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9669|回复: 18

[龙城轶事] 【转载】耿彦波大同的四个片段,破解大同市民游行的真实密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7 1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奔跑的李梦龙 于 2014-10-17 13:21 编辑

夙兴夜寐谋发展  励精图治为平城


                  ———耿彦波在大同的四个片段





     五年前,即2008年春节,耿彦波一来大同做市长的时侯,在大年初三,他站在寒风凌厉的大马路上,慰问环卫工人,和一排排扫街的环卫人员交流,之后,去了自来水公司……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却从此改变了几十年毫无变化的大同。

    五年后,2013年春节前,一纸调令将在大同日夜操劳了1825天的耿彦波调往了省会太原市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这个再正常不过的调动却引起了一场风波。也是在大年初三开始,大同市民自发集中在东城墙下,开始了轰动全国的市民签名、请援、游行的公众事件。这起事件如何引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耿彦波市长在大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一心为民,为了古城的发展和复兴,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他早已深入老百姓的心中了。把这四个片段(调查研究、云冈风波、名城复兴、签字挽留)尽可能让人对耿市长在大同所做所为有点了解,希望能够让很多的人认识这位好市长。



一、调查规划



     五年前,耿彦波来到大同,他独自一人骑自行车或和仅一位随从在大同的大街小巷里走访、深入实地,亲自摸底、了解现状。

     东关华严寺是北朝风格的一处寺院,建于什么年代,已不得而知,和大同市华严寺一样也是朝东靠西,有太阳崇拜的意味,这座寺院深藏于大东街一处曲折的居民区内,大同市民也有的闻所未闻。2008年春节刚过,东关华严寺的住持释妙果师父看到有两位男人来到这个寺院里转悠、浏览,释妙果师父以为是普通的香客,没怎么在意,但又感觉似乎不象,见他们两人看得很仔细,而且对一些雕刻和建筑有很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意识到该寺院的珍贵和价值。两位客人问释妙果师父当前该寺院存在什么困难和要求,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情。释妙果师父回答说这个寺院被居民区和大量的建筑所包围,亟需开辟一个东门。那两位听后,也没说什么就走。几天后,寺院的东边,也就是靠御河南路至该寺院的楼房和建筑群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拆除,拆掉了几栋大楼和大量的民用建筑,开辟的东门可以直接通往御河南路。后来,释妙果师父才知道那两位来访者竟然是新来大同市任职的耿彦波代市长,他们来这里是微服私访的。后来,该寺院成为了东城墙外保留下来的一处古迹,和相邻的梁思成纪念馆成为了一处景点。

    大同的许多普通市民都见过这位身材高挑、刚毅儒雅的中年人,他和市民攀谈,询问,市民们看到他的谈吐,心里感觉绝非一般人。之后,人们知道了这就是新市长耿彦波。此后,人们经常会看到骑自行车的耿市长在街巷、工地等地视察,更多的是雷厉风行的现场办公情景,所到之地,都会引起一些围观……

   而这五年来,大同市随处可见街头巷尾或工地广场的老百姓几乎每天少则三五人、多则上百人聚在一起用赞赏的口吻来纷纷议论耿彦波的行踪和所为,这也是耿如此深得民心和拥护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

     他的调查和走访,确实是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深入基层、事实求是的优秀品质,也诠释了共产党员体察民情、大兴调查之风的良好品格。他的走访,肯定看到的是大同人每天熟视无睹满目的破败、肮脏、不堪和无序的城市生存状况。有一句流行很广的描绘大同市的顺口溜:“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游商基本无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甚至有外国专家路过一日,看到称其为“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市民们为自己的城市而感到了羞愧,他们形容“大同市还不如南方的村镇”。在后来耿接受媒体的采访中,他道出了:“市民居住的屋子很多都是报废的,不适合继续居住”。但是,居住在那里的大同市民已经习惯了、看惯了、无谓了,也没有任何愿望和想法了。由于大同古城很多民居是明清建筑或遗物,顶着文物保护的帽子,谁也不敢随便动一下,但也无法能够进行有效地保护,所以几十年来,变化也不太大,许多重要的文物古迹默默无闻地蜷缩在居民区小小的角落里自生自灭,一直任其破烂湮灭下去。想象耿彦波看到这一切是一定会是心疼的。

     历届大同市委市政府都和耿彦波有同样的梦想和愿望,就是修复古城、文化复兴,“调整产业结构”、“二次创业”等口号喊了二三十年,他们也一直试图想改变大同落后的街景和停滞不前的产业,但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阻力一直进展不大。

    耿彦波未来前的大同建筑老化,道路狭窄,市民形容“全是一些扎进胡同的毛毛路”,缺少绿化的城市被土裹挟,失去颜色一片土灰。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一条街只有一个厕所,“到了热烘天,臭味能穿透一条街”。许多居住在古城平房的居民从内心来说是迫切地希望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能够在高楼大厦里冬天不用生火炉取暖、上厕所用不着排队等候、站在炕上一抬头屋顶就碰头等等逼仄的居住条件。很多人渴望尽快拆迁,拆迁改变生活。

     一番调查下来,耿彦波看到了整个古城的大体格局和存在的实际状况,一个大胆的构想迅速在脑海中浮出,那就是恢复古城。他认为恢复古城一定具有可行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被耿彦波认为是大同最后一次机遇,“古城是大同的灵魂所在,古城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是唯一的”。

    于是,规划和拆迁成了市政府主要的工作。由于规划不到位和各种势力的渗透,导致城市建设布局不合理、混乱无序,大同一时成了一座无所作为的城市,有个叫肖元的大同作家以这个城市为原型用调侃、讥讽、挖苦的口吻写了部叫做《古城怪圈三部曲》的三本书,成为了各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现在有人家里的书柜还能够看到这些书籍的影子。

