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1 14: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坊和荷花塘
原十二中(夫子庙)南面的操场原是一个池塘,叫荷花塘。原十二中通向操场处有一座天桥,天桥北端的下面就是夫子庙的大门。现回忆1940年代前后芜湖夫子庙及其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
原十二中学操场,原来是一池塘,塘内种满了荷叶,每当荷花盛开时,一朵朵的荷花从荷叶间探出头来,有白色的,也有粉红色的,在微风中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这就是芜湖城内(东南西北门以内)唯一的一口池塘,名叫荷花塘。此塘正对着夫子庙大门,塘的南边原有一座牌坊,上书“大成坊”3个大字,旁边写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由此向北,两条大埂将荷花塘分为3个小塘,呈“品”字形。埂上有石桥,取名为状元桥。塘中的埂上有一座亭子,名叫迎秀亭。据说,当年城内人家娶新娘,大多要将花轿在迎秀亭里停一下,以图吉利,然后将花轿抬起沿塘埂向东面走,再进笆斗街口的迎秀门,这样就大吉大利了,然后才将新娘抬回家(迎秀亭早已毁坏)。由于这里地处夫子庙大门口,所以非常热闹,儒林街东头的塘边成了娱乐场。除雨雪天,每天午饭后,这里就摆好了一圈圈的长凳,有说评书、唱大鼓的,也有唱“倒七戏”(庐剧)的。还有人敲锣打鼓大声吆喝着,捶胸跺脚、舞枪弄棒、刀光剑影的,空竹翻飞、空箱大变活人的,这是民间艺人耍把式卖艺、变戏法(魔术)、玩杂技、卖大力丸和跌打损伤膏的。还有人用一只大木箱,上面挖一排洞,装上放大镜,前面放一排长凳,让人趴在镜头上向里看,摊主一面唱着小调,一面把一张张的大图片轮流插到箱子里,这就是所谓的看西洋景。荷花塘靠儒林街边是一些草屋,有摆小摊子卖一些日用小百货、糖果等零食和学生用的低档文具;也有蒸大馍、包子,炕烧饼、大饼的;还有不少小说书(连环画)摊子。抗战胜利后,荷花塘西北角的儒林街边,还曾建过一排水榭,在水榭上开过一个茶馆(饭店)。1940年代的荷花塘,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和1950年代中期的大花园类似。
每到春季,荷花塘边有许多人放风筝,有蝴蝶形、老鹰形、蜈蚣形,还有人物、八角、鱼尾、花朵等样式的风筝。记得有一位胖胖的老人,扎了一个大八角,有方桌面那么大,用细麻绳放上天,然后将麻绳捆在电线杆上,抱着手,得意洋洋地望着天上嗡嗡作响的大八角风筝,四周围观的人无不赞好!
春节前后,荷花塘和儒林街就更热闹了,除了前面说到的摊点外,卖花灯和民间小玩具的摊子一个挨一个,从儒林街向西一直摆到南门湾、薪市街、西内街直到十里长街,由花街、十字街直到周瑜点将台,这里简直是一片花灯的海洋。农历腊月三十晚上,龙灯开始出动,黄龙、青龙、乌龙、赤龙、金龙等,它们摇头摆尾,随着锣鼓声在大街小巷里舞动着。如有较大的场地,则盘旋游动,上下翻飞,十分好看。如果家中有院子,这家人会在门口拦着龙灯放起了爆竹,将龙灯引进院中表演,舞龙的人十分卖力,直到主人散发了红包,才兴高采烈地舞着龙灯离去,从大年初一开始,各条龙都上街,锣鼓喧天的在街上较宽阔的地方围成了一个个圆圈,各条龙都争先恐后的表演着自己的绝活:上下翻飞、左右滚动、前后钻窜,龙头前有一人舞着龙珠指挥着龙的舞姿,一会一字长蛇,一会蜿蜒曲折,玩龙尾的小丑东蹿西跳,做着各种滑稽动作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各种舞艺都表演后,锣鼓声突然紧凑,只见龙左盘右旋,叠成一座龙山,随着龙头的摇晃,龙身也起伏蠕动,龙尾更是夸张的摇摆,围观者无不拍手叫好,有的人还放起了鞭炮。