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estined 于 2015-7-26 15:49 编辑
以文化为导向的地区复兴策略探索——以上海南外滩复兴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The Revival of the Culture Oriented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Fuxing Plot Urban
Design of Shanghai South Bund
俞楠 文章编号1673-8985(2015)01-0056-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中新旧区域的差距越发明显,城市中的一些具有历史文化遗迹的旧区出现自身活力丧失,逐渐衰败等问题。因而城市复兴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在城市复兴理论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方式被实践,而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复兴策略,也被越来越多地采用。文化是城市有别于他种文化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根据城市历史发展、地域特点对城市文化进行定位,才能塑造城市个性,增强地区的吸引力。以实际项目案例抛砖引玉,探讨如何以文化引导地区的复兴,塑造地区的特色,延续地区的历史文脉,达到“城市复兴”。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old areas and the new ones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some of the historic areas have lost their energy. Urban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ty. As the urban regeneration theory continues to develop,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ways, among which is culture, have been put into practice. Culture is the smallest unit which can tell one city from the others and it's the soul and meaning of a city. We should position urban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urba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shape the urban personality and enhance the regional attractiveness. In this project case,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o guide the regional redevelopment, shape the regional feature and re-continu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reg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aim of urban renaissance.
关 键 词
文化 | 文化区 | 文化地标 | 创意产业 | 城市旧区 | 城市复兴
Keywords
Culture | The culture area | Cultural landmarks | Creative industries | The old city area | The urban revival
作者简介
俞 楠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建筑创作所二室,副总监,工程师,硕士
1 以文化为导向的地区复兴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形成特有的一脉相承的城市文化。走进一座城市,我们会立即从建筑风格发现其文化脉络,从居民生活习惯领略到文化底蕴,城市的特色在于其自身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一座城市,如果说道路是它的骨架经络,经济是它的动力和血液,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和思想。
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意义
每一个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都会根据各自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映射,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文化是城市独特的资源,经过开发可对城市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更好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文化作用于地区复兴的方式
1.2.1 以文化区的方式引导地区复兴
(1)通过改造成文化商业区促进地区复兴文化商业区是集休闲、商务、文化及餐饮等为一体的旧区复兴的一种模式。利用文化商业区来推动城市复兴,并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刺激文化消费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上海的新天地。或者将旧有的工业遗产改造成展览建筑,配套建设购物、娱乐和餐饮设施,改造后既可以承担展览等功能,又可以组织商务交流和旅游等,如美国的巴尔的摩港。
(2)将保护和修缮的历史元素融入文化区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范围非常广泛,有物态的城市要素如城市肌理、街道、广场、建筑等和非物态化的如社区生活、地方民间特色、民俗等。这些要素丰富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地区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同时也变成了城市历经衰败而复兴的动力。
1.2.2 以重要文化地标的方式引导地区复兴
(1)建设新的文化项目为文化地标
一个重要的文化项目一般指国家图书馆、大型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类的项目。通过这类项目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品牌,提高城市的品位,比如悉尼歌剧院。
(2)改造老建筑为文化地标
