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4 16: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西方人是怎样看待49年后上海的变化的!
《引领中国走向现代之路---上海史》
玛丽•格莱尔•白吉尔。
法国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和资料中心主任,巴黎东方语言文明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上海学研究权威
主要专著有:
第十三章 上海地位的变化
当人民政权进一步巩固并选择了苏联的发展模式时,曾长期与中国命运休戚相关的上海,如今已经与其他省份别无两样了,各种冲突斗争都是为了巩固中央政权。
在毛泽东时代,上海对国家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即便上海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不能成为领头的城市,因为这种角色要留给首都北京。政治地位的滑落,信贷资金的不足,都使上海不可能具备社会主义的大气派,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上海没有能力除旧布新,建造宽敞气派的大马路和冷冰冰的斯大林式建筑。
与某些人的预言相反,上海并没有击垮共产主义,而是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共产主义也没有摧毁上海,而是改变了上海。在这个面貌几乎没变的城市里,产生了新的经济与社会体制。然而,一旦放松控制,比如在某些时期高层内部出现了冲突时,一些带有旧上海特点的社会活动痕迹就会重新出现。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1966年至1967年的冬季,上海学生的示威和工人造反队的罢工就再现了地方抗争的传统。
计划经济的支柱
自从共产党政权建立以后,上海就同全国其他地方行政区域一样,并入了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政权体系之中:上海作为省级的直辖市直接受北京的领导。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各省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是上下隶属的纵向关系。所以,在接到北京的指示后,上海必须在全市范围内严格的执行。相反的,各省市之间的横向关系却经常为了防止各自地方利益受损而相互摩擦,上海也因此不再是江浙皖的老大哥和共生体,1949年以前与这些省份的金融、商贸及人口的交流渐渐消失了。
从此,上海的历史就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总的来说这项摇摆不定的政策对城市的发展无益,因为1953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发展重工业,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也降低了建设基础设施所投入的费用。北京如此地重视钢铁生产和重工业,就是希望弥补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并消除以往沿海地区加工业所占有的优势: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划在重点城市中将建设156个大型工业生产项目,没有一个项目分配给上海。
但是这种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创造的就业机会又十分有限,所有这些困难很快就使人们对苏联的模式产生了质疑。从1956年起,毛泽东在他《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不要为了发展内地而牺牲了东南沿海地区,也不要为了生产资料的增加而忽视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因此第二年给予上海的投资额度就达到了380亿元(旧币,折合今人民币380万元--译者注),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头四年的投资总额,主要是要求上海扩大日用消费品的生产,这是上海一直占绝对优势的领域。以缓解日益短缺的消费品供应。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将采取同样的原则,但由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计划的原则没有被落实。
建立在发动群众基础上的“大跃进运动“,是一项专断的战略,由于在农村中的大力推行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然而,毛泽东并没有低估财政投资和高科技的重要性。他指出,必须“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以不同的方式来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从1957年到1958年,国家的工业投资从120亿元增至210亿元(占国家预算的51%),从事现代重工业生产的工人也从450万人增加到1750万人(不含小高炉的生产人员)。上海从这些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中得到了实惠,虽然上海没有得到直接投资,但在投资权力下放的同时,上海工业产品供不应求,销售量突飞猛进。上海生产的日用消费和日用机械产品占全国的一半,这确实很惊人!由于上海产品在全国的良好声誉,各地的要货量迅速增加。上海的工业发展因此加快了脚步:1958年,上海自豪的宣布,上海自筹资金在建的大型工业项目有689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