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273|回复: 49

[龙城轶事] 太原市城中村文物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7 09: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泽区: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方圆50米内严禁动土木
太原市迎泽区列入全市整村拆除改造的城中村有4个,分别为郝庄、东太堡、王家峰和双塔村。此外,迎泽区又自加压力,将因道路改造已经启动的枣园、赵北峰,以及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被列入改造范围的新沟村等3个村,一并列入今年的整村拆除改造之列。

    代表文物: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今年太原城中村整体拆迁改造,迎泽区王家峰村似乎一直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因为这里有重要的历史文物“王家峰墓群”,包含了从汉代到近代的众多地下埋藏文物。其中,获得2002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王家峰整村拆除后,按照规划这里未来是一个文化生态旅游区,坐落其中的“徐显秀墓壁画馆”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它对王家峰以及村子里的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守护者老刘:壁画馆附近一震动,我心都疼

    “我们王家峰村在明朝崇祯年间就有了。村里原来有个白龙庙,在解放太原的战斗中被毁掉了,但留下来的石碑上记有村名。这里原本是块很大的坟地,据说几家看坟的人最初在此安家落户,由于姓王的比较多,所以取名王家坟。这是老人们的说法。但《太原市南郊区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吏部尚书王琼葬于此村北,故名。”王家峰村民老郭说,后来村民发现自己的家园地势不错,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到整个太原城,又改名王家峰。姓郭的、姓梁的和姓闫的也陆续来到这里,一代代住了下来。以前村里名气比较大的地儿是梨园,现在是古墓,每年国内外来考察的人不断。
    北齐徐显秀墓在村东的梨园里,用钢结构防护棚临时保护着,被称为“徐显秀墓壁画馆”。馆前立有两块碑:“王家峰北齐墓群”和“王家峰墓群”,前者碑文刻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碑文刻有“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60多岁的老刘是守护人之一。
    老刘对这个国宝级文物的感情很深,他指着离壁画馆有一段距离的建筑垃圾说:“晚上有人开着车偷偷地倒,只要那儿一响,我这儿心都疼。不管多远,只要我感觉到震动,就觉得对壁画有威胁。这个墙上的文物真的怕震,一震就脱落了。”“哪儿的施工队呢?”记者问。“不是什么施工队,是个人拉土方的车。”老刘说。
    老刘算半个王家峰人,当年从晋阳古城的开发中被聘到这里搞管理接待,后来成立了壁画馆,就一直干到现在。“守了十来年,不光有感情也有责任。虽然我是临时工,可这么多年,我没有休息过一天。”“有人破坏吗?”记者问。“现在专门破坏的倒没有,不过像刚才说的那个大的动静也是一种破坏”。老刘从他多年的职业角度强调。

    国宝在王家峰地界上,王家峰人心里有谱

    在老刘带领下,记者和工作人员梁春生顺着坡道下到墓室:北壁绘制着墓主人徐显秀夫妇宴乐图,西壁为鞍马出行图,东壁为牛车出行图,南壁正中的墓门为出行队伍的前导。这幅浩浩荡荡的出行图,展示了1500年前墓主人出行时的壮观场景与华雍气象。尤其是紧跟坐骑的腋夹公文包、臂挎马扎、手捧官印的仆吏,无一不透露出墓主人对宦海生涯的眷恋之情。“当时科技不发达,只能用书画来记录,和咱们今天的录像是一个道理,起个纪念意义。”梁春生说。
    2000年12月1日,徐显秀墓被盗时,是王家峰村巡逻队发现的,当时村里还没人知道这个墓的文物价值。“村委会梁春生把情况反映给我们考古所,李非所长让我和周健副所长马上赶来。我进到墓里,发现已经被盗好几次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器物,还有这个壁画。经过考证是北齐时期的。”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说,“多亏了王家峰村民,不然文物的损失无法估量。”迄今为止,300多平方米的徐显秀墓壁画在北齐时期砖石结构的大型壁画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同时由于科学发掘的质量相当高,所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徐显秀墓在王家峰村,梁春生当时是村治保主任,他的担子很重。我们赶回去和领导汇报,就是他担负外围保护工作。”常一民至今说起梁春生,还充满感激。
    徐显秀墓从外观看是个荒凉的土圪堆,可在王家峰村人的眼里,比任何东西都珍贵。2008年,一场暴雪把罩着古墓的帆布棚压得岌岌可危。一尺多深的雪,梁春生愣是边挖边走上来的,他通过手机呼叫抢险队,这些队员中有一半是王家峰人,有一半是考古所工作人员。他们来了以后,有的登高扫雪,有的用肩扛木板,有的用铁锤打桩,硬是撑住了两三百平方米的棚顶。“大梁没有卧下,壁画保住了。”梁春生说。
    古墓壁画,在考古所专家眼里是国宝,但地处王家峰地界,王家峰人心里也有谱。

    整村拆除的同时徐显秀墓壁画馆也在规划中

    王家峰村拆迁改造的同时,徐显秀墓壁画的建设保护性工作也在进行。“其实,规划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在做。如今已经在徐显秀墓葬中心区域征了30亩地,这属于绝对控制保护范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有关人员如是说。在壁画馆的墙壁上,挂着徐显秀墓保护暨壁画馆平面图、鸟瞰图,还有预计用地400-500亩的徐显秀遗址公园总平面图,展现出壁画馆的美好前景。“在壁画馆中心点绝对保护范围50米以内,不能有任何的施工和运输作业,这是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说,赶快建馆是当务之急,现在的壁画馆硬件很简陋,配套措施跟不上,墓室环境不稳定,基本处于一种粗放式的保护状态,比如馆内对温湿度和病虫害的检测有专业要求,但目前这些检测难于达到。
    太原市迎泽区文广新局局长畅耀宗说,王家峰村的拆迁正在进行中,由于壁画文物在辖区内,将积极配合市文物部门工作,对有损文物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定会联合城管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保护历史文物,是全民的事情。

