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29 15: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五大财富--《耿公十问》再感(2013-06-03跟帖)
五大财富这个名字起得媚俗,最近见到类似的字眼多了,忍不住跟风以之冠名。
原本拟的标题是“耿之遗产”,但细想“遗产”二字也颇为不妥,耿公足迹遍三晋,风清气正,光明磊落,眼看着老耿又把省城折腾得热火朝天,若用“遗产”二字未免太消极太悲观了。
坊间都说耿的继任难做。难吗?难!耿公做人做事的标准太高了,非常人所能企及。但是有多难?“共产党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新形势下总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干工作又不是“请客吃饭”,怎么可能都一帆风顺。常言道:“失败的人找理由,无能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五年前的那一天,当老耿踏上云中这块土地,面对大同城内外积弊已久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他心里觉得难吗?当他一个人在大同残破的夯土城墙上被狗撵得一路小跑,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那个时候,他心里觉得难吗?
要我说,其实也不难!老耿孤身而来,孑然而去,五年任期,他用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的脚步把工作写在了古城大地上,为大同留下了一处处恢弘的文化遗产,这些有形的财富大家有目共睹,无需赘言。对于继任者,老耿也十分慷慨厚爱。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留下了五笔丰厚的财富,可谓“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第一笔财富:一幅蓝图。这就是围绕“三名一强”(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提出的“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规划大思路:即以御河为轴线,御西保护古城,御东建设新城,一个传统,一个现代,一个文化,一个生态,形成鲜明对比;古城在保护中增值,新城在建设中崛起,各自发展,各有收获,互不侵蚀,互不排挤。这幅“三名一强,一轴双城”的蓝图气势恢宏,高瞻远瞩,紧密结合大同发展实际,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用老耿的话来说:“‘三名一强’是市委、市政府的集体决策。这个决策是代表了大同市人民意愿的,符合大同人民的长远利益,或者叫大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幅蓝图跳出了大同多年来恶性循环的怪圈,拨开了半个多世纪萦绕在大同执政者和百姓心中的发展迷雾,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里,它点燃了大同人的希望。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正月,当我和一位老同学从大同展览馆走出,沉吟良久,多年海归生涯的他深情地望着眼前的这座城市,幽幽自语道:“这回,大同真的有希望了!...”短短五年,上至各级官员,下至黎民百姓,从白发老者到垂髫小儿,从产业工人到出租司机,这幅蓝图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蓝图既已绘就,落实到规划就应该“是规则,是规矩,是规范”,就应当坚持苦干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管继任者是谁,不管你是几个凡是、几大硬仗、几大工程,口号再怎么变,只要紧紧围绕这幅蓝图为中心,只要继续坚持“打好文化牌、走出转型路、创造特色城”,必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必能带领大同继续破浪前进。反之,若改弦更张另起炉灶,与这幅蓝图相违背甚至倒退,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那无论请来什么样的尚方宝剑,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厄运,都会沦为大同发展史上的罪人。
第二笔财富: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只做不说,实干兴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五加二,白加黑”、只争朝夕、不舍昼夜、埋头苦干、奋起拼搏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尚一流、追求完美、不甘下游、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懈进取的精神;这是一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任劳任怨、开放包容、美美与共、“大度、大气、大美、大同”的精神。这种精神,造就了名城复兴的“大同速度”,奠定了转型发展的“大同模式”,炼铸了政通人和、万众一心的大同魂魄。这种精神,是经过多年庸庸碌碌、集体沉沦之后,一朝尽雪“世界最丑陋城市”奇耻大辱,从大同人压抑的心头爆发出来的震天吼声,是这座“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城市浴火重生之后,焕发出的熠熠生辉金不换的精神。在煤市低迷煤炭行业不景气的今天,曾经一煤独大的大同已到了历史发展的最紧要关头,正如老耿所说:“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是大同最后一次机遇,今天历史的责任落在我们头上,我们要担当起来。”老耿没有时间等待,途穷思变的大同人更没有耐心再去等待。《左传》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眼下大同的士气只可鼓而不可泄,“要让这个城市再度兴奋起来”。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继承好这种精神,大力弘扬好这种精神,坚持高举这面大旗,靠这种精神再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变蓝图为现实,圆“大同梦”成就复兴伟业,恐怕这才是摆在当政者桌面上的头等大事。
第三笔财富:一城民意。老耿点燃了一座城的激情与荣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变新样”让大同百姓看到了久违的希望。于是冷漠麻木变成了热情关注,袖手旁观变成了当家做主,事不关己变成了爱同如家。大同人憋足了一口气,“全城上下一条心,敢叫古城焕新颜。”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普通市民个体服从整体,为名城复兴的大局做出了无私奉献。记得三年前一个冬日,“拆迁”二字牵动着我的神经,风尘仆仆回同看望父母,他们仅有的房子算比较新的,原本是老人退休后的颐养之所,看着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一件件缓慢地收拾着东西,帮忙中我忍不住表达了一下对“耿拆拆”的不满。父亲开始没说话,后来他抬头望了望我,眼睛里突然亮了一下,说:“这个市长好像是动真格的,要是真能亲眼看到大同变个样,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拆了我们的养老房我也愿意。”阖城图变,这正是民心所向、这就是民意。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大同人淳朴善良、直率热情,既有草原民族的豪爽血性,又有和谐包容的博大胸襟。年初正月里的事儿让世人领略了大同人的真性情。