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6 20:5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晶宫Z吴兴 于 2016-6-27 14:59 编辑
(南湖晚报消息)嘉兴全面接轨上海,实现交通一体化是关键。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示范区,嘉兴和上海之间的的交通连接已经有了高铁、高速公路等便捷快速的方式。嘉兴如何更进一步和上海的轨道交通实现“一张网”,达到真正的无缝连接,降低两地之间的流通成本,是嘉兴人一直很关注的问题。 昨天,来自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城市规划、轨道交通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在平湖召开了首次沪浙(嘉兴)规划圆桌会议。 本次会议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上海地铁能否延伸到嘉兴?规划中的沪乍杭铁路怎么走?嘉兴高铁南站未来能不能成为综合交通枢纽?沪浙两地专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嘉兴和上海的轨道交通对接引发大家一系列的畅想。 上海地铁会延伸到嘉兴吗? 专家:条件尚不具备 地铁在很多人眼中,是现代化大城市的标志之一。在浙江省内,杭州和宁波地铁相继通车,近日传出的绍兴地铁即将开工建设的消息,让嘉兴人对地铁的期待更加迫切了。此外,上海地铁延伸至昆山花桥,推动当地大发展的现实案例,也让嘉兴人忍不住畅想,未来的某一天上海的地铁线路可以延伸到嘉兴,毕竟上海到昆山的距离和到嘉兴的距离相差无几。 今年我市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提到了这件事情,在网络上,也能搜索到上海地铁9号线要延伸到嘉兴的传言。在昨天的圆桌会议中,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林海也向上海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上海和嘉兴之间能否在地铁等公共交通方面实现无缝衔接? 对此,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院副院长郎益顺表示,地铁的延伸需要考虑到沿线的客流强度、人口密度,目前嘉兴到上海之间没法满足一定的客流量,这是一个最现实的因素。事实上,上海的一些市郊地铁,也出现了客流集中在朝夕时段、反向客流不足的弊端。“从目前来看,上海的地铁主要还是满足上海主城区的需求。” 嘉兴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甄延临也表示,由于地铁设站比较多,从时间上来说并不具备优势。甄延临举例说,假如从嘉兴市区出发到上海徐家汇,一路要经过很多站点,需要花费的时间比高铁和动车多得多。此外,甄延临还提到了一些地铁线路过长的弊端,比如说,地铁上一般没有卫生间,座位也比较少,线路过长舒适性就会下降,所以一般地铁线路的长度在40公里左右。 用什么方式来代替地铁接轨? 专家:市域列车最实际 地铁延伸不具备条件,高铁到上海又太贵,怎么来调解这个矛盾?专家表示,用城际铁路或者市域通勤列车。 郎益顺说,目前北京已经开通了市域环线列车,实现了京津冀三地人民的出行公交化。据媒体报道,市域换线列车开行一个月,发送旅客23.1万人次,日均达到7500人次,全程上座率达到91.7%,效果非常好。 此外,上海城区到金山区也开通了市郊通勤列车,经济又快捷,这是嘉兴在轨道交通方面接轨上海可以借鉴的一种方式。“老沪杭铁路恢复沿线一些功能,在白天通勤时间增加班次,是可以实现的。”郎益顺说。 甄延临说,嘉兴老的火车站是在城市中心的,上海南站也位于上海主城区,两地之间通过开通市域通勤列车,以后嘉兴人就可以直接从嘉兴市中心到达上海市中心,正在做到时间最短,花费最少。 据了解,上海正在规划对南站进行改造扩建,这也让此设想变得更加现实。甄延临还表示,这次我们和上海对接中,提出了“一张网多制式”的接轨方式,在上海和嘉兴轨道交通修通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种制式进行转换。当乘客从嘉兴到上海这种点对点的时候,就可以乘坐快速的城际铁路或高铁,两端用零换乘的方式换到嘉兴的轨道交通或者上海的轨道交通。 嘉兴南站未来怎么发展? 专家:向枢纽的方向努力 嘉兴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目前从交通的地位来说,只能算一个通道型的城市,很难称的上是枢纽型的城市。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国明在致开幕词时说,嘉兴要把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实现交通一体化是关键。 作为嘉兴交通网络中至关重要的高铁,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也在圆桌会议中提了出来。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划,未来有几条新建的铁路线和嘉兴息息相关,最主要的上海出发,经乍浦到杭州的沪乍杭铁路,南通出发经苏州到嘉兴的通苏嘉铁路,以及上海到宁波的跨海铁路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兴的目标是将高铁南站打造成综合交通枢纽。为此,我市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把沪乍杭铁路引入南站,同时促成正在上海到湖州的沪苏湖铁路经过嘉兴,加上通苏嘉和沪杭铁路,嘉兴将成为长三角铁路的十字路口。 上海专家表示,原本沪乍杭铁路会加入一定的货运比例,以此来缓解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压力,但据最新消息,沪乍杭铁路可能会改成客专线路,这对嘉兴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上海方面在规划沪苏湖铁路时,也在考虑线路南移的可能性,但能否经过嘉兴,还没有定论。 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市首次召开这样的圆桌会议。李国明表示,今后他们还将长期举办类似会议,与上海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两地间信息的“无缝衔接”,努力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通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