,身着色袍,绿色帔巾向后搭披,腰系垂红色飘带,脚穿翘尖鞋,手持一绢巾,身体向前倾斜,体态婀娜多姿,面部凝聚着一种神秘莫测的笑意,这种笑意表现在她的眉宇间、双眸中、丰满的脸颊上和明朗的前额上,但这又是一种不能使人感到满足的笑意,当你注意观察她的微笑时,笑意瞬间便消逝了,似乎又显露出一缕令人动情的迷恋。这尊塑像,观者以不同的角度或带有不同的心情去看她,神态不同,忽儿似在微笑,忽儿又好像收敛了笑意,显得有无限哀伤隐忧,忽而又好像正在凝思遐想,不禁引发观众对她命运的遐思。这尊塑像是这组宋塑中写实传神的代表性杰作,不但表现了作者娴熟的技巧,而且也充分显示了创作塑像的民间艺人对于人体的熟悉和心理学方面的丰富经验。

南起第39尊侍女像,身高1.57米,红绢束髻发型,上身穿绿边红襦,下身穿蓝长裙,腰前垂红色玉绶环,脚穿翘尖弓鞋,身体右后倾,抬头注视左前方,柳叶眉下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与面部、手势及其体态相互配合,表现出她刚入深宫,天真任性,性格倔强,尚未深受磨难,还保持着少女特有的丰姿。这一塑像在人物神态的刻画上堪称佳作。

     这组珍贵的雕塑杰作,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创作特点。它突破了汉魏以来富于宗教色彩的限制,在宋代雕塑领域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以世俗生活为蓝图,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宫廷制度和生活规制,明显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它是中国雕塑艺术由南北朝宗教神化的艺术范畴,经过了隋唐过渡时期的演变,进入宋代现实主义艺术领域中的创造性结晶。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刘开渠在《中国古代雕塑杰出的作品》中,称晋祠圣母殿这组宋塑“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6-24 17:51 编辑

回复 5# vivalavidalc

鱼沼飞梁(北魏至宋)  

     鱼沼飞梁位居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是中国仅存的“十”字形桥梁的孤例,因此也是最珍贵的国宝建筑之一。古人把方形的水塘称作沼,沼中多鱼,故命名“鱼沼”。沼东西宽15.5米,南北长18.8米。鱼沼乃是晋水的第二个源头,早年流量很大,仅次于难老泉,其后水流量日益下降,今已枯竭。古人又有“飞梁石磴,凌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之说,因鱼沼之上十字桥形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故称之为“飞梁”,与“鱼沼”合称“鱼沼飞梁”。

     该飞梁最初创建的确切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晋水”条下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载,证明北魏时已有此桥,距今最少有1500余年。现存的飞梁,除鱼沼中耸立的34根石柱和柱础尚遗存北朝的风格外,整个桥梁均为宋初遗物,与圣母殿同期创建。1023年(北宋天圣元年)重建。1953年重修。飞梁为石质建筑,整个桥面由34根每边长30余厘米的八角石柱支撑,柱上方置斗拱承托梁枋,四面合成十字形板桥,桥面东西走向呈水平面,南北两翼呈坡状,形如巨鸟之两翅。东西长19.6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南北长19.5米,宽3.3米,下斜连接到沼岸。南北桥面的东西两侧原有宋雕巨狮各一对,作嬉戏状,现存东面两只。桥东月台上,存1118年(北宋政和八年)铸铁狮一对,体态雄伟,造型生动,更显飞梁之庄重。古往今来,世上桥梁多为“一”字形,惟有此桥连通沼岸,四面结成“十”字形,真可谓绝无仅有,独出心裁。古代建筑师充分利用地形,在做好水面文章的同时,将鱼沼上的这座桥变成了圣母殿的月台、平台、殿前广场,起到了别的建筑无可替代的作用。此桥凌驾鱼沼之上,展翅欲飞。暖热季节,池内游鱼成群,荷花含苞,圣母殿前八条盘龙倒映沼中,微风吹过,蜿蜒欲活,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桥上置汉白玉栏杆、望柱,人行桥上随顾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让人乐而忘返。

中国著名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赞叹:“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重要的实例,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利用环境特点极为成功的杰作

献殿(金)  

     从圣母殿越过飞梁,即是献殿。它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陈设祭品的场所。创建于1168年(金大定八年),有脊下皮金大定八年题记为证。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修葺,基本保持了宋金时期粗犷朴实、简洁雄宏的建筑风格。1955年依原样翻修,被国务院定为国宝建筑之一

     献殿单檐歇山顶,殿高9.75米,面宽三间,明间宽4.96米,两次间宽均为3.8米,通面宽12.56米,进深四椽7.57米。殿顶布瓦黄绿色琉璃剪边,俏丽的雕花脊饰为明代修葺时添置,脊刹的盒子内仍可见明万历题记。该殿斗拱结构疏朗,单拱五铺作。梁身简单轻巧,故能经久而不坏。整个大殿最奇异之处在于殿身上部的梁架结构。它只在椽的横架上,施驼峰、托脚承架平梁,结构极为简朴、轻巧而又坚固、耐久,给人以稳健、舒适、利落之感。献殿与圣母殿斗拱外面不同之点只在令拱上:圣母殿用通长的挑檐枋,而献殿则用替木,还保留了较早的形制。斗拱后尾惟下昂挑起,全部偷心,第二跳跳头安梭形拱,单独的昂尾挑在平拱之下。栏额普柏枋则与圣母殿完全相同。

     献殿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墩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当心间门扇亦为直棂栅栏门。“献殿”立额挂于殿内后檐正中,书体端庄,气势严肃,为金代原物。献殿造形、体量确为殿堂,但外观又好似一座凉亭,玲珑而稳定,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劲健爽朗之感。

     献殿通往鱼沼飞梁的台基上立有宋铸铁狮子一对,躯体圆润,筋肉结实,威而不猛,和蔼可亲。雌狮有一头披肩的卷曲长发,显得轻松自在,悠悠然与幼狮嬉戏;雄师虽然张口瞠目,然而一脸的笑意,显得憨厚可亲,更为生动的是它长发披肩,线条流畅,给人以根根发丝都在飘动之感,非常精美。这对狮子是北宋遗物,相当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1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你可有的拍了,太原古迹多了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6-24 17:50 编辑

回复 6# vivalavidalc


对越坊(明)
  