    拆房规划壁画馆给村子形成新的文化产业

    59岁的老郭是土生土长的王家峰村人,村里有几个沟几个坎心里一清二楚。“以前没房住,就住到沟里的窑洞中,打下一口口深井,把坡开成大大小小的梯田。大家就这么经营着自己的家园。”老郭说,他年轻时候种过地,放过羊,赶过驴车拉粪,挑水抗过旱,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种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积攒了些积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盖起房子和小院,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全村有三千多人,大概三分之一已经住进安置的新楼房,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老郭住进楼房后,心里亮堂了。“以前让拆房子,我在家呆了一个月,伤心得不出门。家里再烂再破也心疼,那是自己辛辛苦苦盖下的,说拆就拆了。当时我流泪了,一辈子的情感在里面哪!现在做梦还能梦到,老电影《战斗里的成长》有王家峰旧村子的镜头,那就是古老的历史。”老郭说,政府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大家就得配合,“我们全家住上楼房后,有煤气、供暖、淋浴、卫生间等,生活就是幸福。村子建设好了,依托徐显秀壁画馆、梨园文化及特色饮食、高跷、锣鼓、剪纸、快板、扭秧歌等文化与生态遗产,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带,王家峰村人的日子就更好了。”
    王家峰整村拆迁,徐显秀壁画馆规划,这两件大事相得益彰,会给王家峰人带来一个全新的面貌。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枣园村

    迎泽区郝庄镇枣园村东大桥沟内山崖两壁有洞穴式村落遗址,约百年以上。这种洞穴(当地人称为“窨子”)式建筑必须依靠天然的险峻地形,在绝壁之处构建居住之所。在崖壁中、下部,分为一层或两层叠洞,洞穴状布局。约有一平方公里范围,为太原规模最大的洞穴式村落遗址。
    枣园村洞穴式村落,据考证其形成原因有二:其一枣园村旧属马庄村,而马庄在明清之际为太原重镇,十分繁荣。外来谋生者纷纷而至,由于普遍贫困,只能凿穴而居。其二凿穴居住,是为了躲避战乱,是避难的场所。
    整个村落遗址分布在两条沟内,原有200多个洞穴,由于年长日久,有些洞穴已垮塌。现存有洞穴100余处。该洞穴式村落多是以家族为单位聚居的。

    新沟村

    新沟村有一座明末清初建筑——刘家大院,建筑高大,气势恢宏,规格较高。
    刘家祖上是从永宁州(离石、中阳一带)迁至马庄的。初到马庄以制作帽子为生意,其后代刘瑛、刘玳步入仕途,封为“大夫第”。
    清朝初年的刘家,与祁县的乔家、灵石的王家、榆次的何家一样,同属晋商大军中赫赫有名的一支。刘家祖辈苦心经商、发家致富,不久便建起这座深宅大院。

本报记者 郭志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店区:6棵唐槐堪称狄公故里之魂
小店区共有53个城中村,按照全区统一安排部署,今年,杨家堡、亲贤、狄村、王村、北营、龙保6个环内城中村和基本完成整村拆除的新庄、许东共8个城中村进行整村拆除改造,涉及总人口1.7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92.07亩。此外,小店区还将积极推进北张、黄陵、郑村、小吴、北畔、西吴、范家堡等12个城中村改造,涉及总人口2.4万余人,土地总面积14684亩。
    明年起,该区每年将完成约10个城中村的改造任务。
    代表文物:6棵唐槐
    狄村,村名因唐代名相狄仁杰而来。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狄仁杰的故里,相传唐槐公园里的千年古槐就是狄梁公的母亲亲手所栽。但除此之外,村中再无其他有关这位名相的传说和遗迹。狄村是2015年小店区确定的8个整村拆除重点城中村之一,村民们除了关心自家的拆迁安置补偿,同时也希望趁这次大规模拆迁改造之机,重塑狄仁杰文化品牌,让一代名相绽放出其应有的光芒。

    漫步狄村

    虽说早在今年三月份,狄村已经正式启动了拆迁仪式,但目前涉拆范围尚在建设路以东,建设路以西的拆迁工作还未开始。
    4月14日上午,狄村街热闹依旧。建南汽车站里频繁进出的公交车和匆忙来往的乘客构成了这条街最如常的风景。
    汽车站西边隔一条窄窄的马路就是唐槐公园,公园不大,只占10亩地,里面却亭台楼阁五脏俱全,是周围居民健身休闲的首选场地。园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被命名为“1号唐槐”的那棵千年古槐了。古槐虽有数人合抱的粗大树身,却亦如风烛老者佝偻着歪向一边,不得不靠几根水泥钢筋支撑方能不倒。古槐半边枝干已经枯萎,另外半边枝叶繁茂,这几天,园艺工人刚刚在树干上刷了一层黑色的防腐剂,每年一次的保健工作已经必不可少。像这样的千年古槐,村里一共有6棵。
    凉亭里的一块石碑上简要记载了狄仁杰的功绩和唐槐公园的修建情况。往里走,一座狄仁杰的半身铜像赫然入目,一个一两岁的婴孩好奇地仰视着高大的铜像,咿咿呀呀地比划着什么。孩子妈妈索性把孩子抱到了塑像底座上站站,对孩子说:“这是狄仁杰,唐朝有名的大清官哦。”公园的最里面建了一座“狄梁公祠”,殿门紧锁,平时不开,据说里面陈列着一些狄仁杰生平事迹介绍。
    从公园出来,往南走是一条长长的街巷,菜市场、杂货铺、饭店一家挨着一家。穿巷而过,各种小吃的香味和泔水的恶臭糅杂着,过不了多久,这里的一切可能都将消失。大约十分钟就绕到了位于建设路上的狄村村委会。村委会的大院里,新建的办公楼外,“狄仁杰文化研究会”的牌子格外醒目。

