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12 23: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5-9-12 23:36 编辑
位于宝华阁之南,南关处的“龙天庙”也是凤尾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天庙,又名刘王祠。据晋源百姓代代相传,这曾是祭祀汉文帝刘恒的家庙。刘恒龙潜据《史记》记载:“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立中子恒为代王,都晋阳”。于是八岁的刘恒便来到晋阳,在这里治理代国17年。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使代国边境安宁,社会稳定,深得晋阳人民的敬重与热爱。公元前179年,刘恒回长安继位天子,又开创了汉代“文景之治”的伟业。就在他做皇帝的23年中,他又四次回到晋阳看望旧臣,赏赐官员,赈济困贫,安抚百姓,故《史记》中记载:“因幸太原,见故旧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可见汉文帝刘恒已和晋阳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像这样一位有德、有绩,又有恩于晋阳百姓的好皇帝,晋阳人民又怎能忘记他呢?于是:“晋人立庙祀之。”(清道光《太原县志·帝王》)。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宗庙修了又毁,毁了重修,经过2000多年的几多更替,延续至今的就是现在的南关“龙天庙”了。
直至20世纪40年代,每年的“二月二”“七月七”“九月十五”,当地民众都要在此举办盛大的祭龙民俗活动。其中“七月七”的岁祭规模更为壮观,波及方圆百里,近乎全县盛事。至今的二月二庙会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这天是“春社节”,也是民俗中“龙抬头”的日子。庙会这天,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燃放焰火,点燃“走码儿”,一个高十二层的烟花,顿时万炮齐鸣,火焰腾空,金碧阁楼与其他烟花交相辉映。2007年,太原县“南街二月二焰火习俗”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这里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火流星”。这些都是晋阳古城与明太原县城之间的关联,也是晋阳文化的有力实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