     献殿之前即是对越坊,因其坊上有“对越”二字,故名。建于1576年(明万历四年)。牌坊高9.5米,四柱三间三楼,当心间高大凸起,檐下斗拱密致,纵横交叉,造型精美,雕刻玲珑,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雄壮而富丽。牌坊上原有邑姜氏为叔虞命名、周成王剪桐封弟、智伯水灌晋阳、豫让石桥刺赵等有关晋祠历史故事的彩绘。后经多次装修,现存彩绘内容已改为八仙、杨戬、哪吒等内容。牌坊前台基上蹲坐铁狮一对,左雄右雌,骨骼雄健,体形微侧,脊骨隆起,鬈鬣巨口,庄严浑厚,铸造之法极为精美,初步鉴定为北宋遗物。这对铁狮子为牌坊的气势增色不少,使牌坊越发显得高大壮丽。

“对越”语"----------------------(原文乱码了- -||)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中“对越”的“对”意为报答,“越”意为宣扬。“对越”即“报答宣扬祖先功德”之意。“对越牌坊”的含意,就是颂扬圣母邑姜的牌坊。匾额“对越”二字为明万历年间晋祠著名书法家高应元所书,字为楷体金色,笔力遒劲,笔势嵯峨,宛如神龙翔舞。它与“水镜台”、“难老泉”匾并称晋祠匾额三绝。

钟鼓楼(明,清)   

     钟、鼓楼的合称,位于对越坊两侧。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两楼形制相同,楼基均为方形,长宽各3余米,高3余米。西向设阶梯。楼台上廊柱一周,每面各四,柱间安木栅栏。上为重檐十字歇山顶,用黄、绿、蓝三色琉璃脊饰覆盖。北面为钟楼,内悬大铁钟一口,高2米多,最大外径1米多,厚16.67厘米,钟口边缘呈波浪形,重约4999.5公斤(即9999市斤。古人视“九”为极阳数,象征封建帝王的至高无上),造型雄伟,钟声洪亮,铸文清晰,是明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南面为鼓楼,内横摆大鼓一面,形如圆月,鼓身高近2米,鼓面直径1米有余,并加以彩绘,龙蟠于左,鹭翔于右,下有木座,为祭祀时用。

金人台(宋)  

     金人台,古称莲花台,位居对越坊前,由于台上的四隅各有铁铸武士1尊,中设琉璃瓦小阁楼,故名曰“金人台”。追溯建台缘由,乃因早年晋水水势颇大,时有水患发生,为抑水患,故镇以金神。这四尊铁铸“金人”,均高2米余,武士相,戴盔,束甲,威武雄昂。除1尊为民国年间补铸外,3尊铸于宋朝。其中西北隅1尊,铸于1098年(宋绍圣五年),头为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补铸;西南隅1尊铁人铸工最佳,铸于1097年(宋绍圣四年),姿势威武雄壮,铁质晶亮不锈,在漫长的900多年中,历经风霜雨雪,仍明亮无锈,完整无缺,其体魄之健美,造型之威武,姿态之雄壮,堪称绝品,可见当时太原地区的冶铸技术已达较高水平。东北隅1尊系1913年(民国2年)补铸,东南隅1尊系1098年(北宋元四年)铸造,头为1926年(民国15年)补铸。

智伯渠(东周)  

     智伯渠位于金人台之东,水镜台之西,亦名“海清北河”,为晋水的主流。公元前455年(周贞定王十四年),智伯攻打赵襄子晋阳不克,便决汾、晋二水灌晋阳城。赵襄子用计联合韩、魏,反攻杀智伯,三分其地。此渠是智伯引晋水灌晋阳的河道,后人利用这条水渠灌溉农田,踪其遗址名曰智伯渠,已历经2000余年的沧桑岁月。它是晋水的一条主干渠,从晋祠大门北侧进入,蜿蜒向西,又折而向南,纵贯祠区,至晋祠南墙流出,是晋祠山水园林中的极为重要的景观。

会仙桥(明)  

     会仙桥位于金人台之东,水镜台之西,横跨于智伯渠上,是中轴线通往圣母殿的必经之道。据民国《晋祠志》载,这里原为古朴简洁的木板桥。民间相传原木板桥上每逢农历四月十四,常有仙人相会;又说是明代翰林院修撰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故名“会仙桥”。木桥在明代毁于火,重建为石质桥,桥长3.85米,宽3.32米,拱形。桥面中部高凸,东西各有台阶数级,南北有石栏护围。桥两侧均有题字,但已剥落无法辨认。

水镜台(元至清)  

     水镜台位于会仙桥东,过水镜台后便是晋祠大门。水镜台造型雄奇,雕刻精巧,彩绘艳丽,集楼、台、殿、阁为一体(全国唯一),是一座风格独具的古建筑。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楼阁殿宇式建筑,两檐之间高悬“三晋名泉”巨匾,字迹清秀,笔力雄劲,是清康熙年间晋祠举人杨廷翰所书。原匾悬挂在景清门内,1956年移挂于此。拾级而上,三面有明朗舒畅的走道环廊。西部为卷棚顶抱厦台式建筑,三边空敞,外砌石质勾栏,专为酬神演戏而建。戏台中央高悬清乾隆年间书法家杨二酉书写的“水镜台”匾额。此匾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此台创建于明代,早年其形制沿袭元代乐楼旧制,是一座典型的乐楼建筑,并非今日之台式。至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在其楼西边衔连乐楼,扩建增补了卷棚顶台面,188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方成今日之戏台格局。

      台名“水镜”,取自《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人间的一切善恶,无论用什么伎俩,只要放在清水明月中鉴别,必然无以逃形。把戏台名以“水镜”,乃寓舞台是演绎、辨别历史上忠奸、善恶的场所。刘大鹏为水镜台题联:“笙歌韵管弦,皆是写炎凉世态;艳质回风雪,罔非传冷暖人情。”

     晋祠的传统习俗中,每年多次举办祭圣母、祭水母等迎神赛社活动。这种活动最早始于北宋年间,而酬神演戏是迎神赛社的重要内容。所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六月十五晋祠河会期间,都还有在水镜台演戏敬神的习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17: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这可是个大工程{: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vivalavidalc

北线景观


唐叔虞祠(宋至清)  

     唐叔虞祠位于祠区北侧,西倚景宜园,东邻昊天神祠,祠前为八角莲池。此祠专为祭祀周初晋国开国诸侯、武王次子、成王胞弟叔虞而建。

     唐叔虞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74.7平方米,建筑面积813.85平方米。山门三楹,门外台阶高耸。院中设享堂,将祠宇隔为前后两进。前院碑廊四绕,古木参天,幽雅清静。享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歇山顶,里边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尊塑像手持不同的乐器组成一个完整的乐队,似乎正在歌颂唐叔虞治国施政有方的功德。