    将规划放在了第一位,规划局进行了升级,于是有了“一轴双城、新旧两立”的新大同格局。首次市委常委会上,耿市长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一轴双城”的思路:“古城实行整体保护,在东边建立御东新区,中间以御河为轴,西边传统,东边现代,两相呼应。”此前一周的大年初一,耿市长翻城墙,在残缺的黄土城墙上,才发现数百年来大同古城的里坊结构竟从未遭到破坏,还有包括华严寺、九龙壁、善化寺在内的一批“国保”遗存,“脚下的古城才是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除了平遥,文化名城保护在中国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平遥并不能与大同相提并论:“无论是年代久远、文化高度,还是城市规模、历史遗存,平遥都不及大同。”

    这是一个梦想和创举,作为政府官员能有这种想象非常难得,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的是超常的眼光、宽博的见识和卓越的个人能力,无疑,耿彦波都具备这些特点。

所有马路主干道全部向两侧拓展15米,一声令下,许多人都在观察,马路两侧的门面房、楼房户主非权即贵,各种势力斗争必定是此起彼伏,一番下来,干道两侧15米范围所有的建筑全部按部就班陆续夷为平地。无人不惊叹、无人不震撼。

         

          耿市长在郊外考察古迹
    当初,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对主干道拓宽、重新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年正月初三,我们从东城墙看完集会的热闹后,驱车回家,走在宽大的马路上,路上车流不息,已经有点拥堵了,感慨当年耿彦波拓宽马路的先见之明。如果不是耿公拓宽、重新修复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真的很难想象这么多的车流所造成的道路将会是怎样一个景象,我想一定全城瘫痪,此话一点都不为过。

     同时,耿彦波确实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这和其他历届过往官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是仅嘴上说说而已,作为一名称职的政府官员,他心系百姓的冷暖,关心百姓疾苦。一位市民反映惠民西城房屋质量有问题,耿彦波三番五次前往惠民西城进行现场办公,每次前往这个位于大同城西新建的居民区,居民住户无不欢欣鼓舞,同时他也切实解决了存在的其他问题。惠民西城一时成了大同市的焦点,也成了各部门、各系统、各社团深入社区开展便民活动、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的热地。

      

           耿市长在居民小区现场办公
     东城墙集会签字的视频里,一位中年妇女声泪俱下、神情激动地讲述着他们某个小区几年来无水无气,找部门、找政府负责人反映,都没有人理会,甚至把她打了出去,春节年夜饭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吃的。后来,耿彦波来大同任市长了,仅打了一个市长电话反映,耿彦波去她家了,看到这种情况,当场就发火了,对部门负责人呵斥道:“要是你们的父母是这样,你们能忍心吗…….”即刻,便解决这个曾经无人过问、久拖不决的问题。

     耿的到来,确实如刮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不仅有力地改变大同市的城市面貌和发展速度,也改变了大同市的政治生态环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了,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大同无限的希望和勃勃的生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载】耿彦波大同的四个片段,破解大同市民游行的真实密码(二)

二、云冈风波



    每年大同“两会”里的耿彦波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成为了大同市民较为关注的一个亮点。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一个政府的指导文件,更是市民喜欢的一篇佳作,很多人都对登刊着耿彦波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报刊进行了收藏,他们从里面看到了希望和一年的工作方向,最多的是大同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很多连自己都不曾熟悉的古迹正在逐步恢复重建,许多很有价值的古迹文物也将重新面世。在笔者的眼里,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了市民了解大同古迹、汲取大同古建筑知识的有效素材。

    大同市本土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古城保护委员会,成员有些是笔者朋友,他们都有很深厚的大同历史文化知识,一些老专家、老学者都对耿彦波对于古迹的独特认识和对古迹的保护手段也大加赞赏,有的专家学者都很感慨地表达过对于大同历史文物的知识和了解,耿市长比他们都熟悉。

    而国家一些所谓知名的“专家”、“学者”不深入了解调查、不进行细致研究、不切合实际地对古迹修复进行反对,认为是破坏,我认为此话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不科学不切合实际。耿认为,我们的文物保护,一定要把包袱变成财富,把保护转化成产业,才能世世代代保护下去。

     更大的风波是云冈的拆迁修建。2009年,某日,妻子对我说,新市长让批评了。原来是电视新闻连续播出国家文物局因云冈大景区因违规修建人工湖而责令停工。短短的一条小新闻,却掀起了大同市民挺耿沸腾的情绪,也成就了“万人挺耿签字”这件感动很多人的事情。

     过去的云冈也是大同旅游心灵上的一块伤疤,这里每天能够看到临109国道的交通无序混乱、商贩小贩对游客的拉扯纠缠、强行兜售,云冈附近大量民居的杂乱无章,都是云冈旅游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是发展旅游的阻碍。历届领导都认识到了这些,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云冈景区的改造都没有多大的力度。云冈尽管申报成功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因为环境的不和谐,面临着名称被取缔的危险。基于这些状况,耿彦波首先将云冈附近的居民全部搬迁出去。其实,这也是一块硬骨头,当地久住的居民不愿意搬迁,提出很多苛刻的条件,甚至经常出现赌109国道等群体事件,但这些问题后来都被耿及他的团队化解了。

      云冈大景区正在大规模地修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将大同人打懵了。按照耿彦波的要求,本应4月开始,于9月份完工。不料却因为8月18日的《科技日报》一篇云冈景区在建工程将引发云冈保护诸多问题的报道引发一场轩然大波。随即引来国家文物局的调查。国家文物局调查组认为,云冈大景区建设项目中,人工湖、仿古商业一条街、窟前道路和广场等项目,均在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未依法履行审批程序,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建设工程。