    6棵唐槐是狄村的灵魂

    张凤荣是狄仁杰文化研究会会长,从2012年开始,年逾七旬的他开始带领一些村干部整理编撰《狄村志》。身为土生土长的狄村村民,他说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家史记录并传承下去。这是张凤荣的心声,也是所有狄村老人们的想法,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下,《狄村志》于2014年底顺利问世。
    张凤荣说,自己年纪越大,一些早年读过的书,做过的事越印象模糊,但他却对村里6棵唐槐的故事如数家珍。这些古树不仅见证了狄村上千年的风风雨雨、荣耀磨难,也承载了张凤荣儿时的许多美好回忆。
    张凤荣听村里老人们说,有好几棵唐槐曾被烧过,但它们都顽强地生存下来了。上世纪50年代,有商人欲购买3、4、6号唐槐,硬是被狄村百姓顶了回去。那时1号古槐被一圆圈红砖砌成的花栏围护着,南面紧靠花栏耸立着一块不大的石碑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唐槐”二字。东南约40米之遥便是清朝阳曲县令戴梦熊竖立的狄梁公故里碑。碑正面向东,刻着“狄梁公故里”五个大字,背面向西,刻着重修官厅记全文,文中记述了狄公一生重大功绩及狄公故里。
    “唐槐公园就是原来的官厅遗址,这个在《阳曲县志》上面有记载。虽然打我们记事起那儿就没留下什么建筑了,但‘官厅’已经成了代代相传的地名。”张凤荣说。
    2号唐槐曾经在一座老爷庙院里,这座庙解放后还在,但上世纪70年代后期,耐火厂扩建的时候拆除了它。现在联运公司把宿舍院盖在了那儿,南北两幢6层高的宿舍楼如同两堵厚厚的墙壁将2号古槐夹在中间。3、4号唐槐在慈观寺山门的两边,5号是在慈观寺东侉院(居士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狄村及远近的村民、军士曾捐资进行最后一次修缮慈观寺(唐槐公园现在还有半块捐资功德石碑),但后来庙还是毁了。多年前,村里的百岁老人说庙里的佛殿曾被日本人当过洋瓦车间。解放前后,狄村小学还在那儿办过一段时间。
    “小的时候,我家就住在6号唐槐下,每到酷夏,唐槐的阴凉下便成了大伙儿乘凉的好去处。唐槐近7米的粗壮主干上又生出四根主枝,分别伸向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方位。四根主枝中间稍显宽敞,便成了娃娃们欢乐的空间。绿荫下,淡淡的槐香沁人心脾,槐花的甜蜜味道引来千百只蜜蜂,忙忙碌碌酿造着槐蜜,不知名的鸟儿们在树上欢快地歌唱着,我们爬上爬下来嬉戏玩耍。那绝美的环境,现在想起来,还是那样的陶醉,如今的娃娃们是没这福分福分了。”说话间,张凤荣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但是,目前6棵唐槐除1号在环境优美的唐槐公园内,其余几棵处境堪忧。不是处于人们住所的夹缝中间,便是被垃圾和废品收购户包围着,它们虽然都顽强地生存着,但火患却时时危及它们的生命。

    关于重塑狄仁杰文化品牌狄村人有很多设想

    早在去年,城中村拆迁的消息传出后,狄村人就开始考虑如何借这个机会重塑狄仁杰文化品牌,打造全国名村名镇了。
    张凤荣曾带队去全国各地考察,发现很多南方城市非常注重打历史文化牌。“就拿湖北仙桃市来说,狄仁杰59岁的时候曾被贬为复州(包括今湖北仙桃、天门、监利等地)刺史,主政沔城(今沔城回族镇),只在当地呆了一两年的时间就调任洛州司马、魏州刺史,后升任宰相。自1998年起,沔城镇委、镇政府就在狄梁公问政处遗址上,兴建了迎恩楼、双莲桥及仁风门牌坊。2003年,又在原八卦剅东侧修建了狄梁公问政亭。如今还在沔阳公园内建设了狄仁杰广场、狄仁杰问政处和大殿。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张凤荣感慨。
    2014年,狄村人在有关专家的参与下,出了一份规划建议书,希望在扩建唐槐公园的同时,建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狄梁公祠,里面包括狄仁杰生平事迹碑廊、狄仁杰故居、接官厅等,把狄仁杰文化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展示出来。
    就唐槐公园的规划扩建问题,太原市园林管理局唐槐公园董贵义主任说,公园始建于1992年,原来属迎泽区管辖。2004年,太原市园林局接收重修的时候,考虑到其它几棵唐槐的保护问题,同时做了份规划方案,希望在公园南面再建个30亩地的南园,把另外的几棵唐槐也纳入公园保护起来。但因为拆迁征地的问题,这个规划并未实施。这次城中村改造,他们也希望能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和村里面共同协商实施下一步的规划,希望给其余5棵唐槐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本报记者 贾丽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杨家堡

    杨家堡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隶属于平阳路街道办事处。该村位于长风大街和平阳路交汇点周边地带,紧邻汾河景区。距市政府约5.45公里,距省政府约6.46公里,距火车站约5.66公里,距武宿机场约8.9公里。
    杨家堡较有名的文物是慈航净苑 (原名观音寺),位于小店区平阳路街道办事处杨家堡社区南。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正殿为清代建筑,其余均为新建。坐南朝北,一进院布局,东西24.84米,南北45.25米,占地面积1124平方米。正殿台基加高,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无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单昂。装修已改。

    亲贤村

    古时这里名叫“凤凰村”。早在唐朝时就有凤凰村,是城南渠汾水流经地。当时官道穿村而过,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有古庙会,十分红火。道光年间已更名为亲贤,取“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尖草坪区:龙王庙 西流村人的精神家园
太原市尖草坪区共有26个城中村,今明两年共计划整村拆除改造9个城中村,今年改造5个,分别为:大东流社区、西流社区、小东流社区、新村社区、光社社区。2016年将改造三给村、摄乐村、赵庄社区、土堂村。这9个城中村涉及0.78万户、3.1万人。
    代表文物:龙王庙
    从太原市和平北路向北拐上西流街,继续北行百米有余,便看到有黄绿琉璃瓦修造的古建,朱红的墙体临街,粉刷着佛号,两株古柏越过墙头,盎然中透着古意。在四周耸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绕着红墙,拐进一条小巷,巷口是西流村村委办公楼,穿过办公楼,进入村委大院,西北方向上一座古朴的建筑赫然在目,“龙王庙”三个篆书大字悬挂在廊檐下。西流村这座龙王庙目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和古柏

    循龙王庙东边小门进入庙内,四四方方的小院中,三株古柏颇引人注目。村里的马四小退休前就是村上的干部,也是西流村的老人,上溯七八代都是这村里的住户。老马说:“前几年北京来人说过测测这三株树的树龄,但是村上支付不起这个费用,就没有测,不过专家根据经验判断,这三株柏树至少是宋代就有了。而庙的历史根据先有庙后栽树的状况,这里供奉龙王的历史应该也在宋时便有了。”龙王庙现存最早的碑是康熙四十五年竖石,碑文是名为“莲溪”的居士撰写的,文中说自己是慕名造访,但是对这座庙修建的年代也不知其缘起,只是说,西流村的这座龙王庙当时便已是一处名胜古迹。
    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在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唐宋时,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治水则成为汉族民间普遍的信仰。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下诏为龙王建祠并设坛,组织官方祭祀。到宋太祖时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时,诏告天下五龙(即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皆封王爵。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
    西流村的这座龙王庙自然也是龙王信仰的遗存,生活在汾河岸边的百姓,修建了这座龙王庙,并在这里祭拜龙王,祈佑能够风调雨顺,汾河能够静静流淌,不要恣意改道,毁坏良田屋舍。