     后院东西配殿三间。正面为大殿。大殿单檐歇山顶,前部插廊,正面望去,大有重檐殿宇之势。殿身面宽五间20.5米,进深三间15.6米,殿高12.4米。建筑为明显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斗拱疏朗,前檐每间设补间一攒,并且明、次稍间补间斗拱昂形各不相同,补间斗拱后尾扛杆直挑下平。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斗拱,斗口平伸出粗大的昂头承挑檐,简洁古朴。殿内减去后槽明间金柱两条,扩大了人们观瞻祀奉的空间。梁架结构乳木伏对四椽木伏,用三柱,除平梁以上后人稍作修改外,基本保留了元代手法。

     殿中神龛内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虽为明、清后世重装,仍保留了元代塑像的特征。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待召,神台下文臣武将对峙而立。大殿廊下东西两侧各立大碑一通:东为1267年(蒙元至元四年)弋彀撰《重修汾东王庙记》碑;西为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周在浚撰《重修唐叔虞祠记》碑。大殿联为“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

    前院两廊内嵌有石碣40余块,为宋、金、元、明、清历代名人学者题咏有关晋祠历史、建筑、风光的珍贵史料,这些石碑无论真、草、隶、行,均为书法艺术的佳作。

贞观宝翰亭(唐至近代)  

     贞观宝翰亭位于唐叔虞祠东侧,昊天神祠西侧,又名唐碑亭。64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始建,历代屡修。初为一楹,面西;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改建为三楹,并改为南向,邑令周宽并题加“贞观宝翰”匾额。1984年,增建月台。该亭坐北向南,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亭高6.15米,坐落在1.5米的台基上,占地面积109平方米。亭内东西各置一巨碑,东面为唐太宗李世民于646年(贞观二十年)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特点,中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为飞白体。碑趺为矩形石礅,苍实古朴。全碑共1203字,碑文分为序文、铭文两个部分。序文为骈体文,铭文为四言古体。全文先从历史说起,歌颂了周朝的政治和晋国唐叔虞建国的政策,宣扬儒学“仁爱”思想;然后笔锋转向现实,揭露和鞭笞了隋王朝的昏暗,以至引起神人共怒,(原文乱码),婉转地说出唐王朝的建立乃是天意,并求赖神功继续保佑唐朝国祚“芳猷永嗣”。书体飞逸洒脱,风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碑阴刻初唐功臣长孙无忌、萧蠫、李、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诸功臣名衔。右面为邑人杨癱镌于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按原碑拓片摹钩刻成的复制碑,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由于复制工艺高超,与真品如出一辙,难辨真伪。

    亭内北壁上有李世民线刻画像,东壁上嵌有朱彝尊集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石刻。西壁上还嵌有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府周令树撰《重建晋祠碑亭记》石刻。

    《晋祠之铭并序》碑,至今已历时1300多年,为晋祠人文景观中最古老的遗存,被列为晋祠“三大铭刻”之首。周令树的《重建晋祠碑亭记》情文并茂,书法亦佳,被当时著名学者阎若璩所推崇,与傅山所书“晋源之柏第一章”及曹溶所作《晋祠纪游》12首,合称“晋祠三绝”。

善利泉和善利泉亭(北齐至明)

     善利泉位于唐叔虞祠西南隅,朝阳洞东面,静怡园南面。一名北海眼,亦为晋水源泉之一,但其水微小,不及难老泉十分之一,今已枯竭。泉水从山底断层岩中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人谓“冬暖夏凉”。泉流如玉,晶莹剔透,游鱼细石,清洌可视。水分两流,一入暗溪,一入莲池。泉上亦建有亭,曰“善利泉亭”,为八角攒尖式,面积72平方米。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1年~555年),明嘉靖年间重建。其斗拱昂嘴已改为明代手法,但间架结构是北齐的风格。与难老泉亭南北对峙,为圣母殿左右翼。亭内“善利”一匾,典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八角莲池  

     八角莲池,又名放生池,位于唐叔虞祠前。其形八角,约半亩大,周绕矮砖栏。善利泉水自西北入,鱼沼水自西南入,东有浅水口通北河。池中植莲,一向被人们所赞赏。如今池中所植之莲,名曰睡莲,生长良好,花繁叶茂。翠叶圆如碗口,浮于水面,花分红、白二色,有手掌大,花期很长,每当日暮便将开放的花瓣合拢如蓓蕾状;日出便又渐次开放,且朵朵均挺出于碧绿的翠叶之上。其为睡莲,真是名符其实。夜间如有碧月照临,清波翠浪,蟾光倒映,更觉分外增辉。“莲池映月”为晋祠内八景之一。刘大鹏《莲池映月》诗曰:“清如碧玉浸莲池,宵静空悬月一规。翠点高低秋半候,红蜾僖股钍薄.花香扑鼻何其广,浪影摇辉分外奇。绿叶东西鱼簇戏,蟾宫放彩泛沦漪。”

静怡园(明清)
  

     静怡园为一个幽静的园中园,位于善利泉亭和周柏之北,东与关帝庙、三清洞接址,西为祠之界墙。自善利泉亭向北行十数步,登13级台阶即可达静怡园园门。门前有石狮一对,据说为明代遗物。园门为两面坡悬山垂花门楼,其迎风壁北向上刻“石磴垂虹”四个大字,上款题“道光甲辰菊月”(即1844年农历九月),下款题“全北河公主”,上绘八仙人物,颇为生动。步入园门,是一片青翠的侧柏林。园门左右有百年枣树各一棵,干粗皮糙,伤痕累累。园门西侧有古柏一株,名七星柏,据说因其树干上有七个孔洞而得名。现已全枯。柏林东侧,有一块空地,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异草,纤细若线,花为红色或紫红色,叶如竹叶,呈白色,十分奇特。穿过柏林拾级而上,则见古槐一株,粗可三人合抱,然已中空,半枯,但其大枝上新生的幼枝却非常茂盛。其园内西面亦有一株同样的古槐,名火烧槐。夏秋之际两槐之幼枝随风摇曳,十分壮观。前人有诗赞曰:“孙枝郁郁遍三秦,留雨笼烟不记春。”晋祠游客如云,历代曾有多少游客在此观赏过它们的丰姿呢?