有评论称其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扯远了。这只不过是一城民意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民众心中朴素感激之情以及对大同前途担忧的集中体现。正如五年前的突然空降,五年后耿的调离,虽出人意料但也属干部任免的一贯风格。然而,耿走后当局缺乏人情味的“冷处理”,大同官方媒体的集体噤声,引发了社会上众多流言和猜疑。民意得不到正常渠道的抒发和倾泻,“人刚走茶就凉”的漠然置之,不透明不知情的被愚弄感,对城市发展前途的不确定感,更有“三五哥”拙劣愚蠢的表演,都成为引爆民情激化矛盾的主要诱因。其间,民意的质朴热情、理智成熟与“五个凡是”“新官理旧账”公开承诺的勉为其难、被动尴尬形成的鲜明对比,发人深省。《国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政者须敬畏民意,尊重民意,善待民意,疏导民意,才能使一城民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正能量。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当前形势下,名城复兴离不开全城百姓的积极参与,大同的事要靠大同人来办,如何继续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如何避免民意变民怨,化民意为动力,是对当前执政者执政水平和能力的最大考验。
第四笔财富:一个团队。近几年,凡是到大同采访的媒体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同各级干部的那种干劲和精神。俗话说,“上行下效”,五年来老耿“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身先士卒的“一线工作法”在大同带出来了一个“耿家班”,一队“耿家军”。“问题在一线中解决,工作在一线中创造,干部在一线中考察。”作为领头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以“事无巨细、事不过夜、事必躬亲的三事精神”和“神到行到眼到手到口到的五到工作法”扭转了大同干部曾经人浮于事、繁缛拖沓的工作作风。“三分匠人,七分主人”,有干部对老耿的表率道出了心声:“共产党还有这种豁出命来干工作的官员?现在让他弄得心潮澎湃的,我们也和他一起玩命(工作)。”过去五年里,上至政府高级官员,下至基层青年干部,相当大的一部分“躬身入局”,“挺然而行”,“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多留遗产不留遗憾”。他们受复兴大同的伟大事业所感召,日以继夜、加班加点、追求一流、苦干实干,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他们用事实证明,有决心就能成大事,有勇气就能克难事,有追求就能办好事!”。正如老耿所说:“我们这些人想的是如何把事业做好,工作中是灵与肉的燃烧,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情怀。”“所有的事情都讲效率,讲效益,不说空话套话,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在其位,尽其所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是最可宝贵的因素,这支老耿锤炼出来的敢打硬仗、经过实战检验的队伍,是让大同“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人才保障和宝贵财富。一个老耿调走了,但成百上千的“耿家军”还留在大同,如何用好这笔宝贵财富,继续带领这支敢于碰硬、敢于“亮剑”的队伍,续写名城复兴的宏伟篇章,的确是一件很考验后任当家人智慧的事。眼看着老耿在新舞台上又拉起队伍旋风般纵横驰骋、摧枯拉朽,而大同却激情渐落,节奏渐缓,怎能不叫人心急?人都有惰性,一旦松懈下来,再想紧凑起来就难了。当”埋头实干“又变回“纸上谈兵”,当“现场办公”又变回“甩手掌柜”,当“一线工作法”又退化为办公室里的“清茶一杯,报纸一张”,这才是大同真正的悲哀。
第五笔财富:一番事业。老耿曾在访谈中说:“我相信这个城市一旦进了轨道以后,社会形成共识以后,我想后任者我们都是党的事业,共同的事业,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业,我相信正确的东西他们会坚持,错误他们是可以修正的...我希望后人能好好纠正我错误的东西,当然我好的东西也希望继续发扬起来。因为我们的城市是一个正积累的过程。”大同名城复兴的事业,不是老耿自己一个人的事业,是大同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事业,是大同人自己的事业。老耿一个人调走了,但他付出了五年心血的事业还在,大同的事业还在,党的事业还在。既是党的事业,就值得大同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为之努力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行正积累的过程。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耿也是人,自然也会犯错。但这里的修正错误,应首先以坚持“正确的东西”为前提,应首先以继续发扬“好的东西”为前提。何为“正确的东西”?何为“好的东西”?正是老耿留给大同的“一幅蓝图、一种精神、一城民意、一个团队、一番事业”这五笔财富。作为党的干部,一届地方主官,老耿被媒体赋予了太多个人化的色彩,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而老耿更愿意把这五年的政绩归功于党的领导,团队的协作:“在我们内部是市委领导下的一个整体,我们四套班子非常和谐,非常团结,大家一条心,我不是个孤单的,也不是一个单枪匹马的,就像唐吉坷德式的人物,自己拿个枪,骑在马背上到处乱闯的。我是个有巨大支撑的团队,我们是一个整体的。”这一番事业,正是老耿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自革命以降,我党从不乏前赴后继、成就一番事业的范例。就在大同眼皮子底下,向西一百七十公里处的“塞上绿洲”右玉,孕育出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在“沙进人退”的逼迫下,为彻底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右玉的前前后后十八任领导班子带领全县群众“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山川变绿洲”。六十年来,他们始终一个心思,一种干劲,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是山西版的“杨善洲”,这是现代版的“萧规曹随”,这就是一代代执政者交给党和人民的“一番事业”。今天,在大同发展的历史关键时刻,老耿已把接力棒交到继任者的手上,这是一番沉甸甸的光辉事业,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大同全体党员干部只有挺身而出、坚持不懈、艰苦拼搏、长期奋进,宏伟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坐拥这五大财富,耿的继任是富有的。若能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财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五年后大同再上一个新台阶值得期盼,未来大同的美好前景充满希望。“改革旧制,与时偕行;开放图强,再造乾坤。”“文化名城,古韵新章。一轴双城,无限风光。传统与现代齐飞,人文共生态一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英雄的大同人民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以上皆匹夫之言,徒尽耿粉之责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