    汾河岸边的村庄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句谚语对于生活在大河边的人们,最有体会。西流村位于汾河岸边,单从字面看,便知道大河在村西流淌而过,村名因河得名。村委会的干部郝二喜说,村里还没有修过村史,对于村名得来的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肯定是与汾河有关。历史上的汾河绝不是今日看到的这般绸缎般的水面,腼腆娴静流淌的模样。单单截取解放前后一百多年来看,汾河发生洪灾二十余次,平均5年一次,1892年和1942年的洪水两次使太原西半城被淹。建国后,1954、1959、1977、1988、1996年,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水灾。面对这样的灾难,除了兴修水利,民间还会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庇佑。龙王庙自然香火不断。
    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西流村都会在龙王庙举办庙会,唱大戏,扭秧歌,赶集。这一习俗流传于紧邻汾河岸边的一些村庄,大家供奉的是同一个龙王。老马说,他记事时,每年龙王庙会先从赛庄开始,是七月十九日。农历七月二十日,西流村人就会去赛庄请龙王爷,大家敲锣打鼓去把龙王像抬回村里,烧香供奉,到了二十二日就唱大戏,扭秧歌。二十二日过完唱,二十三日大东流村的人就会来把龙王像请走,二十五日过会;然后是小东流二十六日请走龙王,二十八日过庙会;最后是彭村请走龙王,八月初三办庙会,彭村过完庙会再把龙王像送回赛庄。

    龙王是西流村的外甥

    不过村民马四小说,这位龙王爷与西流村的关系更为密切,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已经年逾古稀的老马说,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一个传说:过去西流村有位女子在汾河边浣洗衣裳,突然出现一个白胡子老头问姑娘,能不能帮他洗洗衣服。姑娘答应了,捶打衣服时发现衣服上的一粒珠子掉了,便赶紧从水里捞起来,一时腾不开手,姑娘就把珠子含在了嘴里。谁知这时白胡子老头出现了,问衣服洗好没。姑娘一着急张嘴说话,把珠子给吞进肚子里去了。后来姑娘怀孕了,家里人觉得没出阁的姑娘怀孕是件丢人的事,便把姑娘打发到西山上了。后来,这姑娘在圪垛村的山洞里生下了5个儿子,西流村的这位龙王就是其中之一。当年龙王在圪垛村出生后住在了如今万柏林区的赛庄,所以每年的庙会先从赛庄开始。老马说,这位龙王爷应该是西流村的外甥,他姥姥家姓高,这都是老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
    采访中,老马和村委的人一再提到这座庙曾经是五朝门的规模,五朝门是一种庙宇建筑中最为尊贵的等级,是帝、后级神址,说明庙宇中主祀的尊贵。过去,西流村龙王庙是一个建筑群。庙的东西侧还曾有过观音阁和老爷庙,如今只剩了这座龙王庙。根据山门口以及大殿前的数通石碑记载,自清代以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直到民国,都曾对这座龙王庙进行过修缮,足以说明当地人对这座庙宇的重视。

    民俗娱乐与精神信仰

    最近一次对这座龙王庙的修缮是1990年,根据碑文记载,新修缮的庙,一些木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庙的格局以及面积都是按照原来模样进行了。如果从文物的角度讲,尖草坪区文物局的李沛军说,龙王庙应该只能算是遗址,一些文物遗存几乎没有了,留存的清代石碑多是重修时所刻,能透漏的信息并不多,无法完整追溯出这座庙的历史。
    现龙王庙里最古老的就是三株古柏,其中大殿左侧的一株主干已经枯死,旁侧支出了新的枝干。另外两株在园林部门的抢救保护下,生机盎然,给这座庙增添了沧桑厚重之感。1994年7月1日,西流村的龙王庙被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两年在当地宗教部门协调下,庙里有了常驻僧人,各种佛事活动也相继开展起来。记者采访时,庙里有一些居士正在准备做晚课。一位附近小区的居民牛女士说她每天都来庙里帮忙,她多年前皈依了,佛教是她的一种信仰。她说,只要有庙在这里,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们进到寺庙里会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心。
    老马说,过去龙王庙不仅仅是村里举办庙会、烧香拜佛的地方,还兼具处理村务的职能。以前,村里人要是有个纠纷之类的,村上管事的就会说:上庙吧,到庙里说。然后敲响庙里的钟,村里人便会聚集到这里评理论事。如今,西流村村委会距离龙王庙不到十米,大事小情自然都在村委会解决了。这座庙更多的功能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村委郝二喜说,以前村里每年除了七月的龙王庙会,元宵节的活动也都是在庙周围举行,尤其灯展特别热闹,家家都会参与,每年400多盏灯笼都是村民们自制的,村上还会评选灯笼制作的优胜者。每年的元宵闹红火就是一次村民大联欢,即使平常有点意见的人家,闹完红火,大家的关系也就都和谐了。老马说,每年的这些民俗活动体现的都是村里人的精神风貌。
    郝二喜说,这次整村搬迁规划中,龙王庙是不会动的。龙王庙周围的一些建筑拆除后,庙将完全展露出来,周围会建设草坪,增加活动场所,将成为一个以龙王庙为中心的城市公园。而且西流村搬迁后也不会距离龙王庙太远,村里人来这里活动还是很方便的,龙王庙还将是这里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李雅丽 文/图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大东流、小东流

    300多年前,在汾河东岸有东流村,汾河西岸有西流村。后东流村分为两村,大东流和小东流。后两村都被汾河淹没,同时迁到汾河西岸建村,仍用原名。1933年,两村又遭汾河水淹,再次向西搬迁至今地。

    新村

    相传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下兰村和赵庄之间原有一座烽火台。辛亥革命后,从山东逃荒来此谋生的几户人家于烽火台南建村居住。当时名为“墩台上”。后因村系新建,定名为新村。

    光社

    社是古代地方区域名。村东有一条深沟,相传很早以前,外来移民挖洞在沟内居住,洞穴阴暗潮湿,多患疾病,因此逐渐西移建屋居住,形成村落。人们向往光明,希望阳光永照,取名光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源区:北极宫 相传有千年历史
太原市晋源区共有9个城中村纳入今年改造,分别为:义井、吴家堡、南阜、北阜、武家庄、南堰、北堰、西寨、木厂头。9个村中,除北堰村外,已有8个村启动安置房建设,开工面积达133万平方米。按照计划,两个改造村年内要完成安置房竣工交付任务。其余6个村计划年内完成安置部分主体建设。