     尤其是人工湖项目,成为调查组质疑的重点。“云冈石窟的岩体极为脆弱,最怕水,尤其怕干湿交替,一吸收一蒸发,岩体就容易剥落。”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克忠认为,这么大面积的人工湖,而且离石窟这么近,造成整个小环境的改变,对石窟将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87岁高龄的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更直斥此项工程“简直是胡闹”。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于20日约见了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和耿彦波。单霁翔说,国家文物局已将云冈石窟违法建设案件确定为2009年度行政执法督察重点对象,从本周开始对这一案件进行持续督察,直至违法行为得到彻底解决。国家文物局督察司下周将再次赴现场督察,重点检查是否停工和施工人员、设备撤出工地的落实情况。如果不落实,执法力度将进一步升级。

    工程很快被叫停。市长耿彦波在北京做沟通解释工作,并协商整改意见。耿彦波解释说,这个工程是2009年省政府重点工程,虽然没有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但已经上报了省政府,而且还获得了山西省政府7000万元的可持续发展基金。“这个工程投资较大,老百姓拆迁很多,要尽快处理好停工和整治的关系。”但他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文物局意见,使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整治更好更科学。

    而在大同,看不到市长的民众却暗流涌动,整个城市谣言猜测不断,有人说,大同拆了很多权贵人物的房屋,他们不惜代价要陷害耿;人们看到马路修建的工程明显慢了下来,有的说耿的前途难以保证;有人说,云冈石窟可能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除名;有人说在建的工程可能被全部拆除。

    而百度帖吧和天涯论坛里面很多大同网民却以很强烈的申辩和论争进行着驳斥,一篇篇观点鲜明、措辞得当的帖子被转发,如《以大同市民的身份起诉国家文物局60年对云冈环境污染不作为》、《质疑国家文物局对云冈景区修建的处理意见》。一位叫做“liqiang1248”的网友发帖说:“看到了耿市长对云冈石窟环境整治的保护力度,才知道我们以前是如何地不珍惜我们家里的这个瑰宝;看到国家文物局有权对云冈石窟的保护状况指手画脚,才知道国家文物局有这个职能;综合起上面两条,才发现国家文物局以前的行政不作为是多么的严重。本人计划以大同市民身份投诉国家文物局的行政不作为,主要理由:1.任由制造震动和产生粉尘的煤矿和采石场在云冈文物保护区周边存在和发展而60年不叫停;2.任由云冈文物区及云冈旅游线童山秃岭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而不采取任何相应措施;3.任由云冈文物区被各种格调功能不协调的建筑物包围侵蚀而不进行任何制止措施;目前能想到这些理由,请了解内情的朋友们补充补充,请懂法律的指点指点。支持本人观点的朋友请帮顶。”

     

           市民签字挺耿现场

    百度大同贴吧、耿彦波帖吧的一篇帖子---“支持市长,为大同正名,大型签名活动9月5日上午9点,红旗广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很快传开。有人跟帖:“为耿市长的复职,游行签名大同人民都积极参加”。

    9月5日一大早,赶来签名的市民有很多,从干部到出租车司机、下岗职工,家庭妇女,各色人等都有,有人拉横幅,有人买红布,有人拿笔。有签字横幅上面印着:“百年一遇的好市长,老百姓的父母官,您辛苦了!”、“为大同发展而劳苦奔走的人必将受到世人的敬仰与爱戴!有碍于大同发展的一些行径必将受到世人的唾弃与谴责!”有的人在日后发到网上经处理过的相片上写道:“采凉山望御河,大同盼来耿彦波,新御东旧平城,大同未来大不同”充分体现了市民对新大同未来的渴望和对耿彦波的认可。在红绸布上,群众的签字五花八门:“挺耿到底!”“you are the best!”“耿市长挺直腰杆!”

    是什么原因让老百姓来到红旗广场进行签字支持?其实,在云冈工程建设的规划方案当时一直在大同展览馆免费展出,绝大多数市民都去参观过,都很认同对云冈景区的修建,都认为云冈环境有必要进行改造和美化。

    尽管很多市民不知道这个活动,但是签名挺耿的现场很热闹,对于五年后正月初三大规模的签字、游行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演练。

    云冈风波后,这件事情谁对谁错都没有个结论,耿彦波后来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云冈的事,我们确实有些问题,比如程序上不对。我让新闻单位一定要把这个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将来在云冈的历史上可以留一笔,没有风波就没有故事。任何历史都是财富,‘云冈风波’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云冈大景区按照规划建设完毕后,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他们纷纷赞叹几年没来,变化如此之大。

     次年,即2010年5月,而曾经因为“云冈风波”与大同有过交往的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大同进行了考察调研,他对大同市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的修复与保护以及恢复旧城风貌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单霁翔认为,大同市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尺度保持和谐;文物建筑的修缮经过论证,成果显著。希望大同市再接再厉,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新的成绩。同时,他指出,云冈周边拆除了大量的不协调建筑,改善了当地民众的居住条件,整个工程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于进入景区的游人来讲,他们参观的环境、购物的环境、休息的环境以及获取多样化知识的环境都会有所改善提升。对整个城市经济来说也是不可低估的。他还就云冈石窟保护涉及到的窟檐研究、防止风化等部分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耿彦波介绍的大同市“以点放大、连片保护”的文物景点保护相关做法受到了单霁翔的赞赏。耿彦波说,保护和利用好大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魅力,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大同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建筑修缮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

