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6 1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10-26 17:39 编辑
深秋时节,龙城太原满目翠绿,天高云淡。
很难想象,几年前的秋冬季节,雾蒙蒙的灰黑色还是太原城市的主色调。
一组数据显示了太原色调“从黑到绿”的变化:2005年二级以上天数245天,去年已增到308天;截至今年10月12日,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65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010年与2005年相比,GDP增加1倍,发电量增加36%,水泥产量增加1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却减少6.07万吨,削减近33%,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减少0.49万吨,削减15.17%。
统计数字背后是群众的切身感受:上街不用戴口罩了,可以穿浅色衬衫了,“今天天真蓝”、“空气真不错”已成为百姓的寒暄用语。
变化的背后,是太原这座老工业基地矢志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不懈努力,是通过“绿化、净化、气化”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迈出的坚实步伐。
绿化太原,打造城市生态屏障
环境污染一直是太原的“痛点”,而西山地区则是最大的黑色污染带。
长期以来,西山地区集中了化肥厂、化工厂、电厂、煤矿等百余家高污染企业。这里工业经济总量虽占太原市的25%,但烟粉尘排放量却占到太原市区的60%以上,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超标近一倍,所有河段水质都将至劣V类,植被和地下水系遭严重破坏。
“以前咱这儿是一片烟尘瘴气,家里门窗平常根本不敢开。”回忆起从前工业废渣漫山遍野、污水溢流、草木枯朽的情景,西山小井峪乡南寒村的七旬老人张世贵直摇头。
群众期盼蓝天碧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太原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做出了坚决治理西山、绿化西山,打造太原城市生态屏障的战略决策。
近年来,太原通过大规模搬迁、大范围淘汰、大面积绿化、大手笔建设、大市场运作,对西山区域内企业进行全面整治,高污染行业整体退出。同时,规划了总面积26.7万亩的17个城郊森林公园。
太原还将西山列为转型综改试验示范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园区承载、公司打造”的总体思路,chutai“投资主体在完成不低于公园总面积80%绿化面积的前提下,不高于20%的土地可用于公园配套建设和适度开发”、“国有土地70年认养”、“政府规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治理西山的热情,变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实现西山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文化复兴和产业转型的有机统一。
目前,已有12家企业投资治理西山,总投资约300亿元的12座森林公园已初具规模。西山重现绿水青山。
康培城郊森林公园项目负责人徐长友介绍:“我们投资两亿多元,不到一年半治理了350亩的山体破坏面,栽植大树数万株。已全部完成基础道路施工和水网铺设。绿化任务也已超额完成40%。”
“未来的西山一定会成为太原的一座天然氧吧,成为融汇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的黄金走廊,成为集聚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平台。”太原市长廉毅敏满怀信心。
同时,太原还全力延伸“汾河生态走廊”,在阳曲县实施防风防沙绿化造林工程,构建北部绿色屏障。全市今年将完成造林绿化48.5万亩。到2013年底,西山、东山将全部消灭荒山,实现绿化全覆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