    现今园内西面高处,建有六角攒尖顶小亭一个。登亭向东南眺望,晋祠全景可观大半。

松水亭(清)  

     松水亭位于八角莲池西面,苗裔堂东面,清代乾隆末年所建。“松水”之名,取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

     该亭为长方形四角亭,卷棚歇山顶,面宽三间9米,进深二间5米,面积45平方米。前后明间辟门。松水亭有“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乡”木联一副,概括了晋祠的地方特色,充满诗情画意,是晋祠楹联中的佳品。在松水亭小憩,十分惬意,特别是夏日的晚上,坐在亭中,可闻水流声,可观水中月,会顿觉远离尘世,烦恼全消,令人陶醉。

苗裔堂(元至明)  

     苗裔堂俗称奶奶庙,或曰子孙殿。坐西面东,左倚七十二圪台,右邻圣母殿,从全祠布局来看,实为圣母殿之左配殿。面阔三楹12米,进深11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悬山顶,堂前出廊,创建年代不详。1328年(元致和元年)重建,1511年(明正德六年)重修,1960年再次重修。殿内彩塑神像7尊,皆妇人装饰,左右列送子孙神像,均为明代所塑(“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堂内悬“赞化育”横匾一面,笔力圆润遒劲,若朔风厉水,清波漪涟,系里人杨二酉得意之作。堂门挂楹联一副:“圣泽流芳,椒衍瓜绵时锡瑞;钟灵毓秀,凤毛麟角永呈祥。”以喻子孙兴旺发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18: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vivalavidalc


    我在晋祠拍的片没一张打的开{:5_120:}顶着酷暑花费大把时间化为无影{:5_127:}我还会再回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vivalavidalc

昊天神祠(元至清)  

     昊天神祠,东连东岳祠,西邻唐叔虞祠,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是玉皇阁、三清洞、关帝祠的总称。因昊天神祠门匾遗失,后来挂上了关帝祠匾额,一般游客便不知昊天神祠之名了。

     关帝祠、玉皇阁、三清洞本来是各自独立的。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重修关帝祠时,其基址后移一丈七尺有奇,移玉皇阁于三清洞上,建阁3间,于是便筑成前后两进院,合称昊天神祠。前院关帝祠三楹,出前廊,单檐歇山顶,内供关帝神像,祠内壁上绘以关羽生平壁画80幅,画工精湛,人物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祠东南有隋槐一株,老干新枝,荫被祠宇。后院三清洞共有石洞5间,中3间内塑三清神像(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之合称)。三清洞为窑洞,上建玉皇阁三间,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四周围廊,内供玉皇大帝。

钧天乐台(清)  

     钧天乐台位于昊天神祠对面,坐南朝北,是专为祀奉关帝酬神唱戏的戏台。清乾隆年间建造。“钧天”是从《列子·周穆王传》“钧天广乐,帝之所居”中摘取而来的,“钧天广乐”是指天上的音乐。

     乐台高1.5米,面宽1.35米,进深10.5米,前台及两旁围以低矮的石雕栏板。台上前部为三面开敞的卷棚歇山式建筑,高7.5米,后部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乐楼,高10.1米,屋顶用勾连搭形式联结为一体。平面布局采用了移柱法,前檐明间扩大到4.51米,两次间宽仅为1.92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前台柱头上正侧两面皆施图形的大额枋承重,枋上设斗拱,拱头皆雕成下昂刻三幅云,明间平身科中间一攒雕作华丽的斜拱,柱头科及平身科后尾全部采用镏金作法,出五拽架,直挑金檩下,从台上仰视,给人一种清爽之感。乐台的背面置以扇,斗拱华美,前檐明间巨大的雀替镂空层雕,拱眼壁也用矮雕龙凤装饰,使整座乐台显得格外轻巧俏丽,是祠内清代建筑的代表作。

     钧天乐台的位置也安排得恰到好处。把一座玲珑剔透的乐台,巧妙地安置在智伯渠畔,碧波荡漾的潺潺泉水,通过形似瓜蔓的渠道由南而来,在此经乐台背面缓缓流过折向东去。若遇演唱期,水声、歌声、乐舞声交织在一起,别有情趣。如从会仙桥眺望,则钧天乐台临水泊岸,又如一座水榭高台。

东岳祠(明,清)  

     东岳祠西北隅连昊天神祠,东邻文昌宫,又名泰山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1567年(明隆庆元年)建筑。1825年(清道光五年)、1877年(光绪三年)重修,是奉祀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庙宇。

     东岳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28.4平方米。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明间檐下悬挂“治理明幽”一匾。殿内塑天齐仁圣大帝像,四壁绘有阴曹地府壁画。殿前的享庭为方形,歇山顶,四面无墙,像一个方形的亭子,四根角柱均用砖围砌成软心方形墙。在享庭前,建有小巧的仪门,二柱一门,卷棚顶,一个小牌坊。从仪门至正殿四周,砖砌低矮的花墙,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院。在院内的西南角,有一株“长龄柏”,传为西周时所植,老干虬枝,磊多节。在院内的东北角有一株古槐,传为汉代所植,现已枯死,仅存粗壮的躯干,色黑而多节,气派非凡。

文昌宫(清)  

     文昌宫位于晋祠庙东北隅,智伯渠北岸,西邻东岳祠,东邻五云亭,坐北朝南,面迎锁虹桥,占地面积793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扩建。据“晋祠移建文昌阁碑”记:“旧制祠于智伯河南岸,仅一楹。前为道院,旁则小屋数椽而已,无可观。”现宫门三间,为一门两窗式,雕甍镂,三叠四垂,门两侧辟月窗,造型精美别致。门内廊五楹,中为屏门,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南隅设月门,通五云亭。正面飞阁两层,上为文昌阁,明间篆书砖匾“紫垣六府”,祀文昌帝君,左右为魁星和禄神,北壁有杨二酉作诗、杨〖FJF〗癱〖FJJ〗书写的《晋祠全景诗》。阁下洞穴,名为七贤祠,祭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阁左右建平台,台上复顶作游廊式,额曰“诗榭”,东、西各四楹。东榭壁上有墨书咏晋祠内八景五言诗,西榭壁上有墨书咏晋祠外八景五言诗,均为杨二酉所作,杨〖FJF〗癱〖FJJ〗书,至今墨迹清晰,完好无损,供游人欣赏。从右翼诗榭顺阶而下,北面浅洞的西壁,嵌有傅山所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石刻一块,书体为小楷,骨力神韵,堪称佳品。

     文昌帝君是道教之神,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可知文昌帝君是北斗魁星附近文昌六星的神化。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传说梓潼帝君是四川梓潼一带的地方神,帮助唐玄宗渡过内乱,因而受到统治者的祭祀,影响逐渐扩大。唐、宋、元各代分别赐以封号,其中元仁宗皇帝赐“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皇帝”,从此梓潼与文昌信仰结合起来,被认为能帮助儒生科场及第、预知士人的腾达升迁,因此,文昌帝君成为文章、学问之神。祀祠文昌帝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祈增文运,更直接的则是科场及第。

     锁虹桥位于文昌宫的南面,横跨在智伯渠上。始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石桥北向护栏为砖花墙,与文昌宫连为一体,又称“文昌桥”,是通往文昌宫的要道。

待凤轩(清)  