    2011年6月14日上午,第四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在无锡揭晓。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荣获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护文物,再现历史,是他对历史的忠诚展现。他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名城复兴与经济转型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他的方法和模式被专家和学者们誉为‘大同模式’”。

在颁奖典礼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耿彦波的文保贡献予以高度赞扬和肯定。他说,耿彦波对大同市的保护有两点难能可贵:一点是实现了我们长期以来主张的“离开旧城,建设新城”的主张。没有把更多的城市建设功能,叠加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底蕴的旧城身上,而是把新城搬到了河对岸,为历史文化名城减了负。第二点就是纠正了历史的错误。把古城中和云冈石窟周围杂乱无章、影响世界遗产景观和古城风貌的建筑进行清理,使历史真实的面貌重复回现。这两点,在今天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都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云冈风波”成为了耿彦波在大同的一个插曲,貌似惊险,却意义深远,收获了很多,也得到很多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载】耿彦波大同的四个片段,破解大同市民游行的真实密码(三)

三、名城复兴



     1982年,国家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承德。大同的特殊性在于,这座古都有太久远的历史沉淀。作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大同的城市记忆绵延不绝,超过2300年之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以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古城墙等为代表,北魏、辽金、明清三度辉煌。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城市,大同正在处于发展最难的阶段,幸运的是遇到了耿彦波。复兴历史文化名城被耿彦波认为是大同最后一次机遇,“古城是大同的灵魂所在,古城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是唯一的”。

  作为北魏都城,大同境内古建筑、古遗址多达280余处。耿彦波决定将古风复活,把只剩下一层土坯的古城墙修复。不仅如此,城内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拆除,建设成复古建筑群。

    耿确实是个谋事、干事的官员,身上具备很强的文理想气质,同时,他又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2010年12月《山西晚报》发表了一篇叫做《耿彦波的一天》文章是这样描述道:每年的5-11月,耿彦波每天不到5点半就会出现在工地上,他通常的形象是:衬衣,单裤,被晨风吹乱的头发,一双荡满灰尘的旧皮鞋,在某个施工现场的某个角落,一手拿着油条,一手给别人指点着什么……到了七八点,他已发现了问题,让工作人员通知相关部门的人到工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一年365天,对耿彦波来说,就是365个工作日。有一次,耿彦波在北京做了一个小手术。按照医生的要求,必须静养20天,可麻药的药劲一过,他便开始打电话布置工作,3天后就回了大同。爱人心疼他,又想不出好办法,只好哭着跑到市政府求工作人员:“你们管管他吧,他不要命了!”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他这样做?他的回答让人意外:“我这个人不爱赖床,每天一到5点就醒来,有时为了迁就家人,不影响他们,多躺一会儿,可只一会儿就难受。索性还不如到工地上去。人生苦短,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大同市长的位置只有一个,我当了别人就不能当。所以我特别珍惜大同这个舞台,希望在这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业。对我来说,忙就是营养,在繁忙中,人生会获得丰富的能量。”

     通过从媒体的描述中,从老百姓的口述中,能感觉到这位人物干起工作来,确实是一位“拼命三郎”,但同时也是一位文化挖掘、保护的最佳实践者。

     在一次工作讲话中,他说“老祖宗创造的文化应奉若神明,它是一座高山,我们今天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在它脚下”。这与他后来坚持将大同发展成文化古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首先从城市建设开始。耿彦波说,城市建设不能把文化简单地标签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要做的是文物保护而不是文物造假。如果我们的工作被平庸的反对声音淹没,问题只能越来越多,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一定要变个思路,城市是可以撰写的,把路修好,把环境修好,城市是可以升值的。为什么我们不让城市富起来呢?”耿彦波说,“不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是办多少事就找多少钱”。

    耿彦波保护建筑的思路是承继梁思成等老一辈建筑专家,遵循“四原”原则: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而且古建筑修复也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耿的实践,笔者认为:建设城市,表现在文化复兴上面。

    首先是政治文化的复兴。在2010年1月的全市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开班仪式上,耿市长以自己对人生、对工作、对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做了一场振聋发聩且精彩绝伦的讲话,这篇共计22000多字的讲话若干部分在五年后,即2013年初成为了《山西日报》、《经济观察报》等报刊、网络纷纷登载的《走什么路》、《人生的四种选择》、《“人生的选择”》等热门文章。这篇讲话精神,倾注着耿市长内心的全部真情实感,他就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解。同时,他也讲到,在大同两年的时间里深刻地体会到:“在大同工作了近两年,我是甜、酸、苦、辣、咸备尝,体会太深了。大同有没有干部?有多达4.5万人,比太原还多,特别是县处级干部远远超过太原,因为太原的学校、医院是没有县级干部的。我感到我们的干部,当然总体上是好的,为大同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很辛苦,主流应该充分肯定。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现在我们干部存在“三少一缺”的问题。第一个是专业干部少之又少。比如市政公司1200人里没有一个是专业干部,只有一个大学生还是学工民建专业的。1200人多可怕?道路的路灯照明我惭愧得很,我修路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挑战,路好了路灯却不亮,市政公司没有一个懂照明的干部。…第二个是年轻干部少。…雁同合并是历史形成的一个包袱,政府组成成员40岁以下的基本没有,50岁以下的也不多。…第三个是谋事、成事的人才少。现在特别难选的就是道路指挥部的一些人才,道路建设需要各把一段的负责人,过来过去就是选不出人,有些在位置上的一经过试验,是中等材质之下的。谋事、成事的干才,办事干练之才比较少。“三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一缺”,就是缺少事业心、责任心。有不少干部是当官不干事,干事不负责。到了今天我们的事大、事多、事繁,就需要一个团队,这不是少数人的事业,是多数人的事业。…”

