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门遗址发掘与保护建设过程 朝代更迭,战火纷飞。应天门曾多次被烧或损毁,但由于是宫城正南门,位置、地位重要,所以总是“屡烧屡建”。到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再次被金兵烧毁。从此,历史上恢宏大气的应天门彻底湮灭在历史中。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进行勘察,应天门再次回到人们的关注中。 1980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对宫城南墙、门道基石和城台墩基、城阙台基等 进行了局部发掘。 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东阙遗址进行全面的发掘。发掘范围包括门址墩台的一部分、门东侧的垛楼、阙楼以及连接门与垛 楼、垛楼与阙楼之间的廊庑等,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此次发掘,规模巨大的“双向三出阙”成为隋唐两京考古首次发现,这也使人们对应天门的形制有了更 加清晰的概念。发掘结束后,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复原前的应天门遗址位于当时洛阳日报社与洛阳市都城博物馆之间,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间穿过。 2001年至2002年,为配合定鼎南路的扩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对应天门墩台、门道和西廊庑进行局部清理,此次发掘是在原来历次发掘的基础上进行的。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应天门遗址发掘现场 201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应天门西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将近5个月的发掘,共发掘1900多平方米。在此次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包边石和石铺散水等建筑遗物。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2015年1月2日,作为应天门遗址保护恢复工程的配套项目,应天门环线道路工程正式开工。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应天门遗址发掘现场 2015年3月,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概念性展示设计方案正式出炉。 2016年10月,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2019年4月6日晚,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首次亮灯。4月15日晚,洛阳应天门大型灯光投影秀正式开演,美轮美奂的灯光秀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看。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2019年9月13日中秋夜,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复原后的应天门建筑高50.8米,相当于现在的15层楼高,仿唐代官式宫廷建筑风格,主要由台基、城楼、朵楼、阙楼、飞廊、连廊等组成,为减少对遗址层 的干扰,复原后的应天门采用大跨度异型钢结构建造承台。阙楼基台、城楼等外贴仿古青砖和青白石,主要展陈区域有六层。一楼为序厅和遗址层,二楼和一楼之间 的夹层为遗址栈道;二楼为平台广场和城门;三楼为业态规划区,四、五、六楼为紫微观仿唐复原厅。
如今,从南门进入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壁画——天街小雨,其展现了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是定鼎门、天街、天津桥、天枢、天宫、天堂。进入序厅后,可以看到一幅长达50米的大型壁画《应天长歌》,它以隋炀帝首建应天门、二圣宴乐、武则天登基大典、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批遣唐使以及宋代重修五凤楼五个故事,串起整个隋唐洛阳城以及应天门整整530余年的历史,为中外游客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桥梁。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本次中秋晚会的举办,洛阳将受到全球瞩目。应天门与洛阳的一处处的遗迹也将“化身”为讲述华夏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窗口。对洛阳来说既是一份荣耀,也是展示河洛文化和洛阳良好形象、推动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的重要契机。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我们相信,“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必将为央视中秋晚会添彩! >" style="max-width: 800px; padding-bottom: 5px; cursor: pointer;"> (策划:马佳佳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为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