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4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vivalavidalc
晋祠公园
晋祠公园位于祠院以东、晋祠公路以西,总占地面积800亩,为游客入祠的必经之地,也是游祠后的休憩之所。公园南北各有一湖映衬,中间亭台花圃漫布,各式寺庙点缀其间,绿荫遮掩,景色秀丽。2003年,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在公园内新建一组大型青铜雕像,名为“龙兴晋阳”,塑隋末偕父起兵的太原公子李世民(后为唐太宗)和勋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马周6人像。像高6.99米,宽9.5米,重2.5万公斤,形象生动,气势非凡,使这一公园更增异彩。
南湖
南湖位于公园东南部,是1959年依地形地貌开挖的,面积900余平方米。湖北岸设游船码头、南湖大厅。湖岸垂柳依依,湖中游鱼穿梭,湖水清澈明净,游船最多时达70多艘,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嬉戏。南湖西岸紧邻晋祠虹鳟鱼场,养殖由朝鲜引进的虹鳟鱼。根据晋祠公园总体规划要求,将在南湖东南岸建南湖亭一座,西岸设映月楼等建筑,南湖以东凹地大面积种植荷花,以便逐步恢复历史上晋祠外八景之一的“大寺荷风”景观。
北湖
位于公园东北部,是1954年利用自然地形挖掘的,其形似葫芦,面积600余平方米。北湖南岸设有码头及管理设施。北湖可容40余只游船,供游人游憩。由于引用晋水智伯渠的水量,顺地势于湖西岸畔筑南北白石堤一座,堤上雕刻汉白玉龙头九个,由龙口吐水入湖,故又称之为“九龙湖”。湖中有一小岛,建有凉亭,与陶然村相呼应,俗称“陶然亭”。
饮马泉
位于晋祠公园东南,相传东魏高欢、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都曾饮马于此,故又名“御井”。唐代李世民曾在此题写《饮马》一诗:“骏骨饮长径,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星,腾波龙种生。”1989年~1992年夏,对饮马泉景点进行扩建,形成约2000平方米的饮马泉景区,主要由御井、御井亭、长廊、藕香榭组成。御井位于景区中部的莲池底,现存有直径1米的六角形(里口为圆形)大石圈一个,泉水缓缓从其下的泉眼中涌出,池边塑有李世民起兵晋阳时在此饮马的塑像,栩栩如生。御井亭位于饮马泉西南边,在原御井遗址上所建而成,为重檐六角亭,匾额为当代书法家赵望进所题。沿御井亭台阶而下,有一南北曲折的长廊,长30余米,宽2.5米,为卷棚顶式,全木结构。藕香榭在长廊东侧,歇山顶式四角六柱临水建筑,落坐其上,眼界开阔,可居高临下,凭栏观莲。
仙翁阁(明,清)
又名瑞云阁、红阁。位于公园西北部,是供奉传说中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楼阁,故名仙翁阁。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创建,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新中国建立后又进行了数次维修,其中包括重新彩绘、扩大券洞等。
仙翁阁坐东朝西。底座为砖砌券洞,东西串通,高4.4米,宽3.6米。阁建于砖券洞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歇山顶式。阁上四周围廊,有勾栏可依。东面墙上砌有一神龛,西面入口有一四柱檐廊,由此入内,正面依墙建有木梯一架,南北两侧砖墙均券有圆形窗洞一个。拾级而上,登上二层,四周窗栏围绕,凭栏远眺,周围景致尽收眼底。
仙翁阁下南北两侧各有平台一个,四面围墙各开有一扇小门,里面置有石桌、石凳。外围水渠环绕,流水潺潺,松风水月,实有雅趣。
雨花寺(北齐,明,清)
位于公园西部,创建于北齐。1377年(明洪武十年)和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先后重新修建,1983年~1984年再次修建。寺庙坐北朝南,由正殿、配殿、东西厢房、山门及钟鼓楼组成。正殿三楹,砖木结构,歇山式建筑,塑有佛像三尊,塑工颇佳。配殿齐全,左右配殿各三,左安关帝,右安观音,东配殿奉二郎神,西配殿祀土地神,韦驮小殿在庭中。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式砖木结构。山门左右为钟鼓楼,门前有石狮一对,为清代晚期所造。寺庙前沿为高阔平台,呈方形,围以汉白玉栏杆。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掩映,山门有山西著名书法家柯璜题匾“妙法庄严”。
上生寺(北齐,明)
上生寺位于晋祠公园南部,距德隐斋约100米处。寺前有寺河(寺楼河)经过,河水清澈见底,常有鱼儿在水中嬉戏。上生寺由僧清辉创建于566年(北齐天统二年),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重建。正殿三楹,中奉佛像,西僧舍三椽,庭中有韦驮佛小殿。院内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柏直插云霄,给幽静的寺院增添了几许生机。照壁上砖刻对联一副,文曰:“现清净身,半壁云山皆佳镜;饶广长舌,四围流水尽潮音。”