     从这些讲话中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市长为什么任何事情都必须事必躬亲,因为没有专业干部、没有负责任的领导,所有的事情必须自己亲自操办,于是就有了市长管上了水泥比例、管线合缝的细节的说法。为了保证在建项目工程的质量,耿彦波长期只得呆在工地上,起屋架梁,雕栏画栋,他都一一过目,也因此便有了媒体报道中所描述的,因质量不合格,“他抓住施工人员的胸口,将水泥摔将过去。”

     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耿彦波号召所有干部:“必须以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精卫填海的牺牲精神,毁誉由人的达观态度,壮士断腕的坚强决心,不计个人得失进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耿彦波的带动下,全市呈现出政清人和的氛围。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以耿彦波干事、做人为标杆。笔者任职的尽管是一家省属特大型企业,但是有很多积极向上的领导都以耿彦波为学习的榜样,他们多次在干部大小会议上号召提高素质,向耿市长学习每天必须读书的好习惯等等……

   大同政治生态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改善。由于耿的铁碗施政,市政府领导班子走后门、拉关系等歪风基本得到控制。也发生了一名副市长因为没有给其亲属办事,心怀怨恨的亲戚竟然将其惨杀的事情。老百姓一直在期盼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他们真的看到了希望。



        耿市长在参加庆典仪式
    在2011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儿女》杂志刊登了一篇《耿彦波:兵家气象,儒者风骨》的文章描写道:“对于山西省要谋求转型发展、寻找新出路的大背景,“一轴双城”规划,在发展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便在于实现转型,不与古城争地,不与祖先争利,跳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牵制的怪圈,找到一条新出路。而大同人不怕大同变,就怕大同不变的心理,将在“一轴双城”的规划实施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看上去有天时地利人和,但仍不能因此论证耿彦波“一轴双城”规划具体实施的全部合理性。事实上,在蓝图变为地理上的坐标之前,也并不存在一种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规划的实施将毫无阻碍,因为如果这项改革毫无风险,顺风顺水,那也就不称之为改革,也就不具备任何开拓创新的意义。但是,这两个背景,至少证明了“一轴双城”并非耿彦波的书生意气,也并非浪漫的乌托邦幻想,而是在充分考据基础上得出的具有历史理性主义精神的规划。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用药过猛的嫌疑。耿彦波是顺势者,只是比别人走得快了一些,但尚未超出安全行驶速度,在诸多唯唯诺诺的官员之中,他就显得木秀于林了。……”

    世间人大惊小怪,胡思乱猜,说耿彦波什么都不怕,不怕权贵,不怕挨骂,不怕收到子弹,也不怕被摆花圈,皆因背后有靠山。事实上,是这个平民家庭出身的官员,藉以学养和良知,洞悉到了我们目力以外的远方,种种不怕,皆因他怕不能坦坦荡荡面对先祖和后代,他服从于更高的历史时间。——《耿彦波:兵家气象,儒者风骨》

    耿彦波说:从事古城的保护和文化的保护,虽然付出可能要多一些,但是我的内心是快乐的,这工作与我而言是一项愉快的事业。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情结所在,一直希望古代历史遗存能够得到很好的珍惜,传统文化能够得到重新的弘扬,但是我们有很多城市仍然没有对文化保护理性的自觉,无意当中毁坏了很多遗产,到今天,这个问题可能仍然严重。——《耿彦波:兵家气象,儒者风骨》

     经过五年励精图治的发展,大同古城初见规模,历史文化名城即将展现出勃勃生机。耿彦波提出的“三名一强”(三名: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即“五园区”。)是大同所追求的目标,也基本成型。老百姓普遍感觉到了自己的生活在发展着突飞猛进的变化:路宽了、草绿了、天蓝了、楼高了、树多了、气顺了、心亮了、城靓了……。他们都知道这是耿彦波带来的。他们第一次对自己的城市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是耿彦波带给这座城市以梦想和新生。



             耿市长在观看居民小区的文艺演出
      市民们会自豪地复述耿彦波的话:时来运转我们可能还要做大都市,因为我们的大风水还在,怎么知道未来就不会超过上海?上海,我有的你永远没有。我们正在修建五大场馆:日本的矶崎新设计大剧院;当代中国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崔恺设计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的主任科恩设计图书馆;设计香港机场、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福斯特设计艺术馆。在大同的土地上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各设计一个,就是说在大同这块土地上完全可以把城市建设得更漂亮一些,做得更好。请他们设计,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吸取他们的智慧来创造今天的辉煌。

    大同的老百姓都感受了大同飞速的发展,体现在了六个“基本形成”:园区承载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转型跨越迈出坚实步伐。双城同辉共美的建设蓝图基本形成,特色城市展现美好前景。中国古都引领的产业构架基本形成,文化复兴产生深远影响。四轮联动发展的农业格局基本形成,县域经济步入良性轨道。民生问题密切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幸福大同结出丰硕成果。行政集中审批的改革制度基本形成,政府职能实现初步转变。

城市面貌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载】耿彦波大同的四个片段,破解大同市民游行的真实密码(四)

大同有了以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化会展业,建设了中国雕塑馆、中国美术馆大同分馆、中国名人名家收藏馆、世界时装博物馆。举办了国际雕塑双年展、国际壁画双年展、汽车文化展等各种文化会展活动,提升了大同文化的重量和厚度,让文化之城、艺术之都、朝圣之地、休闲之区的古都大同更加光彩夺目。努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一品牌,建设世界旅游终极目的地。

