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07|回复: 3

新鸿基中国董事邓维聪:库存消化的过程永远都比预估的要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3 09: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ip 于 2014-9-23 09:29 编辑

陈哲

9月12日,香港房企巨头新鸿基地产[-0.93%]发展有限公司(00016.HK)发布截至6月底的2013-2014财年业绩,期内合约销售总额为277.78亿港元,同比下跌15.6%,销售额下降,但利润不降反升,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影响后,归属公司股东基础溢利为214.15亿港元,同比上升15%。

以万科为首的众多开发商都认可黄金时代不再,但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邓维聪对自身和房地产行业仍满怀信心,“经济、人口会增长下去,库存消化的过程永远都比预估的要短,天花板还远”。

新鸿基在内地的做法是,保证现金回流的情况下,充分雕琢已有项目,审慎扩展新项目。在市场疲软,内地开发商普遍抛弃香港模式追求高周转的时候,新鸿基要不要再快一点?他沉吟半晌坦陈,没有认真研究过他们的快周转,但是知道很高档的东西一定要精雕细琢的,而精雕细琢的本钱是新鸿基40多年来累积的人才、经验以及资本实力。“这个本钱必须好好保护,不能砸掉招牌。外人很难明白,怎么这么慢。是慢了一点,但是很稳健。”邓维聪说。

访谈

经济观察报:今年以来新鸿基地产住宅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邓维聪:总的来讲,是不错。目前上海滨江凯旋门项目剩的主要是一些尾盘,均价是13万左右,高的有20多万的,新的一期还没有达到销售条件。今年我们有一个主要的项目,是上海天玺——上海环贸广场ICC的住宅部分。但现在我们只会告诉大家这边有房子要卖,不会敲锣打鼓宣传,想先拿某些单位出来试试市场,而有兴趣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我们希望售出的数量。现房、超级豪宅、地段、房型各方面,我相信都是上海最好的,所以我们会审慎一点。

经济观察报:对现金回笼的要求没有那么紧张?

邓维聪:资金方面我们现在蛮健康的。比如上海国金中心IFC、上海环贸广场ICC、还有中环广场,加起来光是租金收入差不多一年超过25亿。

当然在周转方面也要有些考量,要考虑投资回报,不会一个房子放十年才卖完,那赚多少钱都不够付利息的。有些决定我们还是要做,比如租售组合的标准等等。

经济观察报:在国内其他城市的项目怎么样?

邓维聪:苏州还不错,湖滨四季项目首期的140多套卖了120多套,还剩十几套尾盘,二期也开工了。苏州我们有三个项目,纯独栋别墅项目湖滨四季还在卖,是当地最高价,另外还有商业综合体苏州环贸广场ICC和四季酒店,都还在盖。我们和华润合资的杭州和无锡项目,也都还好。

经济观察报:你刚提到租金增长很稳定,但我们知道现在政策上对公款消费非常严格,是否对你们有影响?

邓维聪:你说的这一点,不光是政府的原因,是整个经济不好,消费者必须要省钱。

但是我一直说Winner takes all,我们在上海的租金收入,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去年上海国金中心IFC的商业营业额超过40亿(不包括苹果专卖店)。IAPM商场开业一年多,状况也在逐步变好,每个月的营业额也过亿

比如说上海国金中心IFC,名声做出去了,现在有30%~40%的客流比例是外地人;比如上海IFC里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平均入住率是90%以上;还有上海IFC的酒店式公寓国金汇,平均入住率也超过90%。很多外地客人来住一两个晚上,同时也购物消费,这个组合的模式蛮成功的,所以营业额在不断增长。另外一方面,我们这几年也没有很大的竞争。上海环贸广场ICC也想效仿这种模式,租金不比现在差,某些店铺比上海IFC商场的还高一些。

经济观察报:一些商业地产企业比如万达,在大力地拥抱电商。

邓维聪:我都蛮佩服王先生,他有很多点子,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搞电影院、文化,这些东西其实在国内还是蛮缺乏的。

但我们的商场受网购影响很小,顾客过来不光是买东西,吃喝玩乐可以逛一天,晚上可能吃个饭,看个电影才走。

经济观察报:你的意思,中低端商场会受到冲击?

邓维聪:中低端的、城乡结合的,面向工薪阶层的,我觉得会受到冲击。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最高端的,经济不好的时候,还是有人会吃鲍鱼,但是经济不好的时候,有些人就不见得去打的了。我不能说面向中低产客群的不好,但其中有隐忧。如果市场一转,假设商场里面有100个租户,其中30个倒闭了,就麻烦了。

经济观察报:但是全中国只有那么几个城市能承载像上海国金中心IFC这样的项目。

邓维聪:所以我们的重头还是放在上海,上海环贸广场ICC、上海国金中心IFC、滨江凯旋门,都在上海,这个城市最有高端项目的气氛。因为上海是一个很集中的城市,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有五六百公里的地铁,30分钟就可以去很多地方,别的城市不行,北京、广州都不行,它们有很多所谓的豪宅,已经跑到郊区,那就不是真正的豪宅了。

经济观察报:你现在觉得上海高端的库存结构,整体压力大吗?