老君庙(清)
老君庙位于晋祠公园中部,庙中供奉有老聃(即老子),即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创建年代不详。1985年进行过维修重建。祠庙坐北朝南,由正殿、配亭、僧舍、垂花门及钟鼓楼组成。其中正殿三楹,匾书“老子殿”三字,颇为豪放。正殿为砖木结构,卷棚顶式,里面供奉有玉清天尊的神像。内悬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万物得一以生”的横匾一面。左配殿供奉有龙神,右配殿供奉有仙翁。院内古树参天,绿树掩映,门外小溪一泓,日夜水声不断,风景颇佳。
陶然村(民国)
原是民国时期先后任晋绥军北方军校校长、太原警备司令荣鸿胪的别墅,当地人称它为荣家花园,位于仙翁阁东北,占地面积17亩,始建于1927年(民国16年)。新中国建立后,并入晋祠公园。陶然村内建有方形大厅觉愚轩(北大厅),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四周回廊环绕,明柱栏轩,廊宽约2米,用于当时高级将领们饮茶观景。厅东廊下临莲池,池中植水萍莲数百,可居高临下,凭栏观莲。厅前台阶下为藤萝架,过藤萝架往南为长形鱼池,中有小桥,连接“计鱼”亭和西大厅,再往西堆有土立假山一座。陶然村以名贵花木取胜,种有玉兰、紫薇、柿子、红果、核桃、丁香、榆梅、连翘等。
在田别墅(民国)
在田别墅又名左田别墅,位于晋祠公园中心,仙翁阁南侧偏东,是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炮兵司令、陆军中将的代县人周玳的私家花园,当地人也称周家花园。它是周玳从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到1927年(民国16年)陆续修建起来的,由最初购得20亩地开工建设,到建成时面积扩大到200余亩。别墅内堆一假山,名“伏虎山”(园主亲题),建成于1933年(民国22年)。山顶建八柱圆亭一座,山腰蜿蜒盘俯着白石雕巨龙一条。山脚有石洞三个,分别额书“水帘”、“林屋”、“猗〖FJF〗秊〖FJJ〗”。山前有一人工喷泉,池边立一石虎呈饮水状,池畔龙嘴底有白石雕罗汉两尊,一名降龙,一名伏虎。池中雕有石鱼两尾和天女散花、麻姑献寿石雕各一尊。若旋开阀门,龙口、鱼口、罗汉的托钵、天女花篮同时喷水。伏虎山南侧建一石楼,石楼前有泮池、石桥,桥南搭藤萝架,藤萝架下设石几、石凳,供憩息乘凉。台阶下有一四角方亭横水之上,名“枕留亭”,建于1931年(民国20年),匾额题字为著名书法家赵铁山(字昌燮)的手笔。枕留亭再向南偏西,为主体建筑德隐斋(南大厅),建于1929年(民国18年),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四周回廊设勾栏,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大厅(东)前沿为高阔平台,用于摆花设茶座之用。大厅正东,立一牌坊,是1935年(民国24年)园主从代县老家拆迁来的。园内种植有许多花木,如莲花、榆梅、海棠、连翘、丁香、紫藤、大叶黄杨、牡丹、芍药、月季、菊花等。新中国建立后,在田别墅并入晋祠公园,向游人开放,成为公园的中心景区。
陈家息庐(民国)
位于晋祠公园西北部,仙翁阁的南侧。始建于1931年(民国20年),是民国时期陈学俊的私人别墅。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收回,合并成为晋祠公园的一部分。陈家息庐坐东朝西。1990年以前,北面建有平房一排,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院内有一眼镜池,池中鱼儿嬉水,历历在目。各种绿树植物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别有雅趣。1990年进行改造重建。在别墅的东、南各建起一座二层楼。南楼为歇山式建筑,砖混结构,二层四周回廊,设有勾栏,显得富丽堂皇。东楼为卷棚顶式,砖混结构,两层均有檐廊。院内正中有一喷泉水池,中间塑有汉白玉雕塑一尊。门前小溪流过,周围苍松翠柏,绿荫遮天,恬静宜人。
晋祠水磨 清道光《太原县志》卷十八记载:“晋祠贞观碣畔有水磨废址,康熙四十一年重建水磨。”可见水磨历史由来已久。故老相传,历史上从难老泉分出四股水,曾在晋祠一带形成水磨碾108盘。现晋祠公园北湖一带曾有由陆堡河水流出带动的张家磨、陈家磨、河南磨等9个磨房,有中河水流过寺楼河带动的楼儿磨、天尔磨、月行磨等10个磨房。后来,这些水磨逐渐由电磨取而代之,不复存在。为恢复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景观,1959年已勘察查清部分磨房原址位置,计划在适当时候恢复昔日晋祠水磨景观,供游客观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