    许多人都不会忘记2011年12月14日,耿彦波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时,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对耿彦波的评价。这个视频我看一次掉一次泪。现将颁奖实际现场对话复制下来———

    沈星:谢谢,谢谢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石先生的讲述,也让我们重温了几位文化大师非凡的成就,其实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说经济和文化,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个黄金分割点,物质和精神,当在一起赛跑的时候谁会跑得更快呢,文化物质牌和文化经济牌到底哪一幅才是掌握未来命运的真正好牌,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再次疑惑没有给予真正的答案和准确的回答,我们接下来请出的这位文化大家,他是来自大同市的耿彦波先生,他在十年前对这些问题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们请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为我们讲述公务员耿市长的故事。

    余秋雨:我的朋友听说我要来参加这个颁奖典礼都非常吃惊,因为我几乎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他们说你给谁颁奖,我说是给耿彦波市长,所有的朋友都说应该去,这个名字也许文化界不太熟悉,我敢担保他真的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中华文化,甚至于对世界文化都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古文明当中,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文化,大家会问一定是这样吗?它有没有几次很可能灭亡,走到了那样的边缘,我说这样的机会太多了,有一次是在公元五世纪,大家放心我不会讲课,我讲的很简单,公元五世纪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两个文明,西边有一个文明,东边一个文明,西边的一个文明就是古罗马文明,但是罗马文明乃至整个欧洲陷入到漫长的中世纪,长达多久,1200年,这个灭亡就已经放在那了,那么东边呢?东边中华文明也遇到了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北方的强悍民族,欧洲也是遇到了北方的强悍民族,谁也没有想到北方的强悍民族是鲜卑族,他不是中华文明的消灭者,是中华文明的学习者,他不仅学习中华文明,而且看出了中华文明的毛病,中华文明的毛病当时有两个,一个是太书生气,缺少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鲜卑民族给予了它,第二太保守,光知道自己文明里面的世界,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文明,于是鲜卑族既拜了中华文明为老师,又拜了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共同做老师,大家知道吗?这一来中华文明不仅没有灭亡,一下子走向了伟大。这个关口上,中国正在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朝代,那就是唐代。唐代以后,我们都知道有宋代,宋代以后有元代,元代以后有明代,这些文明产生的时候欧洲都在睡着,都在漫长的中世纪,我们说鲜卑族的这个帝王是谁呢?年轻的孝文帝,这个伟大的孕育唐代的地方在哪里呢?在山西大同,当时叫平城。

     很多文化伟大的脚印往往埋没在草丛之中,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山西大同去看一看的话,看到云冈石窟我们会大吃一惊,公元五世纪的作品为什么有希腊的廊柱,为什么有巴比伦文明的遗迹,为什么有希腊的遗迹,为什么鼻子是挺挺的,这就是当时的文明把所有的文明聚集在了一起,这样的文明不仅不会灭亡,并且走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唐代,我在云岗石窟写下了中国由此迈向大唐,这个文化这么重要,在文化明显的动乱当中,法国的蓬皮杜总统专门来参观,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遗迹,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到处都是小煤窑,到处都是铁皮屋,古城非常零落,经济情况不好,所以伟大的古迹埋没在现代的慌乱之中,尽管历史上很多人做出贡献,但是我们不能不感谢耿彦波市长的到来,大家如果现在有机会去到大同看一看的话,那真是让人振奋,我陪过很多官员和企业家去过,他们几乎每个人走的时候,都掉眼泪了,那是真正的伟大,所以前不久我陪星云大师开光,到和华岩寺开光,他演讲的时候,有一些市民写了个条子给星云大师,说我们的市长是活菩萨,你保佑一下他吧。当时星云大师说了一段动人的话,我觉得耿先生遇到的问题很多,他要保护这个古迹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首先要拆迁,违章建筑要拆迁,不是违章建筑的也要拆迁,要拆迁就有各种问题,要修道路,要做很多事情,他一天要有一百多个工程同时开工,我看过他好几次,他的太太今天在场,有一次告诉我的妻子马兰,这几年耿市长在工地上晕倒八次,两次有生命危险,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跟好几个文化人说要给耿先生鞠躬,理由很简单,他保卫住了中华文明,到今天还让我们骄傲的一个伟大的秘密,就是这个秘密藏在山西大同,他把它做的光彩亮丽,他做的虎虎有生气,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作为一个中华文化传承者的骄傲,所以不管我过去怎么不愿意参加颁奖仪式,今天必须来,因为获奖者是给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这个人,他叫耿彦波,谢谢。

     沈星:谢谢余秋雨老师,非常精彩的讲述,也是很深情的一刻,让我们再一次为中华文化的守护神耿彦波市长鼓掌。

沈星:有请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卢文虎上将上台,宣读对耿市长的颁授评语。

    卢文虎: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评语,鉴于耿彦波统治任职大同市长以来,以令人感佩的远见卓识,大规模实施文化遗址连片保护,大力度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文化保护大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同模式,被誉为有识之官深受市民爱戴,经中华文化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团会议评议通过授予2011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宣读完毕。

    ……



        耿彦波和他的好朋友余秋雨在宾馆会见记者
    一直是耿让老百姓感动,是耿让老百姓佩服。尽管发生了一些拆迁户的流离失所、辗转搬家的暂时困难,也出现诸如领取房号“跑号”等令人深恶痛绝的举措,一些暂时的现实困难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大同老百姓是全天下最好的百姓,他们默默无闻、无缘无悔地承担了一切困难和生活的不便。只有大同发展了才能有美好的明天,老百姓心里有杆称,都清楚:“为大同发展而劳苦奔走的人必将受到世人的敬仰与爱戴!”
四、签名挽留





