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125|回复: 159

[县域城建] 晋江发展现状及未来探索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7 14: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wsx 于 2019-4-20 19:09 编辑

一直很想写一篇关于晋江发展的文章,对于城市的发展很多感触,但碍于文笔有限不知道从何谈起,我认为高楼迷整体的网友素养和看问题的深度广度都是比较有基础的,以下想到什么说什么,希望大家能参与进来一起讨论。

请大家先不要回复帖子,谢谢!

今天先更新一部分,后续会一直更新。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现状,我认为首先要从大环境入手,晋江在全国,在福建,在闽南,在泉州是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了解自己城市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晋江2018年的一些基本经济数据:常住人口205万,GDP 2229亿,三产占比39.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0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亿。

晋江常住人口205万,在十强县位居第一,这是个优势,但劣势是市区人口太少,城市化水平低,205万人口中有几乎80万左右的产业工人,对于推动城镇化的帮助不大,当然创造gdp的话需要这些人,我不否定这些人对晋江的贡献,但我们确实需要更高素质的外来人口,这又需要产业升级和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达到。晋江目前中心城区人口大概在30-40万左右,市区面积50平方公里左右,当然你如果看**数据肯定远远高于我所说的数据,但意义不大,看google earth 的卫星图是最准确的,这30-40万人口排除了乡镇的产业工人,也排除了滨江桥南的建成区,这部分我认为目前来说要说是晋江中心城区还比较牵强。40万人口规模、5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这就是目前晋江城市发展的现状。下面的卫星图的范围差不多就是50平方公里,给大家参考一下。

这个规模从全国县级市规模来说进不了前10,如果是放进全国所有城市来比的话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小城市,这就是现实,无论你承认与否,这个等级的规模要嘛去依附一线大城市,要嘛和周边的城市去做整合,否则将淹没在城市竞争中。

城市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争夺战,要吸引人才就要提供更好更多的工作岗位,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就要进行产业升级,这就是个城市发展的生态链,强大的产业要反映在市区能吸引更多的人口这个才是城市发展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单纯的创造GDP,这也是一个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这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

从福建省省内来看,目前福建就是三大中心城市,而晋江就处在这三个中心城市竞争力最弱的一个城市里,而且这个城市内部也存在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福厦泉的竞争,泉州处于弱势,泉晋石的竞争晋江也没有占领制高点,我需要特别提出的一个观念晋江的产业是泉州全市共享的,并非晋江独享,石狮的产业也一样,环湾地区的产业实际上都是共享的,晋南的产业发展起来石狮市区也受益,陈埭的产业发展起来泉州市区也受益,所以先撇开GDP,环湾地区以GDP去衡量城市的竞争力没有意义。说到底环湾的产业就是发展出了三个制高点,泉州市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目前泉州市区、晋江、石狮的实力对比,晋江不占任何优势,泉州市区成熟人口目前在130万左右,远远高于晋江和石狮,说泉州不如晋江这个完全是自欺欺人,城市规模就摆在那里,拿晋江大市去对比泉州市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刚才提到了环湾的产业全市是可以共享的,陈埭创造的GDP不一定就能加成在晋江市区,可能去加成在泉州市区,石狮也一样,从目前三地发展的趋势看,泉州市区的扩张速度远远高于晋江市区和石狮市区,这方面我可以列举出非常多的数据出来。综合来看晋江目前在省里也是出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但相对于莆田、漳州这类城市我认为还是存在一定优势的,毕竟还在这三大中心城市内部。和泉州的关系就比较特殊了,相互依存,又存在竞争关系。

从闽南这个更小的范围来看,晋江又处于怎样的一个环境中?这就必须提到厦门因素,厦门对于晋江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毕竟是区域内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闽南地区城市规模大概是厦门:泉州市区: 晋江市区:石狮市:漳州市区=10:4.5:2:2:2 这样一个现状,厦门对于闽南虹吸作用确实是存在的,漳州产业落后,虹吸对象自然瞄准泉州,主要体现在对于航运物流,航空运输、研发设计、区域总部、会展、高端收入人群的虹吸,你说是政策偏向也好,但就目前泉州的城市现状来看还发展这些产业的土壤有在慢慢培育,但确实还不够成熟,更不要说晋江了。这个要如何突破也并非无解,唯一的出入就是泉州湾的整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6: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可以参考一下苏州,晋江可以参考一下昆山与常熟。有样板可以参考的无需费多大劲去想象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7: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要发展成苏州。近期有点难,苏州旁边是大哥上海。有大哥带着能分到不少好处,泉州呢,能保住自家一亩三分地不被吸血就不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7:5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引进高新产业,保持传统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不是淘汰,而是要升级。说来说去,短板还是三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桑梓散人 于 2019-4-17 19:16 编辑

晋江属于国内县级市顶级水平,晋江人普通话说不好,干就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ming87 发表于 2019-4-17 16:45
泉州可以参考一下苏州,晋江可以参考一下昆山与常熟。有样板可以参考的无需费多大劲去想象啦。

苏州是江苏SHENGWEICHANGWEI,泉州不是,政治地位差很多;省外知名度也差很多;经济体量目前差得也比较大(上海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梓散人 发表于 2019-4-17 18:53
晋江属于国内地级市顶级水平,晋江人普通话说不好,干就完了

晋江是县级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21628178 发表于 2019-4-17 17:55
积极引进高新产业,保持传统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不是淘汰,而是要升级。说来说去,短板还是三产

电商也是三产,电商可以好好支持,在家里做天下的生意。其实目前晋江瓷砖商人卖的瓷砖大部分是佛山的,磁灶生产的比例不高,当然这只是个例子。
晋江搞电商的话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各种牛毛税费成本低,相对于内地小县城而言有民富基础、有经商氛围、有物流基础,整体而言创业孵化环境相对较好。
对于县级单位而言,经济是城市之本,无经济城市玩不转,大连已经是副省级+区域大哥了都玩不转。
我在小厦买到很多写着厦门吉红糕、厦门炸面线,仔细一看,晋江生产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再外地出差,感受到泉州省外知名度真是低。
前面泉州银行冠名福建男篮了,后面又没签了,还是晋江文旅男篮。
泉州苏大强ZF是否考虑给ANTA点好处,让ANTA搞个泉州ANTA足球队玩中超。
反正从马拉松、世中运等等来看苏大强ZF就是干看了。
福州都能申办体博会,参加的还是舒华、ANTA、361*等等,苏大强ZF盖了会展中心估计也还是卖车用
这也不敢那也不敢,我只能说你活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梓散人 发表于 2019-4-17 19:13
我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再外地出差,感受到泉州省外知名度真是低。
前面泉州银行冠名福建男篮了,后面 ...

咋感觉是苏大强挺贴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19:5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楼主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2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天前去晋江中医药看医生,今天给我来电(非人工)让我按键点评是否有收红包,有收红包按1,没有收红包按2。
这一点给人的感受挺不错了,特别是转型期、改革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8 0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628178 发表于 2019-4-17 17:55
积极引进高新产业,保持传统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不是淘汰,而是要升级。说来说去,短板还是三产

认同。积极引进高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8 0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江要积极改区做大大泉州。虽然很多晋江人觉得矮化晋江,但做为大泉州不好吗?才能往大城市发展,才能有大的市政配套。如地铁就能马上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6 13:19 , Processed in 0.07110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