    代表文物:西寨村北极宫

    西寨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因位于古寨之西而得名。今年,它被太原市列为整村拆除重点村,从新晋祠路到达西寨村,沿着西寨正街往里走700多米,就会看见一座高大雄伟的庙宇建筑,正中山门是单檐悬山式,顶上琉璃瓦剪边,中间还用琉璃瓦铺成偌大的阴阳八卦图案,门前蹲着两个石狮子。它就是北极宫,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村里人还是比较习惯称它为真武庙。

    始建年代无从考证

    西寨北极宫,是晋源区晋之源旅游推介的十六个景点之一,是西寨古八景之首。有资料显示,它始建于明朝初期,但作为西寨村历史研究会会长的孟志宏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始建年代久远,暂无考证。相关文物专家考证和民间传说北极宫应有千年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孟志宏介绍,西寨村古有“阎、李、白、马”四大姓,《阎潜丘先生年谱》上记载,阎氏始祖阎仲宝于元初由祁县迁太原县嘉节都西寨村,距今已有七百余年,而老人们辈辈相传在“阎、李、白、马”四姓之前曾有“乔、刘、孙、贺”之姓,故现在还有乔家坟、刘家地、孙家坟、贺家园等地名,由此可以推断西寨至少也有千年历史,有村定有庙。况且《太原县志》记载西寨村曾是一个堡,有堡墙、堡门,直到现在还保留有西门街、南门街、楼子街等街名。西寨村又紧靠汾河,历朝历代汾河泛滥泥沙沉积,使庙宇变低,也许始建之碑很可能在其它地方淹埋,或在其它时期毁坏,这成了北极宫始建的永远之迷。
    此外,村里老人们还相传建庙木料取自金胜村西大佛寺四十里的黑松林木料,而黑松林早在宋代已有。

    历史上重修是常事

    北极宫是一座建筑规格完整的古建筑。其庙坐北面南,位于西寨村正中轴线位置,共有前后东西中五院组成,前院和中院居中,院落总占地近万平米。东西两偏院曾一度被西寨学校和西寨幼儿园占用,后院作为学校操场,年久失修,面目全非。
    上世纪90年代,有全真教龙山派传人落脚北极宫,将庙宇进行了简单修缮,重塑了真武大帝及十二门人神像,增添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女娲娘娘和五爷雕像,初步恢复了庙观原貌。由于距今时间较短,因此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以前有道人来修过。”
    而更早以前的两次重修,很多人并不知道。孟志宏说:“这两次重修,都有碑记记载。在正殿的横梁上有大清乾隆四十三年重修的题记,还有一处记载民国八年至民国十二年重修的牌匾。”
    据了解,民国时期是由一些信士集资修葺的,牌匾下方还有他们的名字。在那次修缮过程中,整个大庙被抬高了七尺。试想一下,在那个没有吊车、千斤顶的年代,这项举动是多么地不容易。“先人们用的是槐木撑杆和装有沙土的布袋,用杠杆的原理将庞大的古庙抬高的,真可称得上是一大奇迹。”孟志宏解释说。

    这一次修整更加全面

    如今,北极宫内正在进行再次修缮。从旁边的侧门进入院里,四周堆放着琉璃瓦、地砖、钢材等建筑材料。院子里,工人正在忙着铺地砖,大殿里,有人正在对神像做彩绘工作。庙观中忙碌的施工场面与北极宫外一片废墟的拆迁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晋源区文物局的负责人表示,这是晋源区成立以来对北极宫最大的一次修整。此次修整,也应该是最全面的一次修整。当然,前提得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所以,供奉真武大帝的大殿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简单修复了一下瓦和门窗。变化比较大的是第一进院落的东西厢房,因为原来的房子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倒塌了,后来被简单改成了平房,而这次是要把它整修成庙宇建筑式的屋顶样式。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物,比如在东西厢房的旁边新建了两座殿宇。
    施工队的王师傅已经在这儿工作了一年多,他亲眼见证了北极宫从原来的破败到现在的粗具规模。据他所说,以前东西厢房虽然曾经被修过,但仍然破烂不堪,七零八落,实在是难以修复,所以基本上都是拆了按照原貌重盖的。村民张师傅也回忆道:“以前上学时院子里的东西房都坏了,现在修好了,看到它的这些变化我真的很高兴。”
    未来的北极宫,可能会发展为既是一个弘扬道教的场所,又是一个旅游观光胜地。这次修复工程,预计今年七八月份完工,但具体时间还要视情况而定。晋源区文物局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是古建筑的修复,所以进度一般会很慢。慢工出细活,这是古建筑修复过程中经常说的一句话,真武庙的规模很大,作为古建筑,我们会尽一切力量地去保护它。”

    难以割舍的庙会情结

    对于北极宫,村子里的人都有很深的感情,而北极宫庙会,则更加加深了这种感情,因为那里留下了他们更多的回忆。
    每年的八月初八是北极宫的庙会,也是西寨村的盛会。村里的老人们说,以前北极宫的庙会又被奉为真武庙祭祀日。每到这一天,村民都要宰羊上供,还要请戏班唱大戏,以求关帝保佑。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演变成为商品交易、搭台看戏的集会。“我们村的这个庙会很早就有了,反正从我记事起就有,每年都非常热闹,就在庙前广场那儿,不光我们全村人会来,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会来。”说起自己村的庙会,79岁的郭大爷很是骄傲。
    但是想起即将拆迁的村子,郭大爷的心中又很担忧,“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北极宫有着很深的感情。村子虽然拆了,但北极宫还在,可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庙会。每年庙会我都会请亲戚朋友前来参加,那时真的很热闹。一想起以后可能会没有,我就很难过。”
    对此,孟志宏表示:“西寨古会古来有之,村子拆迁后也会有,这就好比精神文明要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一样,不能因为拆迁就忘了传统文化。在城建改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当届村委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文物古迹的关注,把修庙兴村,开发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一项为民造福的大事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村中的文物和传统文化。”