玩龙灯原是男人们的活动,但在庆祝芜湖解放时,有一个舞龙队却由一位女队员舞龙珠。1956年芜湖才有一支女子舞龙队。春节期间街上还有各种表演队,有走旱船的(由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无底的布彩船中,手提船帮,踩着舞步行走,一人扮老船夫在船外划桨)、捉蚌壳精(类似鹬蚌相争的故事)、踩高跷、舞狮子,等等。春节期间,荷花塘边表演队不断,整日锣鼓喧天。正月十五前后,每到晚间,家家门前都挂着灯,孩子们也提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到处游转着,有宫灯、麒麟灯、八仙灯、兔子灯、鳌鱼灯、悟空(猴子)灯、荷花灯、八角灯、萝卜灯……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甚是好看。还有人在荷花塘边放“嗤花”:用一根铁链,两头各挂着一个球形铁网,里面放着木炭和一些铁粉,将木炭烧着后,一个壮汉双手持着铁链,甩动旋转,越转越快,球形网中的木炭和铁屑被烧红,随着惯性向外散射,如流星飞驰,满天是花。壮汉玩到高兴时,将铁链舞的像一根铁棍,在手臂、后背、前胸、颈部等处旋转。四周的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
儒林街是夫子庙与荷花塘之间的一条东西向街道。东起环城东路,与笆斗街相对,西至南门湾,和南正街、薪市街、花街连接。这条街中间用三排长石条东西向铺成(下面是排水沟),长石条长期被木制独轮车滚压,上面形成了好几道东西向的凹沟,两旁是弹石路。古代儒生们考试时,都要在此处集中,所在这条街命名为儒林街。这条街上除前面说的
摊点外,还有几处卖书和文具的摊点。儒林街48号的雅积楼,据说是明代大文学家汤显祖完成传世巨著《牡丹亭》的地方。如今的康美幼儿园曾是芜湖县税务局所在地(解放前芜湖是县治),打铜巷对面通弋江桥的巷内有一座公共厕所,它南面的房子(弋江桥北面马路边的踏坡下,卖竹木藤器的商店隔壁),原是芜湖县城内唯一的救火会,现还可见到一座瞭望楼。1940年代芜湖用的是人力压水车(名叫救火龙),好像现在小孩玩的跷跷板那样,一边上去一边下来,反复用人力扳压,将水压出救火。此外儒林街上还有小天朝等古迹。清代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就曾取材于芜湖的文人。如该书“范进中举”一节,就取材于芜湖陶镛的故事,连此书的书名也和儒林街有关。
解放前夕(淮海大战后,解放大军准备渡江),江北的难民有不少来到芜湖。难民们有很多就聚住在荷花塘四周。民间娱乐场所就逐步转移到大花园。难民们在荷花塘边将毛竹弯成弧形,再用竹子将几个弧形竹子绑起来,上面铺一层芦席,再加上稻草,里面地上垫着篾片,这就成了难民们的房子。它们像一个个船篷垛在塘边,这种简陋的房子名叫滚地龙。可惜解放初的一场大火将滚地龙成片烧毁,难民们只得纷纷四散,另找住处。解放前后比较集中的新难民点有新火车站(在今供电局北,黄山路电信交费处一带)、新家巷、杨毛埂、北京路、陶沟等处。解放后,荷花塘被芜湖师范学校填了做操场,荷花塘中的石桥也被埋在土下。1950年代初,大成坊牌坊不幸倒塌,芜湖也就遗憾地失去了一处古建筑。荷花塘西南角一带地名原来就叫大成坊,有纪念“大成至圣先师”的意义。但在文革“批孔”期间,被改为大城坊,一直沿用至今,看来有必要尽快恢复原状为好。这正是:牌坊不知何处去,此处空无大成坊。
原十二中通向操场处的天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