     待凤轩位于开源洞(财神洞)北,坐北向南,面阔三楹,宽10米,进深8.5米,占地面积85平方米。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初建,1982年重建。额曰“待凤轩”。唐人牛丛有诗云:“洞名独占朝阳号,应用梧桐待凤栖。”可能就是此轩命名之取意。里人杨二酉曾题楹联一副曰:“桐叶自当年剪得,凤凰于何日飞来。”笔力飘逸洒脱,似龙飞凤舞,寓意也很风雅。

三台阁(清)  

     三台阁建于悬瓮山腰,因地势高峻,命名三台,与吕祖阁一线毗连。清光绪初晋祠住持僧续昙募建,东向三楹,面宽9米,进深5米,占地面积45平方米。有清光绪时汪敦元仿汉缪篆所题木刻楹联:“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鸣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春秋佳日,游客至此,四望远眺莫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朝阳洞(年代不详)  

     该洞位居祠内西北隅山半,负山向东,每当旭日东升,该洞先得阳光,故称朝阳洞。面宽7.5米,进深4.5米,占地面积33.75平方米,悬山顶。左右辟门各一,左通财神洞、待凤轩,拾级而上,可到吕祖阁、读书台、三台阁;右通老君洞。门前危磴陡立,宛若云梯,俗称七十二圪台。自下仰观,更是高峻。洞檐前横匾为“别一洞天”,檐里有榜书“朝阳洞”。檐柱挂木联两副,一副是:“胡岚烟水连空翠,暮花松云拂洞空。”另一副是:“石磴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从匾联的字句中,我们就可以享受此地幽雅寂静、别有天地的美妙风光。洞门里还有里人杨二酉书写的“眼底壶天”横匾一块,不仅书艺超群,而且寓意饶有景趣。邑人高一麟游朝阳洞诗中有“我欲寄书邀海客,玉壶瑶馆醉飞仙”之名句,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该洞因年久失修,东倾太甚,遂于1983年落架翻修。

老君洞(年代不详)  

     在朝阳洞南侧,负山面东,倚山凿洞3间,曰老君洞。洞为一明两暗,明间门楣悬挂清同治元年蓝底金字横匾一块,书“云鹤仙仪”四字,字体工整清秀。中洞门口上方镶嵌砖刻大篆“存无”两字,系傅山所书,笔力遒劲古拙,堪称佳品。洞中塑老君像3尊,金装。龛前左右原有配塑武侍像各一,塑造艺术极佳,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洞内冬暖夏凉,院内有一古槐,环境幽雅,避寒消夏都很相宜。此洞开凿年代不详。

伴桐亭(明)
  

     位于半山间,坐西向东,南连吕祖阁,北接三台阁。一名读书台。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始建。亭内壁间有诗词刻石。站在亭前,风景历历,令人流连忘返。

吕祖阁  

     吕祖阁一称吕仙阁,位于半山腰朝阳洞巅,坐西向东,阁三楹,阶下绕以短栏,左右配耳亭各一。阁内原塑吕洞宾身佩宝剑坐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vivalavidalc

南线景观


水母楼(明,清)

     位于圣母殿之南,经台骀庙、公输子祠,便是此楼。又称梳妆楼、水晶宫。楼内供奉的是晋源水神。创建于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坐西向东,为歇山式双层楼阁。南北宽14.5米,东西深12米,高14.5米,面积为348平方米。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为夸砌石洞3孔,一明两暗,明间稍宽,两次间各砌石磴以供上下楼之用。在中间石洞内,供有铜铸水母像。民间传说水母为民妇柳氏,受婆婆虐待,每日从远处挑水,桶用尖底,中途不许休息,劳碌不堪。遇一仙人,同情其处境,赠其马鞭,置于缸中,稍提即清水满缸。婆婆窥见此情,趁她梳头时,猛一抽鞭,顿时大水漫流,柳氏情急,急坐缸上,大水顿消,只有小水流出,便是晋水。水母塑像即按此传说设计塑造。此塑像毫无神仙肃穆玄虚之状,柳氏端坐瓮上,神态安详,装饰简朴,发髻未束,意态自若。围廊四周绕以石栏,雕刻朴实粗壮,上下两层廊四周均设平身科一攒,斗拱为斗口挑,转角处斗拱后尾挑小抹角梁。

     楼上为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正中的开间开辟扇门,两次间砌栏墙,上面为直棂窗。楼中有泥塑水母和风格别致、造型优美奇特的8尊“鱼美人”明代彩塑。所谓“鱼美人”是前为美女状,后为游鱼形,把人与鱼的造型,和谐而协调地融于一体之上,个个貌姣形奇,含情脉脉,栩栩如生。南北两壁有明代民间艺人所作的壁画,主题是描写水母朝观音的仙仪,用笔飘洒,不加修饰,生动有力。当代美术家钱绍武先生观后说:“水母楼彩塑,工艺技艺一般,但构思精巧,设计神妙,是世界之最。尤其八尊水母侍女,不像西方华沙美人鱼,人身鱼尾生硬组合。而运用中国独特的写意手法,整个美人身体如鱼形,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其说形似不如说神似,这种意到而笔不到的艺术神品,实在是西方现实主义、自我主义雕塑所望尘莫及的。”楼上四周围廊,游人凭栏俯视,晋水如镜,风景绝佳。二层的东檐下,挂有“悬山响玉”一匾,为清乾隆间杨二酉之作。

难老泉和难老泉亭(北齐至明)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位居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源头,也是晋祠胜景的精华所在,所谓“难老泉声”,即是祠内八景之最。泉水自悬瓮山底岩层涌出,水温通常恒定于18℃左右,清澈如碧玉,常年不息。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350年~559年),当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被誉为“晋阳第一泉”。明嘉靖时修葺。难老泉亭高9米,斗拱昂嘴的做法显示了明代特点,而间架结构依然保留有北齐风格。为八角攒尖顶,形圆顶锐,宛如瓮盖,周空而中虚,凡六楹,淳朴潇洒。泉口设木槛,护人陨落。傅山题“难老”二字匾额,悬于亭内最高处。此匾为竖式,环周祥龙瑞云,镂刻剔透,“难老”二字豪放遒劲,刚毅挺拔,势若游龙,居晋祠匾额之首。其余匾额甚多,几满亭下。

     泉亭下端清潭西壁半腰间,有汉白玉雕成的龙头,难老泉水由此向东喷水,泻入下方清潭,泉声如涛。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水中草藻,四季常青。身临其境,若置南天泽国。唐代诗人李白游历晋祠时,曾浮舟于晋水源头,欣然作诗,讴歌晋水“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范仲淹也赞美此泉:“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清潭,又名金沙滩,一名石塘,面积约100平方米。宋嘉年间筑塘,中横石堰,凿十孔,北七南三,东连人字堰,西竖分水石塔。水潭西北角有一舟形凉亭,四周围有汉白玉低栏,因名“不系舟”,建于1930年(民国19年)。