本报见习记者 南丽江 文/图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义井村

    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清《太原县志》作义井,又记村名来历为:“元武管婴年十七未嫁,至正间避兵,其父被执,女奔救,请以身代父释。女曰:我有金藏井边。众掘果得,争取之,女即投井死。后人因名其井曰烈女井。”为纪念此女,改为义井。
    义井村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是伏龙寺。据史料记载,伏龙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齐天保年间,当时义井村民为治水患而修建。唐代贞观年间,乡民念及伏龙寺治灾之功,迁古寺于村中,并扩大其规模,香火旺盛,名动三晋。后毁于战火。后新寺重修完毕,且将原在村北早已毁坏的明代关帝庙合归一处。明朝末年,义井曾建关帝庙于村北,后坍毁于风雨中。此后乡民将关圣殿迁于伏龙寺内,供信众祭拜。现存的伏龙寺为2008年新建、2011年建成的仿古木结构建筑。庙前的碑记详细记述了这些历史。2014年11月14日凌晨,位于伏龙寺大雄宝殿突发大火,被烧毁了。

    南、北堰村

    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分别处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北堰。清《太原县志》:“沙堰,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南、北阜村

    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北阜村处汾河滩,古黑水河两岸。南岸明代称南河滩,北岸称北河滩。清《太原县志》称为南阜、北阜。解放后,南阜、北阜村东移二里,沿用旧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柏林区:从生到死 沙沟人的生活有教堂见证
太原市万柏林区今年计划启动17个城中村整村拆除改造和同步建设,分别为:大王、后王、小井峪、后北屯、新庄、南上庄、前北屯、下元、沙沟、东社、小王、黄坡、聂家山、南寒、红沟、枣尖梁、南社。目前17个村中已有11个基本实现整村拆除,具备招商引资及后续改造条件。

    代表文物:沙沟村天主教堂

    沙沟村是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中村改造的重点。
    沙沟村位于九院沙河南岸,太原锅炉厂以北,小王村西侧,义井北街以东,和平南路穿村而过。由于周边有重工企业,而且交通方便,是流动人口居住的密集地。虽然宽敞的道路两旁在建高楼颇多,但有一栋黑灰色的宏伟建筑物非常特别,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这就是沙沟天主教堂,又名耶稣圣心堂。这座典雅别致的哥特式圣堂,一直是和平南路附近的地标性建筑。2009年,沙沟天主教堂被太原市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教堂啥时候建起来的,它有过怎样的故事?

    数次重修天主教堂历经岁月洗礼

    几百年前,从陕西来了个女人,嫁给了在太原化客头打工的张姓小伙。
    这个女人挺特别,她信奉天主教。在其影响之下,张家都开始信教。
    到了明末清初,张姓一家从南郊姚村辗转来到沙沟村谋生,后来就落户于此。受张家影响,沙沟村村民们慢慢都开始信仰天主教。“那个女人嫁的姓张的,就是我家先人。”说话的人叫张进山,沙沟村人。
    70岁的张进山被村民们称作“百事通”,“村里的事儿没有他不知道的,尤其是天主教堂,来龙去脉他都一清二楚。”去了一打听,沙沟村民们都这么说。
    看来是找对人了。
    张进山是个急脾气,刚听完来意,就急吼吼地说:“问吧!要问甚你尽管问,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沙沟天主教堂的事儿,张进山门儿清。
    1838年,沙沟盖起了第一个正规的教堂。说是正规,其实不过是几间平房,还是在沙沟村东孙家院里建的。后来教堂再建时,这几间平房就卖给了孙家人。
    鸦片战争时期,也就是1840年左右,沙沟村来了个意大利神父,姓江,大家都尊称他为“江类斯”(“类斯”一词为音译,是圣名的意思)。“那时,山西、陕西为一个大的教区,江类斯就是咱们山西这边的主教。”张进山介绍说,1904年,沙沟村盖起了天主教堂,这就是现在这座教堂的前身。教堂1906年盖成,后因教友太多,东扩一间,西扩一间,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教堂方才完工,长七间、宽三间,钟楼高17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的钟楼被毁,教堂内部改成了俱乐部,后来又被生产大队占用,成了库房。1982年拨乱反正,宗教政策落实,教友们又恢复了宗教生活。但是,“由于教堂是砖木结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加上建筑面积又小,实在放不下这么多教友,大家就想着不如重建。”张进山回忆,教友们齐心协力、集资共建,维修了圣堂,重建钟楼,竖起十字架,堂内三座祭台焕然一新。
    又过了几年,教友人数继续攀升,原来的圣堂已无法满足信仰生活的需求,重修迫在眉睫。1991年4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建堂工程拉开了序幕。沙沟村男女老幼齐上阵,历经三年,终于在1994年竣工。
    新教堂长36米、宽18米、主钟楼高40.2米、两侧钟楼高32米、占地面积666平方米,建筑样式是哥特式,张进山等教友们啧啧称赞说,新教堂特别典雅、壮观,是和平南路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沙沟多数人都有一个教名

    沙沟村现有村民740户、2600多人,暂住人口3.5万人。
    村里最近正在修村志,掌握了一些资料。据介绍,沙沟村落的形成大约是明清年间,传说最早的村民落户在靠近九院沙河的一条不长的沙沟边,便为其取名为沙沟村。
    “我们沙沟村95%的居民都是天主会教徒。解放初期,我们有教友480人,现在已经发展到2000多人。”沙沟居委会副主任张文元说,这都与天主教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概正因为如此,沙沟也被一些天主教徒朋友亲切地称为“教友村”。
    沙沟人的生活习俗和别的村子不同。“可以说,从生到死,沙沟人最重要的事都是在天主教堂里进行的。”张文元说。
    孩子生下8天,要送到教堂去接受洗礼,该上学了,如果家里贫困,可以去教会学校免费上学。所有的仪式里,最隆重的莫过于结婚。“我们要办三次。去国家民政部门领结婚证,这是一次;自家亲戚朋友们去酒店办,这是一次;还有最庄重的一次,就是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张文元说,那个场景就和电视剧里看到的差不多,那一天,所有教友们都会到来、参加,在大家的注视下,新娘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向圣堂那头的新郎走去。然后,两人郑重许下誓言,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不离不弃,终生在一起……“我们都有一个教名,由神父或者父母来取,比如我的教名是若翰,所以我的全名应该是若翰-张文元。”张文元说。
    虽然也过中国传统节日,不过,像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与“鬼”有关的节日,沙沟人都不上坟、不烧纸,不过节。对于他们来说,天主教的“四大瞻礼”非常重要——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以及圣母升天节。
    天主教堂深深影响了沙沟人。
    今年77岁的张银明满头白发,依然精神矍铄。和别的退休老人不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生之年能去一趟耶路撒冷。而这个梦想也终于实现了,他随团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住了12天,参观了耶稣出生、受难、埋葬、复活的地方,老人自豪而激动地告诉记者:“我是村里第一个去的!”

