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26 18: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GYG
坚定不移地沿黄浦江二岸开建,是指应专心致志地把更多资源、有限的资源,紧密围绕二岸高聚集、高智慧、科学化数据化、运用云计算进行规建,而不是把有限的资源广摊铺地到处建造,首先和重点应是黄浦江二岸,这是本人的意思。
浦江涅槃 黄浦江两岸开发十周年综述( 2012年4月26日 )
图为东大名路358号北外滩滨江绿地——上港花园。小巧玲珑的绿地平台紧挨着北外滩的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人们可在此休闲散步欣赏浦江两岸风光。
弹指一挥间,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这是上海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的又一项世纪工程,也是上海践行科学发展观、变革城市发展模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尝试。
十年来,黄浦江突破了码头、仓库和工厂的包围,凤凰涅槃。上海港则从黄浦江走出去,面向大海,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只是一个伟大历程的开始。“十二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将成为上海“四个中心”的重要核心功能区,综合开发规划岸线总长度将由原来的85公里延至119公里,总规划控制面积由原74平方公里增至约144平方公里。
进退之间
滔滔黄浦江,曾经商贾云集,见证了中国近代商业的繁华;也曾千帆竞过,将上海带入世界重要港口城市之列;还曾工厂林立,书写下新中国工业发展新篇章。
时光的车轮转入新世纪,由于航运业、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转移,黄浦江在产业经济方面的原有优势逐步弱化,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和内港外迁进程加速,两岸功能转换已成必然趋势。
2002年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重塑黄浦江两岸功能,宣布实施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开发范围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总面积约74平方公里,涉及浦东、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原卢湾和徐汇7个行政区。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核心任务是将两岸功能由传统工业型转换为现代服务型。通过生活、工作、休闲、旅游等多元化融合,激发滨水区的活力。”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余力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发重点集中在老企业的搬迁、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滨江公共环境建设。
上海水泥厂所在的徐汇滨江地带与对岸的耀华地块,曾是上海市最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集中了玻璃厂、水泥厂等八家建材集团最重要的企业。从2003年起到2009年,包括近1万名员工在内的这八家企业相继搬离了黄浦江畔。同期撤离的,还有江南造船厂、浦钢公司、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货站等大中型企业,腾出了约14平方公里的滨江空间。
这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也助推了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耀皮玻璃离开了黄浦江边,在常熟重生,生产线由原来的两条扩充到了四条,产品升级换代,占据中国高端市场一席之地;中船集团完成上海船厂(浦东)、江南造船厂的搬迁,转到长兴岛拓展;宝钢集团完成浦钢公司的搬迁,集中到宝山发展;上港集团集中发展集装箱优势产业,逐渐从黄浦江走向长江、走向海洋……
筑巢引凤
位于十六铺地区的“老码头”,曾经的上海油脂公司。如今,老厂房犹在,内部焕然一新,一家家别具风格的餐饮休闲文化场所集聚,俨然已成上海又一海派时尚集聚地……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十年,对沿岸的历史遗存进行了悉心呵护,共完成现有主要文物保护项目96处,完成修复保护修缮利用的文物项目及保留建筑改造利用项目33处。其中,不少项目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功能。曾经的万人纺织厂,如今变身国际时尚中心;曾经“72家房客”的外滩源,如今成为各类世界“大牌”竞相入驻的商业商务高地。
两岸功能逐步转换,拓展了上海转型发展的空间,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初具规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