台骀庙(明,清)  

     台骀庙位于圣母殿的南侧,为汾神之庙,一名汾水川祠。台骀,古时金天氏的后裔,继承父业治水有功,成绩卓著,得到颛顼的嘉奖。后人思其“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之功,尊其为汾神,并建庙奉祀。此庙创建于1533年(明嘉靖十二年),由东庄人高汝行出资建造。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经高氏子孙屡次修葺。1956年重修。庙坐西向东,面宽3间,进深4间,前廊深1.25米,悬山顶,素瓦,雕花绿琉璃脊。从晋祠的总体布局来看,为圣母殿的右配殿。殿内塑台骀神像,气象肃然,为明代木刻。左面为土地神像,右面为五道神像。庙前有明堂,周设短栏。(台骀为张姓始祖)

公输子祠(清)  

      公输子祠位于台骀庙和水母楼之间,俗称“鲁班庙”。庙虽不大,但祠基高耸,沿石阶20余级才能上达于祠。祠院居高临下,朴实无华,景致十分优雅。始建年代不详,1730年(清雍正八年)增建神龛,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重修全祠,并在殿的前檐加悬“巧思入神”匾。公输子重姓公输,名般,即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是一位能工巧匠。据《墨子》等书记载,公输子曾为楚国制造木鸢,飞行空中以窥视宋国的城池,又造云梯为攻城的工具,而且曾经拿竹和木制做成鹊,能在空中飞行三天而不下。后世工匠奉为始祖。该庙为建祠工匠所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92.25平方米,正殿三楹,红墙青瓦,清净而庄严,柱头的雀替镂雕着粗壮的金龙,颇为壮观,两面山墙前墀头上用砖雕刻的花饰也十分精巧。

三圣祠(清)
  

     三圣祠位于晋祠中轴线南侧,清刘大鹏《晋祠志》记载:“三圣祠,初本药王、真君两庙,清乾隆二年改建为一,添龙王神,名三王祠,后改三圣。”殿堂建在1.5米高的平台上,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前檐有廊。两侧的砖砌花栏矮墙与牌坊门围成一个独立的庭院。殿内塑有药王、真君和龙王。

     药王又称“英烈昭惠显灵仁佑王”,在三尊塑像中居主,座前奉10大名医柱,为:岐伯、雷公、淳于意、皇甫士安、韦慈藏、华陀、张仲景、王叔和、葛洪、孙思邈。旧时人们有病,常去药王像前烧香跪拜,祈祷病人早日康复。其左塑真君,又叫仓公,传为山东临淄人,曾任仓长,为保护仓储之神,仓公座前塑耗仓鼠。右塑黑龙王,为古代四灵之一,被认为具有降雨行云的神性。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敕封龙神为王,于是龙王信仰逐渐遍及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vivalavidalc

同乐亭(清,现代)  

     同乐亭,又名一鉴居,创建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有南屋五楹,东西配房各三间,前开屏门,别成院落。东北隅辟小门,东出别构小院,中设灶具以为餐厨。乡里人士岁时宴食多会集于此,上级官员常往来于斯,故俗称“上官亭”。里人杨二酉在他的《同乐亭记》中说:“里人岁时燕食,来会于斯,无移樽择胜之劳,有少长咸集之盛,故言其亭曰同乐。至有轩息驾,车殆马烦,主宾尽欢,相对晨夕,青山半落于席前,碧水环鸣于枕侧,其乐无同乎否耶?”据此,可知同乐亭之功能及当时之盛况。祠因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墙垣倾塌,破烂不堪。1964年在同乐亭原址上,西扩三米许,建山西历代书画馆,后更名为“傅山纪念馆”。

流碧榭、白鹤亭(明,清)
  据《晋祠志》记载,白鹤亭位于揽胜坊的东面,横跨智伯渠上,因其形若舒翼而飞的白鹤,故名。又名水亭、水兰亭。据清光绪《太原县志》记载:“水亭,知县龚仲敏建。”龚仲敏为明嘉靖年间知县,白鹤亭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822年(清道光二年)两度修葺。现存于此位置的建筑称之为流碧榭。

现称为白鹤亭的建筑位于傅山纪念馆的北面,为对称的东西两个小亭。坐北向南,悬山顶,面宽3间,进深2间,总面积36平矫住U驹谕ぶ校纠父┦樱ü庋奚谟称渲校腔?瞻眺,令人心旷神怡。

胜瀛楼(明)
  

     胜瀛楼,北邻智伯渠、白鹤亭,南邻同乐亭(现傅山纪念馆),西与水母楼遥对,东北侧为水镜台。该楼创建年代不详,从建筑结构特征考察,约为明末清初的建筑。原为达官显贵登楼观景而筑。楼东西向,高17米,重檐歇山顶,底层面宽3间,进深3间,前后设门,各有额,东额曰“大观在上”,西额曰“在山水间”。内设木阶可以登临上层。围以低矮木栅栏,便于观景。上层四面皆空,楼东面悬挂“胜瀛”匾额,西面悬挂“栖云”匾额。于谦(今杭州人,曾任山西巡抚)《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诗云:“悬瓮山前景趋幽,邑人云是小瀛洲。”此楼命名胜瀛楼,就是据此而来,意为此楼胜过瀛州仙境。据说胜瀛楼竣工时,恰巧为夏至这天,胜瀛楼的四面均能受到阳光照射,因此“胜瀛四照”便成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清杨二酉作《胜瀛四照》诗:“危楼起天半,周栏四望通。此中先受月,无面不当风。水光射檐动,山色入廊空。且欲骋游目,残霞片片红。”

王琼祠(明)
  

     王琼祠位于难老泉南,晋溪书院西侧,坐西朝东,1533年(明嘉靖十二年)创建。面阔三间,殿堂周围绿树苍翠,阶下银杏两株,左雄右雌,浓荫宏深。檐额“山高水长”,殿内神龛供奉王琼塑像,两侧有6尊侍者彩塑。民国《晋祠志》记载:“王恭襄公祠,明世宗嘉靖末创建,初名晋水贤祠,后改之。”

