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30 07: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要设立白玉兰奖 ——访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 2012年9月29日 )
文章链接: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 ... 11/u21ai665138.html
记者:昨(9月28日)晚,上海新添12位“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和2位“上海市荣誉市民”。至此,共有856人获“白玉兰纪念奖”、259人获“白玉兰荣誉奖”,35人成为“上海市荣誉市民”。上海为何要为外籍人士设立“白玉兰”奖?
李铭俊:早在1987年,在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外办就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深化,来沪的外国专家逐年增多,他们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贡献,上海能否设立地方性奖项,表彰这些外国专家的工作和成绩?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意,上海市外办于1989年举行了首次对外表彰仪式,并特制了正面印有上海市花白玉兰,背面印有上海地标外滩景色的铜制纪念奖牌。1993年,上海确立了“白玉兰纪念奖”、“白玉兰荣誉奖”两个层次的表彰制度。1997年,上海市对外国人奖励的最高形式“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诞生。
如今,每年由市外办牵头的上海市对外表彰评审联席会议,评审出各类奖项的候选人,其中“白玉兰纪念奖”由市政府外办审批,“白玉兰荣誉奖”和“上海市荣誉市民”分别报请市政府审批和市政府同意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审批。第一次申报是“白玉兰纪念奖”,“白玉兰荣誉奖”一般在“白玉兰纪念奖”的获得者中遴选,“上海市荣誉市民”一般在“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中产生。
这些获奖者,都是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境外友人。他们与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轨迹融为一体,上海便用最美丽的市花,向他们致谢。
记者:获奖者如何看待该荣誉?
李铭俊:可以透露一个细节:每年的“白玉兰纪念奖”都由市政府外办主任颁奖,我颁奖的时候,获奖者和我握手,手心常常都是满满的汗。不少获奖者都是大企业的总裁、高校的专家和科学家,应该说他们见过许多大场面。手心有汗,并非是紧张,而是因为真的很激动、很看重这个奖项。
一直以来,本市对外表彰工作推崇精神鼓励,没有物质奖励,仅向获奖者颁发相应证章和证书,颁奖仪式也很简朴。但所有的获奖者莫不全家盛装前来,有的甚至从海外专程赶来。在之后的走访中,我们看到获奖者往往将获得的证章、证书放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很多人曾这样说:“上海对我们的尊重让我们倍感激动,也让我们对与上海的合作充满信心。”
记者:不少获奖者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由此为业内人士所熟知,普通市民似乎对“白玉兰”系列获奖者了解不多。
李铭俊:事实上,上海迈向未来每一步努力中,都时时闪现外国友人的身影。时任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的格林伯格是首批“上海市荣誉市民”,在2003年上海抗击“非典”关键时刻专程返回上海予以帮助,2007年他又向上海特奥会组委会个人捐赠200万美元以表支持。1999年的“上海市荣誉市民”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前总经理威廉·凯乐参加上海的申博团,亲赴巴黎以普通上海市民的身份发表演讲。还有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麦贺法获“白玉兰荣誉奖”后,将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钢卷拍卖后获得的138万元捐给上海市盲童学校,之后他又获得了“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还有今年的荣誉市民,土耳其人诺扬·罗拿在2005年获得“白玉兰荣誉奖”后,一直积极为上海的世博会筹办和长宁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做贡献,成为远近闻名的“洋啄木鸟”和社区义工。他们,已然是上海的一分子,上海亦以他们为荣。
记者:未来“白玉兰”系列奖的评选标准会有哪些变化?
李铭俊:过去上海市对外表彰评审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外办、市商务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等15家单位组成。为了配合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今年起,我们将成员单位扩展到18家,新增了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金融办等单位。希望通过激励来自这些领域的外籍友人,更好地配合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此外,今年市政府外办还将通过外办网站、官方微博加大对这些奖项的宣传,让更多外籍友人,有机会得到更多认可,从而更好地融入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