邓维聪:大,限购是最大问题,尽管前面也有放松,但也是有条件的。上海其实也可以啊,10万块以上的放松,也不会影响民生,银行放贷款也没什么风险,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当然政府的操作一定要很高明才可以,高端放开,同时也要给真正需要住宅的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房,这个目前做得还是少。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土地市场?

邓维聪:地方政府蛮尴尬,很多地都不敢拿出来。每一个类型的房地产,商业有没有过剩?过剩。住宅过不过剩?有很多地方也过剩。所以政府必须要面对这个事,有些地方不要再浪费钱盖商业房地产。上海附近一个城市的工业园区,正在盖一个700米的CBD中心,我请问,除了蚊子和老鼠之外,谁要去?没人去的。

全国都在建CBD,影响到土地市场。但是整个城市规划里商业和住宅的比例怎么样是合理的?人口和住宅的比例怎么样是合理的?有几个城市认认真真去研究这个事情了?

不能以为有了商业房地产,里面就有多大税收,其实税收不大,你别以为上海IFC多好多好,能有多少企业要进上海IFC啊,北京都没有几栋,很多二线三线城市,还搞CBD,这根本就是土地资源的浪费。

我相信,不久的未来,政府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如果政府让商界去厘定规矩,会比较好,我觉得中民投是好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最近上海挂出的董家渡地王,你们会有兴趣么?

邓维聪:我们应该不会考虑,只有徐家汇[0.00% 资金 研报]中心做了差不多一半以上才考虑做别的。


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上海,住宅我们也想做一点,还想做些不同的产品,但是必须要拿到好的地,可是每次地出来,太贵,很多时候拿不到地,目前好的地也没拿出来。

经济观察报:内地的开发商正在由过去学香港模式转到学美国模式,包括九龙仓也讲向内地开发商学习快周转,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邓维聪:加快周转不仅是房地产,而是全世界所有商业模式的要求,周转太慢,资金回不来就会死掉,如果发展商要加快资金的流动,必须市场是对的,没有市场的话,也很难。

老实讲,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他们的快周转,但我知道如果是很高档的东西一定要精雕细琢,十几年前来的时候也研究过,本地发展商为什么这么快,我们也做不到,如果加快的话,品质就一定会下来。除非你后面有很大的金主给你钱,但我相信现在没有开发商有这样的金主。

对我们来讲,还是品质第一,产品第一。我们也会考虑自己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劣势我们就不做,比如说,杨浦(上海非中心市区)的住宅我们就不做,那个必须要快,利润很薄。我们可以投上海IFC,可以慢慢做,十年八年有些增值,这是win win 的,最主要是现金够。

新鸿基40几年累积下来,除了人和经验之外,还有很多现金,所以这方面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环。

我们跟本地的发展商还有一个做法不同,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自己的公司,不会因为一个项目不好连累到其他项目,这对我们来讲也很重要。我们很小心去做这个事情,外人很难明白,怎么这么慢。是慢了一点,但是很稳健。

另外,我们的贷款渠道都比本地发展商的要广很多,还可以利用母公司资源。

所以这些是我们的本钱,有了之后,必须要保护它,不能砸掉这块招牌。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当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政策?有人讲太紧了。

邓维聪:我不认为它应该收得这么紧,也想不到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风险。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是哪里?中国。钱来的利息是1%~2%,贷出去7%~8%。

可能这方面内地比较保守,因为它牵连的太多,不单是房地产,还要牵扯到政治、社会。国外不一样,银行坏账率是百分之十几也没关系,不会影响很多,因为国外的金融体系比较规范,也没有这么大的利率剪刀差,问题不一样。

所以对现在政府一直提的金融改革,我还是很乐观的。

经济观察报:现在内地地产商谋求转型,已经不仅仅限于住宅转商业,还有的转向物流、社区,甚至快消品、文化、旅游等等。新鸿基是否有地产之外的开拓计划?


邓维聪:物流、电信这些我们本来就有。国内企业碰到天花板,因为住宅模式是太容易学了,得房率高一点点,窗户朝南,房子就卖掉了。当然转型不排除是为主业做一些东西,这一种提升的过程是需要的。

现在很多企业转型到其他行业,我觉得蛮可悲的。有人说房地产遇到天花板,我觉得未来几十年,前途还很大。虽然现在看起来,商业房地产需要很多的时间来消化,但是消化的过程永远都比预估的要短,因为经济、人口还是会增长下去,天花板还远。

过去就是因为市场不成熟,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现在这个行业竞争太大,政府干预太多,比过去要困难很多,必须拿出两把刷子,资本要够,现金要够,才能做一个好的发展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0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09: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我回复帖子的时候说的邓维聪说的上海周边城市的工业区造一栋700米,除了蚊子和老鼠谁会去

就是看的这个帖子,我觉的二三线城市,都要造那么多高楼,还早CBD,就是跟风,怪不得出现鬼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0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投上海IFC,可以慢慢做,十年八年有些增值,这是win win 的 这就是慢工出细活吗,即做出了精品,也保证了良性循环,新鸿基不愧是商业地产的专家,连恒隆地产的陈启宗都这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7 07:41 , Processed in 0.05562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