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3 1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洒解放路
陈更生
1978年春,我到省城太原上学。一个山里娃,第一次来到省城地面,感觉真叫个新鲜,世面好大呀!到学校报到后就轻易不敢走出校门,唯恐出去找不回来。对太原市的街巷呀,道路呀,脑子里一片空白。
有一天,班长抱着一大捆铁锹回到教室,要大家每人拿上一把,然后到院里集合,去解放路参加义务劳动。我心里一乐,一步抢出去,拿起铁锹第一个蹦出了教室。
我们一路乘车,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从车上看去,解放路已经失去了路的样子,就是一个长长的工地。道路两边原来的平房大部分已经拆除,所有土石、砖瓦、破烂门窗等垃圾一堆一堆沿路堆放着。那时候不像今天这样有各种大型工程机械,清理装载这些垃圾都靠人工,靠大兵团作战。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市里动员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轮流参加义务劳动。
孟夏季节,风和日丽。解放路上红旗招展,劳动队伍在路边依次排开,形成一字长蛇,场面很是壮观。我们班到达指定位置后分成几组,一部分铲土装车,一部分负责把完好的砖瓦清理出来,码放一边。我们是装车组,人较多,大部分是男同学。别看我们是学生,干体力活儿可都不是外行。因为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全班除我是应届高中生外大都是从风雨中磨砺出来的“硬疙瘩”,有的原来是插队知青,有的原来是厂矿工人,扛镢头荷铁锹都不是一日两日,干起活儿来一个赛一个。女同学也不示弱,出发时头上还罩着围巾,花花绿绿的。哪知一干活儿就满头汗水,她们就索性摘掉了围巾。装满一车后,大家展起腰来开始说笑,男同学大都面不改色,女同学们却是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红苹果。大家交谈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解放路。来自市内的同学对我们说,这次解放路改造规模很大,从大南门到府西街,要建成全市一流路段。
我脑子里对这“一流路段”没概念,也不好意思追着细问。管它呢,反正是最好的路吧。我只是好奇这条路为啥叫解放路,我在我们村里常见解放汽车,没听说路还有叫“解放”的。我斗胆向我的同学提出这一问题,同学说:“这有啥稀奇的,解放战争时这里先解放,所以就叫解放路。”
我“噢”一声算是应答。这位同学大概见我还是有些懵懂,就越发热情高涨起来。他滔滔地告诉我们,起初这条路也是土路,50年代初铺了沥青,1958年第一次拓宽改造,以后陆续有了人民市场、解放百货大楼、解放电影院、宽银幕电影院……
“哇,那么多电影院?”我当时只是对电影院感兴趣。“是啊,何止这些,解放路一路贯穿,附近东西两侧还有动物园、钟楼街、省**,往南大南门那儿有迎泽公园。”同学说得眉飞色舞,“这次改造力度最大,听说路面要拓宽到50米,这些平房拆除后全都盖大楼,据说要安排2000多户居民入住呢。”
我和跟前的同学都听得热血沸腾。大家说,今天我们有幸参加解放路建设义务劳动,将来新的解放路会融入我们的汗水,我们是新解放路建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啊。
大家七嘴八舌,说得正热烈时,一辆拉土车已开到跟前,便赶紧挥舞铁锹干起来。
1978年真正是划时代的一年。从那时起,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劳动热情空前高涨,解放路不到两年时间就面貌焕然一新。路宽了,灯亮了,车流通畅了,行人也更加安全舒适了。路两边楼宇林立,文化设施齐备。解放电影院、解放路新华书店、太原面食店更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也是星期日我们最快乐的所在。我喜欢书籍,我的大部分课外书都来自解放路新华书店。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一册1.5元,一套《红楼梦》3.5元。多少年来,我一看见这些书就想起了解放路。
几十年一晃过去了,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感慨颇多。作为解放路改造建设曾经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每次走在这条路上,我总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