    城中村改造教堂不拆反扩

    据有关资料显示,沙沟村有宅基地516处,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张文元告诉记者,2012年,沙沟村开始整村拆除,2013年,拆除工作就已结束,目前再建工作还在进行中。
    沙沟村北面接壤河西最大的商业中心——下元商圈,南面又有长风文化商务区,内有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简直就是太原人心目中新的“黄金地带”。
    但在这样的黄金地段,沙沟村搞改造,不管怎么拆,天主教堂绝对不会动。“天主教堂不仅是市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沙沟人的精神寄托。”所以,天主教堂不仅不会动,还要扩建,张文元告诉记者,“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我们就对教堂做了重新规划,为进一步扩建留足地方。”
    沙沟地理位置好,教友集中,来这里做礼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扩建天主教堂是必然的。张文元指着“沙沟社区商住全景效果图”上不小的一片区域说,“你看,这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但这一块区域,我们不打算做其他,就留给教堂,添加花园等附属设施。”
    记者从沙沟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了解到,重新规划、建设之后,沙沟天主教堂的规模将比先前扩大三倍。

本报记者 王晓娟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南寒村

    现有两处古寺庙:观音堂和真武庙。始建时间无考,只有观音堂所存钟上铸有明洪武年重修的文字。真武庙在农业合作化时做了生产队的饲养院,损坏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班子重视古迹保护,重修观音堂。上世纪90年代重修真武庙,并进行装潢粉饰,花木美化。

    红沟村

    地处距城十余公里的沟壑纵横的地形带上,对城市安危有天然的影响。解放战争中,困守太原的军阀阎锡山在红沟村建造了军用飞机场,位置就在红沟村的九院沙河边,地势开阔平坦,土质瓷实。解放后,山西省军区在机场旧址重建为军事训练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杏花岭区:隆国寺石碑的幸运经历
今年3月,杏花岭辖区内的敦化坊、长江、小枣沟和道场沟4个城中村开始整村拆除工作,涉及1022个院落、2726户住宅和13处公建,拆迁总面积52.85万平方米。该区在继续推进剪子湾、耙儿沟、七府坟3个城中村安置房续建项目的同时,将同步启动敦化坊、长江、小枣沟、道场沟的安置房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一系列公用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把未来生活的蓝图展现在城中村居民们的眼前。

    代表文物:隆国寺石碑

    太原杏花岭,一个极富古典诗意的地名,事实上杏花岭也的确有历史有故事,青砖红瓦,深宅大院,在这里有着众多遗存,甚至有的老宅古物直到今天依旧接壤人烟,有居民生活于此。但古老的同义词,可能是残缺,在不少杏花岭城中村里,时光仿佛有些停滞,现代社会的气息似乎淡了点,高楼林立只是远处的风景。杏花岭区今年全力推进的城中村改造,将伴随着教育、文化、医疗、商业、社区服务等公用服务设施,以及水电气暖、道路、停车、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城中村转身成“城”的同时,一系列都市农业和城乡生态项目,将使广大农村更加秀丽迷人。
    隆隆改造,土木初兴,城中村幸甚,那么杏花岭城中村有没什么文物呢?

 敦化坊得名的典故

    杏花岭区算是太原市的文物大区,督军府唱经楼皆名声在外,但该区有重要文物的城中村并不多,现在基本只能在敦化坊村找到一些,这是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向记者介绍的情况。
    敦化坊和杏花岭的名字,都有些古韵神迹的味道,听起来像是饱学大儒的雅兴之作。《中庸》里说“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为以道德教化使民风淳厚。有历史研究学者认为,明晋王朱棡妃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晋王府官员、亲眷前往祭奠,所乘马匹圈养之地称马片,后演化为东马坊,因谐音逐渐演变为较为文雅的敦化坊。
    专家说专家的,老百姓说老百姓的,记者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师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他说是明朝王爷家属达官贵人的看墓人,都住现今敦化坊一带,当时为求个吉利,才取的这个名字。
    各类说法比肩而立,还是史料来得正规。据道光《阳曲县志·建置图》记载,享堂东、西两侧正有地名东马坊、西马坊,又载有敦化坊村。道光时张廷所撰《隆国寺碑》云:“敦化坊村,当会城东北维,隆国寺峙其首。村人雨旸雩赛祈报于斯,力役守望约束于斯,岁以六家主其事,鸣钟集众,无敢弗至。要之以明神,平之以众议,遏邪禁暴,於国家齐民训俗之化不为无助。”

    石碑倚古槐 城中村传奇

    上文提到的隆国寺,原位于敦化坊村,上世纪50年代修建山西机床厂宿舍时被拆除。由于历史原因,寺内文物纷纷流失,隆国寺便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名词,有名字留下来,没物什来佐证。隆国寺的尴尬,直到一块青石碑的出现,才算结局。
    发现的石碑,其实并没有离开隆国寺的原址,一直丢弃在敦化坊村一个垃圾堆旁,几十年无人问津。2011年,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一位文物顾问在敦化坊村的一个垃圾堆内,发现一块清道光年间的石碑,碑文显示敦化坊村曾经有座古寺——隆国寺。区文物局立刻派人前往敦化坊村,将石碑带回。经过清理、拍照、拓片、校对等程序后,文物专家确认该石碑名为《重修敦化坊隆国寺碑记》,刻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
    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2米、宽0.7米,碑首为圆形,刻有篆书“重修隆国寺碑”,碑文均为楷书,共615字。石碑保存完好,碑文清晰,记录了清代道光元年(1765年)重修敦化坊村隆国寺的事迹。据碑文记载,隆国寺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重修于清道光元年。碑文显示,隆国寺建有正殿1间、后殿5间、韦陀殿1间,钟鼓楼两座、东西配殿10间,寺院内保存有彩绘罗汉不计其数。
    据专家考证,这块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研究太原佛教文化以及太原乡村发展,特别是东部城区敦化坊村的建设提供了实物资料。在上报国家和省、市等文物部门后,清代石碑已被安置在敦化坊村内,与一棵明代古槐树一同保护起来。
    记者在敦化坊村现场采访时,看到这块石碑和明代古槐一起得到砌台围池的“待遇”,有一圈铁栅栏拱卫保护,石碑古槐在村中央地带,旁边的平房已经拆了不少,空旷少物的背景环境,更突显了石碑在敦化坊村的特殊地位。站在记者观察的角度,石碑背后是一片拆迁瓦砾,再遥遥望去的远方是新建楼盘,石碑与楼盘,古昔和现代,恰恰好呈现在一个画面中,有趣中且带少许感慨。