    王琼(1459年~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谥号恭襄公,太原人。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484年(成化二十年)进士。为人敏练机智,卓有远见。1495年(正德八年)官至户部尚书,后又任兵部尚书,是明代三重臣之一。1522年(嘉靖元年),王琼在兵部尚书任上,遭诬陷被贬谪绥德,幽禁5年。1528年(嘉靖七年)西北边事紧急,70岁的王琼被朝廷重新启用,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提督陕西军务,总制三边。年已古稀的王琼二月接旨,三月登程,率大军穿越西北走廊,进驻嘉峪关,安定西边。1531年(嘉靖十年),王琼出任吏部尚书。1532年(嘉靖十一年)病逝,后归葬龙山王家坟。

晋溪书院(明至民国)  

     晋溪书院,原为明代重臣太原县人王琼的私人别墅——晋溪园。园址正好在晋祠庙垣南,由难老泉分出的鸿雁南河、鸳鸯中河和陆堡河从北、西、南三面绕园而流。园门东向,隔一条田间小道是一大片荷花塘,园内正厅“溪翁堂”是主厅,当年王琼同年好友吏部尚书乔宇来晋祠,曾为主厅题书“溪翁堂”匾额。整个园子依山环水,秀润幽雅。明南京吏部尚书刘龙在赠王琼的诗中有“门前鹭寻常客,镜里菱荷次第花”之佳句。此佳句由现代作家周而复集成联语,现挂于晋溪书院正门。

     1525年(嘉靖四年)王琼被贬谪时,朝廷曾有意让他“还籍为民”,于是他嘱儿子在家乡晋祠庙垣南买地构筑别墅,作为颐养之所,次年落成,以王琼号命名为晋溪园。王琼逝世后,他的长子王朝立遵父遗命改晋溪园为晋溪书院。

     晋溪书院不仅地处风景名胜区内,而且建筑设施甚为完善,院内有讲堂及诸生攻读住宿的斋舍,并设有斋长,管理斋务,考核诸生勤惰。书院延聘甚有名望的学者教学。讲堂悬有二匾,一书《白鹿洞书院教条》,一书《程(端蒙)董(铢)二先生学则》。当时来书院攻读的学子为数甚众,至清代更盛。学员除王氏家族子弟外,还有本县及邻县士子。由于书院的院舍宽敞,设备完善,明、清时太原县知县课试本县士子,曾借用书院房舍为考场。

     晋溪书院先后有近万名士子在此攻读,有不少名士学者至书院讲学。清代大考据学家阎若璩曾在书院讲学。书院培育了众多知名士子,如明天启举人晋祠李中馥,字晋中,别号凤石,他在《从好集》里记述了在晋溪书院攻读时的情景和同窗好友。

     晋溪书院从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兴办,办学将近300年。直至1826年(清道光六年),太原知县在县城修建了官办“晋溪书院”并“醵金为师生膏火资”,晋溪书院才开始衰落。以致书院房舍年久失修大部倾圯。1907年(清宣统元年),王琼14世孙王惠等人集资重修王琼祠与晋溪书院,现存的书院正门砖刻匾额“晋溪书院”四字,是1931年(民国20年)王琼14世孙王宪题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vivalavidalc

南区佛教古建景观

奉圣寺(元,明,清,现代)  

     全名“十方奉圣禅寺”,位于祠区南部,创建于622年(唐武德五年)。据1313年(元皇庆二年)王居实所撰《重修奉圣寺记》碑述,此处原为唐朝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别墅,622年(唐武德五年)奉敕创建为寺,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到金末蒙古军南侵时,除正殿、中殿、法堂和宝塔外,其余均毁于兵火。1313年(元皇庆二年),元释洪智重建。当时,在寺内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一座三进院落。山门两侧设钟、鼓二楼,且各大殿及配殿内均有塑像,后又毁于战火。

     20世纪80年代初,在原址逐步恢复重建奉圣寺,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过殿、山门都是当时从各处搬迁而来的元、明建筑精品。现寺院东西长126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4158平方米,极为敞朗。过殿将寺院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建筑面积为1247.5平方米。

     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此殿创建于1069年(宋熙宁二年),明代重建,清代屡有修葺。大殿位于宽阔高敞的月台上,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20.27米,进深八椽13.29米,殿高13.5米,颇为壮观。梁架为六椽拱对后乳拱,殿内后槽用内柱一列,山面两缝梁采用穿斗式结构。斗拱五铺作,补间斗拱每间用一攒。斗拱用材较大,简洁舒朗,承挑着2.1米的出檐。该殿通体用材硕大,气势宏伟壮丽。

     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该殿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建,有脊拱下题记为证。此殿为悬山顶,面宽三间17.57米,进深四椽15.27米,高9.2米。前檐为廊,廊柱粗壮,柱头卷刹明显,前廊柱头斗拱四铺作,当心间补间用45度斜拱一攒,次间补间外檐与柱头斗拱相同。华拱头砍作下斜的昂形,显得颇为轻巧,殿内彻上露明造,平梁和三椽拱均为稍加砍削即用的草拱作法,引用天然弯曲原木作主要的构架,其中的结构是煞费苦心拼凑成的,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

     山门,原名景清门,由晋祠山门迁建于此。据《晋祠志》载,景清门又名惠远门,为祠之正门,金代诗人元好问于1240年(蒙元太宗十二年)有《惠远祠新建外门记》碑,可知当时的情况。单檐歇山顶,总高10.5米,面宽五间23.65米,进深四椽11.4米,前后檐明,次间敞朗,稍间及两山筑以墙壁。山门当心设方形分心柱一列。安板门三道。斗拱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每间设补间铺作一朵。斗拱与梁架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梁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共同承受屋盖负荷。屋顶布瓦,用孔雀蓝琉璃剪边,殿顶琉璃脊饰绚丽精美,为明代烧造。整座山门用材经济,结构精巧,根据现存造型、手法,为典型的元代建筑特征。

     1997年,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普贤、文殊等佛像九尊,并于1998年9月由太原崇善寺法师主持了开光仪式。殿内两山后檐墙满绘壁画,两山墙为释迦牟尼本身故事36幅,后檐墙为西方三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后院西殿按《晋祠志》载,北边(配殿内)塑十六罗汉朝观音像,南边(配殿内)塑地藏菩萨及十殿阎君像。过殿内正面为大肚弥勒佛,背面为韦驮护法。

     前院南北两廊内耸立着唐译石刻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64幢,字为小楷,遒劲舒展,属初唐上乘书法,这批石刻成于佛教鼎盛时期的699年(唐武周圣历二年)。它为佛学经文研究及书法艺术、文字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范本,是融佛学、史学、文字、书法于一炉的珍贵文物。这批石刻原发现于太原西山风峪山洞中,移此保存。

舍利生生塔(隋,宋至清)
  

