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15 23: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科技创新要活力
在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今天,蚌埠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冲动”,撩拨着这座城市的创业激情,更充分释放着这座城市自主创新的发展热情。
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旗下的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里,半年前攻关成功的0.33毫米超薄玻璃被摆放在醒目位置。正是这块仅有两张A4纸厚的超薄玻璃,生产技术水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市场结构上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的,还包括这家创新型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的150t/d电子信息显示超薄基板项目,其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球形石英粉》,也在高新技术领域树起一面“蚌埠旗帜”。
目前,依托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方兴科技、晟光科技等骨干企业,蚌埠市超薄玻璃—导电膜玻璃—电容式触摸屏—液晶显示屏的产业链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仅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蚌埠市依托德豪光电LED倒装芯片项目,向上加快LED蓝宝石晶片项目建设,向下拓展LED应用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依托兵器工业214研究所、中电科第41研究所等骨干企业,打造出国内领先的MEMS微机电系统核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高端产品生产基地。
在蚌埠市科技局局长刘自力的案头,长期存放着这样一组跃动的数字:最近六年,累计安排创新专项资金13.5亿元,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量是六年前的2.7倍,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38%,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73.1%和77.4%,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87.6%和106.3%……
“创新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唯一路径,更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武器。激活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为蚌埠未来打开了持续向上的发展空间。”刘自力说。
向产城一体要引力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源,城市则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如今,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产城一体”,正在成为蚌埠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
肩负“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要求的蚌埠国家级高新区,最早提出“产城一体”发展目标:不仅要建设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活力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齐全、社会和谐发展的特色高科技园区,更要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城市功能完备、产城高度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去年,该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增幅均居全市之首,在全国115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前移一个位次,定量指标排名上升了五个位次,成为安徽省唯一排名上升的国家级高新区。围绕园区配套,该区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16亿元,新增道路通车里程11公里,新增、改造绿地47.3万平方米。布局在园区各个角落的社区、公园、医院、超市和学校,已初步实现人居和产业“比翼齐飞”。
而在蚌埠跨入“高铁时代”之后重点布局的城东高铁新区,通过三年开发和沉淀,也已成长为该市又一个新兴的产城融合体:区内集聚的大学科技园、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水木易卡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子信息、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住宅、市政、商贸、各种生活配套相得益彰。
另有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以及众多的乡镇农民创业园,都在产城互动融合中,牵引着这座城市向前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