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9 06: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杨树浦水厂 2005年07月26日
杨树浦水厂建于1883年8月,目前供水能力达148万米3/日,占全市供水量的20%以上,主要担负着杨浦、虹口、闸北、普陀、宝山等区域的全部或部分生活与生产用水供水任务。
该厂内7#生产系统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破损严重,净水工艺也较落后,机泵、设备老化、效率低、安全性差,已严重影响了净水效果。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本工程对该厂7#生产系统进行改造。
该工程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部分,其中土建部分含曝气池、混合及高效澄清池、生物滤池、消毒接触池、清水池、出水泵房、加药间、污泥平衡池、滤池反冲洗回收池、附属建筑等;设备部分含水泵、电机、阀门、配电设备、加药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污泥处理设备等。
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73亿元。
工程计划2003年开工。工程建成投产后,日供水能力达到36万吨,能确保市区西北地区的安全供水。
宝钢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 2005年07月26日
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建设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5000毫米四辊精轧机、精轧立辊轧机各1台(预留1台5000毫米粗轧机)、切割机2台、步进式加热炉2座、车底式加热炉1座(预留车底式加热炉2座)、涂漆装置1组、辊底式热处理炉1座、辊压式淬火机1台(预留辊底式热处理炉1座)、双步进梁式加热炉1座、室式热处理1座、宽厚板连铸机1台2机2流。
项目配套(包括市政、供水、供电等)基本上利用宝钢现有公辅设施,稍加改造予以解决。
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67.98亿元。
该工程已于2002年9月28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2004年建成投产。
一期工程建成后可生产厚度5~150毫米、宽度900~4,800毫米、长度25,000毫米的宽厚板,二期工程最大厚度可达400毫米。
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新增宽厚板产品140万吨,二期可达到每年新增180万吨。
高化20万吨苯酚丙酮项目 2005年07月26日
苯酚、丙酮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酚在国内苯的二次产物中占第一位,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可用作制造酚醛树脂、已内酰胺、双酚A、烷基酚、增塑剂以及医药和农药的原料。丙酮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甲脂(有机玻璃单体)、双酚A等。在医药和香料的生产中广泛地用作溶剂及合成材料。
本工程以丙烯、苯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分子筛烃化工艺生产异丙苯,再经氧化、分解及精制,生产聚碳级的苯酚、丙酮产品。装置按8000小时设计,建设规模为年产苯酚、丙酮20万吨,其中苯酚生产能力为12.4万吨,联产丙酮7.6万吨。全装置采用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及安全连锁系统(ESD及SIS)。引进工艺软件包,由国内完成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只引进国内不能解决的关键设备、仪表及DCS硬件系统,其余立足国内解决。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苯酚丙酮、异丙苯、中间罐区、消防水站、降压站、配电间、循环水站、冷冻空压站、火炬、中央控制楼等十个单元。
该计划总投资6.26亿元。
工程自2001年1月6日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工以来,2001年7月5日至2001年年底中央控制楼建成。2002年7月29日苯酚丙酮主框架开始打桩,计划至2003年底基本完成设备安装,2004年开始工艺配管、电、仪施工,2004年6月基本建成,2004年9月完成中间交接,2004年12月投产。
上海印钞厂老回字型印钞工房易地迁建 2005年07月26日
上海印钞厂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属的钞票生产厂。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印钞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规划,要求在“十五”期间将上海印钞厂建成中国印钞造币行业中对国际国内开放的“窗口企业”。结合全厂的总体改造,实施老回字型印钞工房易地迁建。
老回字型印钞工房易地迁建项目是通过征购江南造纸厂15亩左右工业用地和印钞厂可利用的建设基地,拆旧建新,建一座四层(局部五层)多功能生产厂房,以替代老回字型生产厂房。
新建厂房位于老回字型厂房南侧,处于厂区内的中心位置,与该厂原分厂生产大楼相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新厂房建成后,再对原分厂内外墙进行装饰,使新旧厂房形成一体。老回字型厂房拆除后,建造一片绿地和地下停车库。新建厂房西面为参观大厅,一至四层建约3米宽的封闭式专用参观通道,并设立专门展示大厅。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废水处理和降噪,在新建厂房中将统一布局和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管理。
由于印钞技术是一个国家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印钞厂又作为行业的“窗口企业”,所以建筑造型力求形象新颖、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标志性和时代感,也符合上海对外开放的特点。
