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23 1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多年前的写的关于永兴堡的文章
老太原的卫星城——永兴堡
我在2000年5月搬到了现在的住址——胜利街永兴堡。
永兴堡,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城堡,本名新堡,在北关小城之西,修建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山西巡抚万恭筑,主要用于驻扎太原营士兵。而北关小城就是今天的上北关(解放路从胜利街到北沙河之间路段)。至于新堡何时更名为永兴堡,不得而知,但是看地方志,在光绪时期还叫新堡,而1932年重印的《阳曲县志》则显示为永新堡,1935年的太原地图又显示为永兴堡,可以猜测更名是在清末民初了。永兴堡和永安堡(新城村)、永宁堡(新店村)合称为太原北门三大堡垒。永安堡现在在新城南大街仍存部分夯土墙,永宁堡也保存有一段古城墙和城门洞,可永兴堡却毫无遗迹可寻了。
据就住在永兴堡达60多年的老人回忆,解放前,永兴堡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堡子,分南北二门。北门正中是一座城门,城门上还有佛爷。南门也是一座小城门,但那时也只剩下一个城门洞,东面是一条坍塌颓废的土围子,西面是一个大水坑。中间是一条马路,把永兴堡分成东西两片。东北角是一个大水坑,人们叫它“鸡鸭场”,实际就是好大的一片盐碱地,长满了各种杂草。在城堡的东南角有座天主教堂,还有一座寺庙,叫新堡护国寺。据1948年10月绘制的《太原市城防工事图》显示,在永兴堡旁还标有3m和4m的字样,这应该就是堡垒城墙的高度,说明在解放前夕还是有城堡的。
永兴堡不仅仅是一个城堡名,从民国起,它就作为行政区划名,一直存在到上世纪末。
1947年,太原市被划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区下设主、附街。其中永兴堡属外六区,外六区辖上北关、沙河堡、阁外街、兵工路、小北关、永兴堡、程家村7条主街(类似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区公所驻上北关。1949年5月6日,太原市政府更名为太原市人民政府。5月27日,并16个区为8个区,称“内四区”和“外四区”。区、街、村公所更名为区、街、村人民政府。其中永兴堡属外四区,外四区辖上关街、阁外街、兵工路、永兴堡4个行政街,区政府驻上北关。解放后,永兴堡又建立永兴堡居委会,隶属于太原市北城区巨轮街道办事处,现在撤消了北城区和永兴堡居委会,建立了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办事处胜利西街社区。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上面还反复提到了阁外街,阁外街就是今天永兴堡北正对的胜利街中段,大约是在民国初年形成的,得名于新堡城正西的厉坛阁。据说,厉坛阁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与新堡城先后完成于同一工程。辛亥革命之后,太原城的北门外成为太原近代工业的基地。沿厉坛阁、新堡和上北关一带,不断有工厂创建,工人的家眷也陆续迁来,在此建房生活,并与大北门外的城关住户连成街,得名“阁外街”。而厉坛阁被毁于解放太原的战役中。
永兴堡现在只是一条街巷名,巷子呈“b”字形,从巷子所围的区域依稀可见当年的城堡的四至。我爱好拍摄路牌,每到一条街巷都要拍摄下当地的路牌。就在家门口的永兴堡自然更不能放弃。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小小的一条不足200米的巷子,尽然横四竖四地挂了8个路牌,这在我所考察过的太原数百条小街巷中可算绝无仅有!
从去年开始,永兴堡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这里进行了拆迁改造,所有的平房都将被拆除,兴建高层住宅。不管永兴堡将来变成什么样,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永远保留这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地名,使永兴堡永远兴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