     2013年,春节前,耿彦波五年任期已满。按照大同过去一般的职务变动,都是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很多普通大同市民都没有预料到,耿会被调走。之前,耿彦波被省委组织部公示市委书记人选,大同市民以为耿可以留下来,但是其实省委组织部公示的市委书记是耿将任诸如晋城之类城市的市委书记。但是,耿却赴省城太原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耿彦波的离去,网上继续掀起了高潮。一张耿在离开时感动掉泪的照片被无数次网友转载,有人伤心、有人担忧、有人不舍,但更多的是留恋……

    他们真的很怀念耿时代的大同,大同每年的旅游艺术节盛会,耿彦波的好朋友冯骥才来了、余秋雨、马兰夫妇来了、星云大师来了、于丹来了,国家最高级的雕塑、美术、书法艺术大师来了,古城文化气息如沐春风,文艺演出、书画展、雕塑展、车展等等会展活动层出不穷。以往投资商蜂拥而至,高楼大厦商圈旺地也呈现大都市的气派。但是,这一切或许随着耿彦波的离去而不复存在了。

     网上迅速掀起了怀念耿彦波的帖子。一篇篇题为《大同市长耿彦波调离大同,老耿走的时候哭了!》、   《一切来得都太突然。茫茫然我们的市长已经走了》的帖子在网络和空间疯传。开端是这样写得:“在大同的历史长河中,大同人只流过两次眼泪---  一次是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同人哭了,1520年后,2013年2月7日下午耿彦波调离大同,大同人又一次哭了,从此之后大同再无耿彦波式的官员,没有一个市长会五点起床去工地,没有一个市长会在路边的小滩上吃个饼子就开始工作,没有一个市长穿的皮鞋上面布满灰尘,没有一个市长会在工地上办公,没有一个市长会管沙子和水泥的比例,没有一个市长会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没有一个市长全市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一个市长会像他哪么瘦,没有一个……,请问在当今的中国官场还会有这种事发生吗?老耿走了是大同的损失,多么希望省里能让他在大同在做一任!完成大同的城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载】耿彦波大同的四个片段,破解大同市民游行的真实密码(五)

网民迅速集结于网络关注耿彦波调走动向,一篇贴子在百度贴吧大同吧引起关注,他说:据可靠消息,耿彦波将于大年初一在城墙灯展进行灯展开幕仪式,我们到时候可以将他挽留。云云.......

    大年初一,城墙的灯展正式开始,一些闻讯而来的市民没有看到耿彦波。他们有的人却在当场跪了下来........

    次日,见不到耿彦波的网民愤怒了,百度大同贴吧、爱我大同吧的一篇帖子说在大年初三上午九点于东城墙广场,也是在耿彦波组织云冈旅游艺术节的地方举行签名留耿活动。........

     初二夜晚,我和妻子及他们全家人一起观赏城墙灯展,我对他们说,明天东城墙有签名留耿活动。岳父说,咱们明天去看看去。次日,一大早,在九点左右,我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情驱车直达东城墙,见零零散散一些人,他们聚在一起,地上放几张白纸,上面是写着对耿的感谢和赞扬的语句。有人说,签字已经结束,他们把签字的布送到市委了,让市委把耿要回来。我们感觉有些失望,人数和气势远不如想象的那样壮观。一两辆警察巡逻的简易车在灯展场前停放着,几个警察表情轻松地闲聊着,他们这群集聚的人无动于衷。

    各色各样的人继续在集结着,突然,从市委方向走来一群人,他们手里提着签完字的标语,喊着口号,汇集到东城墙广场,人们大声地欢呼着。突然,几个人抗着一卷卷红布来到了广场,人们很兴奋,迅速地将红布铺展开了,人们拿笔轮流签名。

突然发现几个很熟悉的朋友。这时候,人越聚越多,广场上面几乎都是人了。从马路上又来了一帮拉横幅的队伍,他们喊着口号,广场上的观众们开始鼓掌、欢呼,横幅的队伍径直向南行进去了。一幅横幅上面写着“耿大爷,快回大同吃油炸糕”,几个人举着站在了灯展的主台上面,人们迅速围拢了上来,掌声、欢呼声不断。这时候,眼看人越来越多,已近十一点,停在路边的车恐怕被堵塞得走不出去,只好提前回家。在回家路过同利大酒店门口时,一对步行的队伍举着横幅向市政府方向走去.......

     在这次公众事件中,网络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一些帖子很有水平,而街头各色各样的标语也相继涌现了出来,一些标语也很有意思,如“要想大同变香港,只要留住耿市长”、“翻身不忘共产党,巨变离不开耿彦波”、 “大同没有建设完,300万人民泪哇哇”、“旷世造城英雄耿彦波”、“大同没了耿彦波,老百姓伤心哭干眼”、“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耿市长”、“不谋私利的耿市长”、“调走耿市长,坑了大同人”........