    近百年宅院有一间房塌了

    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敦化坊村除了隆国寺石碑,还有些老宅大院,但可能已经损毁严重了。
    离石碑古槐不到百步的巷子,记者兜兜转转,想找到一点老宅大院的痕迹,赫然发现一座老宅,门头建筑完整得超乎想象,青砖墙上钉着彰显身份的牌子——太原市文物单位:敦化坊街4号民居。几乎和这块牌子同一水平线钉着另一块怪异的牌子——加工服装。
    记者在老宅门外注意到,老宅门头上雕刻的各式祥兽逼真传神,栩栩如生。门楣四周雕刻有鸳鸯荷花图,寓意和谐喜庆。住在宅子里的张女士说自己是宅院主家的儿媳,宅院主家姓贾,民国初修建的,距今九十多年,这么多年下来,宅院没有变卖过,主家一直没换,所以宅院的大致轮廓能较好地保存下来。
    走进老宅看到的情景,明显没有外面的光泽,东、南、北屋的门框被烟火熏黑,老宅里大院子变成了杂物堆放处,一堆堆生活杂物搁放在一起,能走动的空间剩不下多少,老宅的“部件”损毁严重,西屋基本塌了,剩下半面墙没倒。张女士拿出照片给记者看,20多年前家里人在西屋前拍的合影,房屋那时还完好,院子也整齐。“倒了有好几年了,也没办法修修。”张女士说。
    张女士说单凭自己家的力量对这栋老宅进行修葺是远远不够的,村里其他老宅院都倒了拆了,就自家这个还在。张女士还说,“就在你来采访前一个小时,太原市文物局还是什么单位的人刚来过,拍了好些照片,仔细看了半天,好像是要鉴定文物。”记者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都说什么了,她想了一会儿,大概意思是人家未置可否。

    石碑老宅以后怎么办

    敦化坊村已经开始整村拆除工作,无论隆国寺石碑还是贾家宅院,都面临着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
    记者又找到敦化坊村整村拆除指挥部了解情况,村长李光平是指挥部的负责人之一,他表示敦化坊村是有年头的老村,大家特别重视传承历史这一块,以后整村拆除搬迁后,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呈现旧村原貌,用微雕展出来告诉村民,特别是年轻人,老祖宗留下的村子是个啥样子。
    隆国寺石碑和古槐,包括贾家宅院,基本都在一条直线上,按照建设规划,这里可能要修一条路。敦化坊村整村拆除指挥部表示极有可能不搬迁隆国寺石碑和古槐,让“路中有碑”“路中有树”。
    对宅院是否拆迁,会根据文物部门的意见,遵守相关法律妥善执行,敦化坊村今后有回迁发展、保护文物两条路,既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还要传承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让文化历史在这一辈断了代。眼下的一件事儿,是村里要对古槐进行碳14鉴定,掌握其具体年代信息,到底是啥时候的古树,得搞个明白。

本报记者 刘巍 文/图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七府坟

    位于七府坟村南数十米的七府坟南街,由七府坟村名引得。该街呈东西走向,西起太原北上忻定各县的公路干道恒山路,东至太原鞋楦厂和与之毗邻的太原标准件厂。
    七府坟南街既得名于七府坟村,那么,七府坟村是怎么得名的呢?据当地农民相传,村名所以叫做七府坟,那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晋王朱棡的第七个儿子朱济熇的墓地。朱公子被其父封为广昌王,其府地称广昌王府,亦称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别称“七府坟”。

    长江村

    太原市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长江村,位于太原市杨家峪片区,东邻空八库,西邻剪子湾社区及道场沟社区,南邻307国道,北邻太原解放纪念馆及山庄头村。长江村于2007年被列入太原市城中村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工程于今年3月徐徐展开,很多生活在城中村改造名单上的居民,都感受到生活质量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的步伐已经迈开。可以从发展偏缓、环境偏差的城中村里搬迁出来,当然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
    城中村改造,大刀阔斧,残破旧建筑会拆掉,狭窄的小巷要重修拓宽,城市面貌随之全然一新。城市将掀起历史新的一页。有人会用怀旧的心态再打量一遍无比熟悉的城中村,看看那里的砖砖瓦瓦,摸摸那里的老宅大院,因为这些老物件,不仅记录着自己的回忆,见证着自己的成长,更因为老物件象征着历史和文化,凝结了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家园情怀。这些老物件里面,有的叫旧物,有的升格成了文物。
    城中村的文物可能没有村外头的文物那么声名显赫,长期湮没在村里,少人问津,离村民近了,离游客远了。沾了太多生活气息,历史价值反成了其次。
    进入到改造阶段,城中村的方方面面将一并发生深远改变,这当然包括了文物。我们推出这一期特刊,把目光锁定在那些知名度没那么高的城中村文物,用文字、图片的方式给历史存档,而我们做的又不仅仅是简单陈列信息。
    像狄村古槐、王家峰壁画、沙沟天主教堂都处在城中村范畴,从记者最新得到的反馈信息,绝大多数的城中村文物会得到稳妥保护,没有拆毁消除的危险,反而能借改造的东风,被合理安排纳入到新规划这更大的一盘棋中。文物单位的价值得以放大,更好地实现与旅游市场、城市功能的对接,而不再蜗居在城中村一隅,只有周围“离它最近”的一小部分人才与之关联。
    当然,可能还有少部分城中村文物的命运待定。出于改造大计通盘考虑,文物或许需让路于改造拆迁,但文物的不可复制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当前行动,以某种恰当形式保护留存,换个地儿,搬个家,都行。一挪就活的,不仅是人,也有文物。
    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需要提高,文物的历史价值需要保护且推广,城市“新村”更需要发展,这是一盘能够多方共赢的棋局。
    城中村改造在进行中,城中村文物保护和开发同在进行中,关注仍将继续。

本报记者 刘巍

26—32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太原地名研究者郝波先生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东太堡村遗址文保碑

2.西寨村关帝庙 本报见习记者 南丽江 摄

3.南寒真武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7 16:37 , Processed in 0.09071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