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8 14: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早报:这之间具体的转变体现在什么方面? 普利多:我加入JAHN建筑事务所时,正好处于我们事务所在建筑理念上的转型时期。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赫尔穆特·扬正在从原来的后现代主义转向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从技术角度来设计和构思现代摩天大楼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看重建筑和工程之间的结合,而不光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思维方法。 这里体现了几个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材料可再生利用的关注,还有每一个部分组成的系统能在各方面的性能、功能上,优于每个单一的部分。另外就是把建筑和工程之间加以融合,你可以看到很多工程师一直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工程师是从整个建筑设计一开始就介入的,而不是我们先设计出一个建筑,完成设计之后交给工程师。 东方早报:这是否意味着建筑师的设计或风格在整个的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在减少呢? 普利多:风格是一个很危险的、被滥用的词。我们在设计之初,并没有一个预先构想好的风格或者美学的概念,不像有的设计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艺术家,在没有设计之前就先想好要把东西造成某一个特定的风格或样子。所以说要风格的话,至少从1991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放弃了或者说已经走出了风格化的、以风格为主的状态,在此之后,应该是一个反风格的时代。 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建造的米高梅维尔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建造完成之后,我到附近的一家商店买鞋子,我就问卖鞋子的女孩子,喜欢不喜欢这个楼,她说她不光喜欢,她就住在这个楼里。但现在这个建筑正在改装,要撤掉外墙上的水平遮阳板,她说这样不太好,因为把这个板撤了以后,遮阳效果就没了,电费就增加了。通过这样的例子,就能体现出什么是1991年之后赫尔穆特·扬提出的反风格的理念,我们认为,设计不是来自所谓的风格,而是通过这个建筑自身的风格和实用性来催生美感,美感不是靠设计和风格打造的。 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设计 东方早报:既然是出自实用性,那这两幢楼(维尔塔)为什么要设计成彼此交错的样子? 普利多:这还是考虑到位于高层的公寓景观的问题,因为只有这么小的地块,又必须做到这样的容积率,互相交错的方式就解决了高层的视野问题,确保两幢楼的高层部分是不互相遮挡的。这个楼的外墙上有些黄色彩釉玻璃布局看似很随意,但实际上遮起来的地方,无非是卫生间和卧室,是那些需要私密性的地方。所以看起来一些设计很随机,但其实也是根据功能来精心处理的。 东方早报:所以这幢楼不仅看起来特别,实际上也有很特别的逻辑在里面?那你自己的设计风格就表现在选择这个黄颜色上面吗? 普利多:这是一个工作方式,不能说是一个风格。选择黄色是因为拉斯维加斯边是一个沙漠,这个设计里面有一个元素呼应沙漠,所以这不是一个随机的设计,换句话说,这个黄色也不是风格决定的,而是经过其他更理性的逻辑考虑的。 东方早报:因为你刚才一直在强调理性,当然建筑一直是需要理性的,但是不是摩天大楼更加需要这种设计标准或者设计逻辑呢? 普利多:我是这样认为的。高层摩天大楼里,理性成分可能需要得更多。我观察到,很多摩天大楼的高层建筑设计更多是用来攀比的,我比你更高,比你更瘦,比你更好看,这样就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摩天大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帮你拓展建筑设计、创新前沿的一个工具或载体。如果你不是非常负责任地设计一个摩天大楼,而只是为了形式主义去攀比,就可能错过了很多机会。摩天大楼在技术上有很多挑战,造价非常高,这并不是一种经济的建筑形式,所以在这里需要有非常务实的态度,通过负责任的方式,降低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设计,这一点往往在摩天大楼的设计当中是缺失的。现在把摩天大楼变成不只是一个楼,而是一个雕塑作品,这是一个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