     更多的赞扬挽留耿的文字如雪片一样发表在网络上,而《爱我大同》吧和“大同”吧成了老百姓自由表达心声的聚集地。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此话一点也不假,他们吟诗作赋,表达对耿市长的感谢和支持,贴吧一篇诗歌是这样写得:



  
《无语,耿市长走了》



你来的时候,我们这只是个城市

我们习惯了满天的煤尘和肮脏的街道

白色是可耻的颜色

纱巾是一年四季的象征

沙尘暴每年来问候着我们

一觉醒来,嘴里都有

鼻腔里永远是黑色的希望

迎空飞舞的塑料袋成为城市的风景

我们习惯了

习惯了在这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里生存

我们依恋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却无力去改变生存的环境


你来了,来的是那么的及时

恍如一夜春风来

一条条道路都被封闭重建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生

一个个从来看不到的古迹焕发了光彩

一座雄伟的城墙包围了我们的心


你来了,来的是那么的痛快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脚步

你用你的双脚

丈量着这个城市的土地

你用你的魄力

书写着这个城市的新生


你来了,来的是那么的突然

就象一场及时雨

冲刷去古城的沧桑

你用大写意的手笔

描绘着千年历史

却又刻画出时代的印痕


你来了,来的是那么的坚定

没有什么压力可以改变你的信心

你用文学家的思维

历史学家的眼光

数学家的头脑

经济学家的预算

创造出建筑学家的精品


我们有了宽阔的道路

我们有了精致的楼宇

我们有了别致的绿色

我们有了修闲的环境


云冈成了我们的名片

古寺走出了尘封

那一座座新式的桥梁

就象伸开的双臂

迎接着所有远道而来的客人

路宽了,景绿了,

住的大了,看的多了

你却要离开了


沉默的城市没有忘记你

从你初来时的万人签名

到你离开后的万人怀念

那不是简单的感情

二百七十万人民没有忘记你

那披星戴月的巡视

那双脚泥泞的检查

每个工地上都曾有过你的身影


你发怒的时候

可以直接把混凝土摔在别人脸上

你动情的时候

可以陪着人民一起伤心

你的心里装的是这座城市

你的眼里看到的只有你的百姓


没有人会忘记你

你就象我们的亲人

为了我们的家

你付出了你五年的心血

为了我们的幸福

你耗去了你五年的光阴


而今,你走了

你离开了你难舍的城市

你未完成的事业

但所有的大同人不会忘记你

他们会一代代传下去

告诉我们的后人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

他用自己独特的目光

改变了一个城市的面貌

他用自己惊人的勇气

创造出一个城市的辉煌


所有的人都在挽留你

不论是拆了他的房的

还是给了他一片舒适环境的人们

都是那么的不愿意你离开

这座城市需要你

这里的人民需要你这样的人


你瘦弱的身躯

却书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

你疲惫的目光里

却饱含着难以割舍的遗憾


我们无法让你留下来

但我们的心却永远都会记住你

耿彦波

争议和赞扬责骂和留恋

都让我们留给历史去评说吧


此刻我想大声的呐喊



是个英雄
没有想到的整个签字、集会、“散步”留耿活动从初三每日坚持,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初八,却引起了国内很多有影响力人物的注意。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初八达到了高潮,随即引起了国内很多新闻文化界的注意。

        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哲夫的微博和博客最早开始关注此事,他成了大同市民关注最多的网友,他的文章《文明的饥渴人民有抉择大同好美丽》有一万多的阅读量,他写了句打油诗:“晋有好女百家求,民逢好官万人留。横刀夺爱为那般,只因凤毛麟角羞。天公何妨重造物,分身两个耿黄牛。一个大同吃油糕,一个并州争上游。”受到了好评。

         

     一个叫做《<和阳门>见证大同城的霸气》的视频迅速流传开来.......


    初八左右,大同吧和爱我大同吧,一些有关耿彦波的帖子被迅速删除,一些网民相继提出退吧........尽管在这次留耿事件中,一些市民言行稍有激烈,言辞不妥,但也一直很有秩序地进行着。

        初八,山西省召开“全省项目推进年动员会”省领导作了动员的讲话,会上,太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耿彦波,大同市委副书记李俊明,长治市委副书记席小军,省发改委主任王赋,省国土厅厅长李建功,省住建厅党组书记李栋梁,省金融办主任郭保民,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贵祥,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因为大同市领导因为群众集会没有到会,只是在电视会议上作了表态。     


     而随后的国内很多关于“留耿”事件媒体报道中,以猜测的口吻说耿彦波“留下了上亿的债务”及“老百姓害怕耿留下的烂尾”之类的。他们绝口不提耿市长为大同市做了很好的、明显的、历史性的巨变,都是以猜测、质疑的口吻来报道市民挽留和感谢的举动,不能够以老百姓的角度和感触来说问题,媒体真的需要深入基层了!!


     这件事,都是老百姓觉得一位干实事的领导离开了,是留恋,并不是如媒体众所一词地所指他们担心其烂尾,负债,而实际是担心继任官员和过往几任官员不作为、贪腐.......


老百姓才不管那么多呢,他们想的是自己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几点启示:






    1、大都媒体的言论都是很不负责任的,都似乎集体沉沦,吸引眼球为主,不能够深入实际,事实求是地进行报道。他们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群众,而是自己边缘化。

    2、老百姓的需求很低,只要领导保持共产党的本色,干实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定会拥戴的。

    3、一个干事的人,只要有理想、有眼光、有抱负,一定等够干成事业的。

    4、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歌功诵德,也可以造谣生事。更能够左右政治,表达民意。

    5、借债就是本事,就是能力,可以搞建设,做自己所能够作的事情。你看美国借中国很多钱,继续做老大,做世界第一的富裕国家。

    6、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结果,没有城市的建设,文化崛起几乎没有可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干部。耿市长是真正的好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3: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周六,大同人民在和阳门再次集会,要求耿大回来当书记。

回来干个3年书记,大同的底子,基本就稳住了。
再回太原当书记,把太原的底子也稳下。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3: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地方的人很傻很天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bhys

很感动,不知为什么,好想流泪,他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共产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3: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清官”的渴求令人害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1878


    以为他是小伙子呢,这一届满,就得去政协,人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4: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又集会,好好给耿大找麻烦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6: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中国人都能与耿彦波一样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感动{: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2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大去其他部门了,太原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7 20:34 , Processed in 0.07586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