     舍利生生塔位于奉圣寺北,留山园东,耸峙于浮屠院中央。创建于581年(隋开皇六年),1040年(宋宝元三年)重建,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又重建。在清乾隆重建时,发现了地宫内的一个石舍利函。石函内贮银匣,匣中金瓶里藏有舍利。石函盖上刻有1039年(宋宝元二年)重修塔的铭文。根据佛教的说法,舍利本身不但可以随意拾取,而且是不断增加的,即所谓的“生生不竭”,因此取名为“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8米,平面八角形。砖砌台基每边长6.35米,高1.4米,上置大型条石砌筑的八角须弥座塔基。塔基每边长4.25米,高1.58米。塔体一层高4.19米,二层高4.53米,三层高4.33米,四层高4.15米,五层高4.06米,六层高3.85米,七层高3.62米,顶部高5.37米。塔平面逐层递减,收分十分明显,使得整座塔造型稳健刚劲。塔体第一层南向辟券门,第二层起每面设拱门虚实相错。每层均有砖砌斗拱飞椽,其上出平座,以琉璃脊饰代替小型勾栏,可供凭倚。塔顶八面镶嵌琉璃坐龙八条,姿态生动,异彩纷呈,八角攒尖顶。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晚照之时,五彩琉璃反射出耀眼的光辉,犹如万道霞光,格外壮丽,晋祠外八景之一“宝塔披霞”即指此景。

     塔体四周拱门上方雕砖刻大字匾24块。从匾文内容来看,一至五层为佛教主题,因当时塔中均塑佛与菩萨像。六至七层内容迥然不同,原来塔内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与魁星。在小小的塔内三教和平共处,明显地反映了晋祠是一座三教合一的祠宇。

     浮屠院占地面积1692平方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除塔外)。舍利生生塔耸立院中央,保留了早期规制。其余布局按《晋祠志》记载复原为正厅五间,两边设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西南开有月洞门,通柏月山房;院南辟“通幽”小门一座,与奉圣寺后院相连;院东南设垂花门一座。周围绕以透空景窗,使得院内外景色互相呼应。

留山园(明,清,现代)

     留山园是一园中之园,规模虽然不大,但小巧精致,别有情趣。20世纪80年代在原“伴云洞”与“柏月山房”旧址扩建而成。园在祠内西南角,南邻十方奉圣禅寺,西接花房,北傍留山湖,东通浮屠院。四周筑墙,开有各种图案之漏窗。月门门楣上有现代书法家汪国真题“留山”二字。园内叠黄石假山,松柏榆槐及各种花草点缀其间,筑有紫藤长廊。西南隅假山之上建有“伴云亭”,平面云形,四角攒尖顶,亭上梁柱不施砍伐雕凿,亦不施彩画,自然古朴而具野趣。其对面西北隅另建一亭,曰“留山亭”,朱柱重彩,平面六角形,圆形攒尖顶。两亭之间,筑一小池,清水一泓,池中筑有假山且设喷泉,睡莲植其中。每逢春夏,园中杂花盛开,蜂蝶往来其间;树木荫茂,众鸟相鸣其上。宝塔铃铎,叮咚悦耳,寺中钟声,声声悠扬,置身其间,恍如仙境。秋可赏莲,冬可观雪。正门影壁上有大型砖刻,刻有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撰书的《柏月山房记》共166个五寸大字,字为行书,圆润俊逸,堪称佳品,为晋祠三大名刻之一。

     “留山”之名的来历,相传在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年间,悬瓮山曾向庙前移动数步,又有一次乡民见山正在向前移动,便赶紧报知县令,县令祷以猪、羊,山才停止移动,于是便在巨石之上题“留山”二字。后又在此址筑亭,命曰“留山亭”。刘大鹏《晋祠志》载,留山亭檐额原有傅山所题“留山”二字,且末出小字,曰:“山可留乎?不留则溜,谓之留山,其然其不然?”今此匾已失。

翰香馆(清,现代)  

     建于1983年,与奉圣寺前院及浮屠院相邻,负北向南,四周回廊,围成一处方形院落,东西宽30米,南北深36.5米,占地面积1095平方米。院内靠北建主殿一座,面宽三楹,硬山顶,系从太原市省政协院(傅公祠东)迁来。殿后沿院增建房六间,东西南构半壁回廊,卷棚顶。整个庭院宽阔敞亮,整洁幽雅。

     东西廊下镶嵌石碣60余块,东廊壁嵌有傅山书、段刻的《太原段帖》名碣,及清代学者平定人张穆所摹钩的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狂草的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石碣5块。西廊壁上嵌有谢觉哉等人题留数十篇古今名人佳作。

     馆内正厅檐柱上垂有“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楹联一副,书法工整,刻工精美,寓意深远。院门里还挂有清光绪举人杨笃篆书的“登高而思此乐万古,立言不尧自成一家”楹联。联言简意深,高瞻远瞩,颇具哲理意味。

     “翰香馆”三字是直接从“翰香馆法帖”五字中摘取的。而晋祠博物馆又珍藏着刻有钟繇、王羲之、唐太宗、虞世南、诸遂良、苏东坡、文征明、黄庭坚、米芾、赵孟兆页、董其昌等几十位名家作的《翰香馆法帖》木刻版,已由晋祠博物馆出版,公诸于世。

西湖  

     西湖也称留山湖,1984年人工开掘,面积860平方米。形如半碧而略微瘦长。南邻浮屠院,北抱小山,西接祠界,东近钟亭。湖水荡漾,锦鳞群集。沿湖周依石栏铺设卵石小路,沿岸植树木花草。东有冲天杨,南植槐榆丹枫,西植苍松翠柏,北有垂柳。

每值夏季,群芳吐艳,火红的石榴花、粉嫩的玉兰花、茂盛的金银花、紫色的牵牛花、大朵的洋金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均处杂于绿树碧草之中。登小山之亭,瞰湖中倒影,蓝天白云,宝塔钟亭,更觉情趣盎然。

大钟亭(金)
  大钟亭位于西湖东畔,翰香馆北侧。钟亭悬挂13000斤重的大铁钟,原为清徐县集义乡东社大历寺遗物,铸于1153年(金天德五年)。元代在徐沟城建萧何祠,将此钟悬于其山门旁钟楼内。1957年移到晋祠,特盖大钟亭予以保护。

大钟亭平面四方形。台高1.26米,每面三间,通面宽8.54米。四周檐柱12根,内设金柱4根,其位置与正侧面明间柱平行布列,从而在平面上形成井字形柱网。金柱柱头承上层屋檐下。檐柱高3.3米,亭高8.5米,瓦顶为重檐歇山顶,椽飞出檐适度,黄绿色琉璃雕花脊饰,孔雀蓝琉璃瓦剪边,造型庄重稳健而挺拔。这口距今850年的大钟通高2.7米,下口径2.24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9 10:37 , Processed in 0.0678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