通过本项目工程的建设,该厂总体布局更趋于合理,基本上能满足对外开放展示的现代化工厂的要求,同时适应上海市对该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46713平方米。
该项目已于2002年6月开工,计划2004年完工。
上海化工区区内市政配套工程 2005年07月26日
上海化学工业区区内市政配套工程是为上海市四大基地之一的化学工业区配套建设的项目。本项目1999年立项,项建书批复总投资11.66亿元,地处金山、奉贤交界处,杭州湾北岸。最初的建设内容包括区内地块的场地平整、二级排水工程及绿化、道路工程和排水管网、工业水/生活水管网、电信电缆排管和动力电缆排管。但随着化工区开发的需要,后又增加化工区管理中心、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化工区大厦、综合楼、化工区门楼、管理中心配套服务设施、化工区医疗急救中心、化工区应急指挥中心、化工区海关等)、大件码头、化工区区内铁路和保税仓库等一系列项目,各个项目的概算总投资合计已增至153,222万元。
从开始建设至今已经完成一期大部分地块的场地平整、二级排水和绿化工程、道路和排水管网(一期)的大部分道路、部分工业水和生活水管网、大件码头以及管理中心的综合楼、门楼等项目。2003年计划继续完成部分地块的场地平整、道路和排水管网(一期)的余下部分、按需分段完成工业水/生活水管网、电信电缆排管、化工区大厦和管理中心配套服务设施、新建医疗急救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海关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以及区内铁路和保税仓库。整个化工区的配套工程将按照区内各大主体装置的建设进度分阶段完成投用,预计到2004年年底将基本建成。
在化工区参加建设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数目众多,主要的设计单位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医药工业设计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一系列大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有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市建七公司、中建三局、住总集团、宝钢集团等具有一级资质的施工单位。
90万吨乙烯 2005年07月26日
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是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和BP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三方按30%、20%、50%比例共同出资兴建的合资年限为50年的项目,计划总投资224.45亿元。
该工程主要建设90万吨/年乙烯装置(含烯烃装置和裂解汽油加氢装置)、5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9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5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3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6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2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该工程中乙烯、丁二烯和乙苯/苯乙烯装置采用ABB鲁玛斯(ABB LUMMUS)的技术;芳烃抽提采用中国石化的专利技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和聚苯乙烯采用BP的专利技术。公用工程、储运设施、辅助设施及后勤服务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和上海石化。
该工程需要原料石脑油277万吨/年,其中75%(208万吨/年)石脑油由中国石化供应;其余25%(69万吨/年)石脑油,以及液氨等其他原料和化学品均由合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采购解决。
乙烯装置计划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2004年底建成,2005年3月投料试车,2005年5月商业运行。
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国内外市场供应石化产品226万吨。主要为聚乙烯61.01万吨、苯乙烯21.98万吨、聚苯乙烯30万吨、丙烯腈26万吨、聚丙烯25.55万吨、丁二烯9万吨、碳7和碳8馏份25.47万吨,以及向天原集团供应乙烯15万吨,向高桥石化供应丙烯7万吨,向英力士压克公司(INEOS)供应氢氰酸2.61万吨。
巴斯夫中间体聚四氢呋喃项目 2005年07月26日
上海巴斯夫位于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聚四氢呋喃(PolyTHF)生产设施。聚四氢呋喃(PolyTHF)是制造弹性纤维的一种重要成分,弹性纤维广泛用于运动服,内衣及外衣等织物领域。聚四氢呋喃还是热塑性聚氨酯(TPU)的重要中间体。热塑性聚氨酯可以用于生产软管,薄膜和电缆护套。聚四氢呋喃还可进一步应用于热塑性多醚酯或多醚胺和浇铸弹性体,后者可用于制造滑板和直排型轮式溜冰鞋珠轮子。
该项目将实施巴斯夫专利技术的全球首次应用,将丁烷直接转化到四氢呋喃并继而生产聚四氢呋喃,省却数个中间步骤,从而将副产品减至最少。该项目年产能力为80,000吨四氢呋喃和60,000吨聚四氢呋喃,将供应迅速发展的中国及亚洲的弹性纤维市场,为泳装及运动服行业服务。
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0.75亿元。
该工程已于2003年1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04年底建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