工业革命的发展兴建了大量的工业类建筑,也创造了人类的工业文化。但是后工业时代随着城市的扩张,倒闭的工厂区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地带,之后土地价格攀升,原有的旧址被废弃,成为了城市中的消极地带。但这类区域往往具有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沉淀,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这类地区的改造与再利用,建立城市新的文化地标。例如中山岐江公园项目,设计延续了城市本身的建筑风格,保留并改造了原先的工业遗存,再设计用工业时代的手笔,勾勒出别具一格的体验空间,它的成功最终带动了衰败区的复兴。
1.2.3 以新兴产业的导入带动地区复兴
(1)集聚新兴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新动力
文化产业区是创意产业和艺术家集聚的场所,通常由艺术家改造废弃场所开始,先吸引文化交流中心、画廊等艺术机构,再聚集餐饮、服务行业等商业地产,然后带动娱乐业以及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如纽约的SOHO区、米兰的活力工厂、上海的田子坊等。
(2)再利用废弃工业建筑及用地培育文化产业
鼓励对现有工业建筑和废弃工业用地的再利用,以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模式发展文化,在传统工业区培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区,并通过文化生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代理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让旧有建筑成为刺激新的理念,新产品和新机会的地方,如北京的798、上海的1933老场坊等。
2 文化引导城市复兴的实践——以南外滩复兴地块为例
2.1 南外滩地区及复兴地块的历史变迁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自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上海开埠至1949年,凭借着黄浦江充足的水源和便捷的航运条件,孕育了最早的手工业、航运业以及商业贸易。南外滩地区作为最主要的代表,其格局形成于900年前,至明清时代,依托黄浦江的优势,内外贸易不断发展,“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舳舻相接,帆樯比栉”。从十六铺到南码头一带,万商云集,贸易兴旺。而1937年至上海解放,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形成一片又一片棚
户,该地区依旧人口稠密,道路狭窄,交通拥挤,市政设施落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的城市建设进入“退二进三”的进程中,第二产业大衰退,大量工业停产搬迁,更加剧了南外滩地区的衰落,同时代表着南外滩的“码头文化”也渐渐地伴随着产业的调整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南外滩地区中以复兴地块最具代表性,该地区北起白渡路南至董家渡路,中山南路以东的区域,是上海著名的历史地段,区域内有带有旧上海记忆和有价值的保留建筑群——复兴码头厂房仓库,它们沿黄浦江依次排开,沿江建筑轮廓明显。
2.2 现状条件及发展机遇
2.2.1 现状问题
(1)历史文化与风貌的衰落
复兴地块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用地性质的变更,周边原来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原先以码头文化为代表的城市街景已经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取代。大量的老建筑被拆除,原先的街阔,建筑的尺度,城市的格局,历史的文化都已难觅踪迹。仅存的几栋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下来的码头仓库,只是作为个别的点状的近代建筑而存在,并且失去了周围的历史环境。
(2)城市空间的衰败
复兴地块内现存的老建筑基本为近代建筑,这些建筑地处城市的繁华地带,但是由于城市的复兴和发展面临着直接的问题,用地性质发生变化,存在的环境也产生巨大的改变,周边高楼林立,加之开发商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些老建筑渐渐变成城市发展的阻碍。很多建筑被拆除,而幸存下来的建筑存在的环境也不甚理想,如建筑自身老旧,市政设施差,交通环境差,外围场地的限制等等问题(图1)。
(3)建筑功能的过时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指出“各种历史建筑和街区的过时性产生于它们的功能与当代需求的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或因为物质结构本身,或来自街区内的经济活动”。除了外围城市环境的变化,建筑自身也发生老化,包括设备、结构和围护形式,老的结构形式和建筑空间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同时功能变更也是老建筑不可避免的问题,现存的老建筑原是作为码头仓库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码头文化的衰落以及现代运输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原来这些老建筑已经不适合作为仓库而存在;并且城市对南外滩地区的功能定位也已不再是仓储和运输的功能。
2.2.2 城市肌理
从上海开埠以来,人们从码头到老城的活动形成可以归纳为“滩—库—铺”这种模式的结构。“滩”即江滩,“库”则为五库,而“铺”则是遍布在外马路的商户。这样的贸易模式促成了自东向西垂直于黄浦江的鱼骨状街道的形成,这样的结构是历史建筑为了在港口码头和老上海城市之间以及人和货物之间贸易往来而自然形成的。如今老上海和黄浦江岸线之间的小型建筑和典型巷子大部分已消失,而复兴地块现状依然保留了这样的城市肌理,这种较小的平行的街道网络正是该区域的特征和标识(图2)。
2.2.3 历史建筑
复兴地块留存有数量众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码头仓库,建筑特征明显。这些历史遗产折射出近代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上海近代港口建筑的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表1)。
2.2.4 发展机遇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黄浦江沿岸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南外滩地区进行了全新的定位,主要从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服务配套、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文化内涵传承等6大方面对南外滩进行规划设计,并就老楼利用、次新楼宇改造、重点地块开发建设3个专题进行深化。最后确定通过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提升集聚带的影响力,弘扬文化,倡导创新发展的原则。在这个机遇中,2010年11月南外滩滨水区综合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