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692|回复: 152

[龙城轶事] 锦绣太原城 · 太原记忆——大信息量感受龙城历史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2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1-29 17:58 编辑

追忆并州历史,感受龙城文化。


1—35楼:《锦绣太原城》系列 根据看不见雪的熊的BLOG整理

45楼:漫话太原
46楼:浅识唐尧初都太原
48楼:舜置并州及“并人”管窥
49楼:大禹治水 既修太原
50楼:晋阳城史前大事论列
52楼:山西太原建都至今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
60楼:晋阳古城创建的确切年代
62楼:赵国初都晋阳城
63楼:春秋晋卿赵氏大墓
64楼:古都晋阳六城
66楼:两汉晋阳城
67楼:五代晋阳城
69楼:五胡轮流据晋阳
70楼: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72楼-151楼:
《沧桑阅尽话太原》 张珉编著
151楼:古墓丽影乍现千年晋阳风采——从北齐墓葬的考古发现看晋阳文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5: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12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太原城
太原城
太原,古称晋阳,建于春秋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殷商为唐国,西周为北唐,春秋为晋阳邑,战国时为赵国都城。秦嬴政元年(前246年),初置太原郡,从此始有太原之称。之后,北朝、隋、唐时期,历为重镇。天宝元年(742年)加号北京。五代,晋阳曾先后为后晋、后汉、北汉之都城。
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太平兴过四年(979年),赵光义灭北汉,火烧晋阳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潘美于唐明镇重建太原城。嘉佑四年(1059年) 始设太原府,宋仁宗对太原城进行了修建。太原知州陈尧佐为了防阻汾水泛滥,东岸筑了长堤,并引水潴成湖泊,堤旁湖畔,栽种柳树,名之“柳溪”;东山上长满遒劲葱笼的古柏苍槐,称为“锦绣岭”,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在宋、元时,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赞称。
明朝建对太原城进行了扩建。向东、南、北面扩展,建成了周围14公里,高约18米的城墙,外用砖砌,开八个门:东为宜春、迎辉,南为迎泽、承恩,西为振武、阜成,北为镇远、拱拯,城外城壕深10米,城头四角建角楼4座,小楼92座,敌台32座。万历《太原府志·城池》载:洪武九年,永平侯谢成因旧城展作东南北三面,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池深三丈,门八。顺治《太原府志》:太原八门四隅,建大楼十二,周垣小楼九十有三,敌台、逻宝称之。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
清代,太原城除了街巷有所增加外,规模无大变化。只是将明城的8座城门名称换了。其中,宜春门改为大东门,迎晖门改为小东门,迎泽门改为大南门,承恩门改为新南门,振武门改为水西门,阜成门改为旱西门,镇远门改为大北门,拱极门改为小北门。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新南门于民国元年改名为首义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6: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12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太原城的门

太原城的门
太原城修有八座城门,并都建有瓮城。南西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俗称大南门。南东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俗称新南门。北西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俗称大北门。镇远门外有月城两座,与北关城遥遥相对,由土门街衔接,是太原城的北门户。北东门,名拱极,俗称小北门。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俗称大东门。东北门,名迎晖,俗称小东门。西南门,初名阅武,后改振武,俗称水西门。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城,俗称旱西门。《阳曲县志》载: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偏于西南。明洪武九年,永平侯谢成展东南北三面,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门八:东曰宜春、迎晖;南曰迎泽、承恩;西曰阜城、振武,北曰镇远、拱极。外各建月城。

大南门

[size=3.575em]X



  太原城南西门。大南门内旧有大南门街,有清真寺、弥陀寺。1955年大南门街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并入解放南路。

新南门


  太原城南东门。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军从此门入城,此后新南门改为首义门。首义门街旧有基督教青年会、关帝庙等。首义关外有正太铁路、铁路警察局以及众多汽车合作社。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残破城垣首义门被拆除,辟为五一广场。
大北门


  太原城北西门。旧日大北门街有天主教堂、明原学校及平民工厂。大北门外有西北机车厂、西北电化厂、西北修造厂、西北化学厂以及牧羊场等。
小北门


  太原城东北门。小北门街旧有观音堂一座,民国年间又建起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和一些军营操场。小北门外旧有太白铁路管理所、西北木材厂等。
大东门


  太原城东南门。大东门在太原城八座城门中军事位置尤显重要,戒备森严,著称“军门”。旧日大东门街有陆军医院,大东门外有三教圣道会。
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旧日小东门里有中华实业协会、中华实业季刊杂志社、山西省政府汽车管理股及大校场,小东门外有同蒲车站、铁路管理局等。
水西门
  初为宋太原城西金肃门,明初扩建太原城沿用作西南门。清代水西门街南为旧满洲城,后来又有方山县会馆、第五实验小学及镔铁祠;水西门外真武庙后有镇河楼,相传有两头铁牛,还有旧教场、演武厅,后增模范畜牧场。

旱西门


太原城西北门。旱西门低洼潮湿,城西北一带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街南有饮马河,街北有西泽园、黑龙池、黄河套等积水湖。所谓“旱”,只是与地势更低的水西门相对而言。旱西门外即宋代柳溪遗址,明清时堙为荒滩野坟,民国年间曾置牧牛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2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都挂了,楼主{: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12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太原城的街道

太原城的街道

[size=3.575em]X



太原城的街巷,自明初扩城至太原解放,变化并不是特别地大。
清道光《阳曲县志》卷三《建置图·街巷图》,列有清中期以后太原府城(阳曲县城)的街巷。以东西南北中五方大街为经,以偏街小巷为纬,坊表附各街下。
镇远
大北门街涂容四轨(按,意为宽度可容四轨。轨,即车辙之间的距离。),直南一里有奇,坊曰“镇朔”。街之东,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又东灞陵桥、小北门街,迤南小东门,皆空地。街之西,沙河北街、沙河西街、北营坊后街。出镇朔坊曰城隍庙街,坊二,左“灵通元造”,右“泽庇苍生”。乐楼后,仓园河;庙东,藏山庙街。由此而南,曰文殊寺街、小仓巷、躲马巷、方山府巷、五福庵巷。出庵之南口,曰七府营前街,东通北萧墙,西通三桥街;后街,小河、九间桥。庙西直抵沙河街口,南下曰平顺街,西曰铁菊巷,东曰北仓巷,曰祠堂街,曰石狮坡街。西折为:
阜成
旱西门街涂容四轨,街之北,铁菊巷;街之南,饮马河即文漪湖。东抵关帝庙,庙南曰三桥街,坊一,熙朝毓秀。其西,许家巷、阎家巷、大小新街;东,三府巷、胡家巷。出毓秀坊,丁字路东府前街,坊一,龙光宠锡;西,县前街,坊一,湛恩汪ぃ刂畏唬滓亍S治鳎拿斫郑欢,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又西,梁家桥巷、市儿头起(街),其地卑湿,多种花畦、养鱼池。循湛恩坊而南,曰天平巷,俗称猪头巷,路分三岔,西岔史巷子、右所街,东岔通麻市。巷南乐楼后,半坡街、旗纛庙街、参府、镔铁祠街。又西为:
振武
水西门街涂容四轨,街之北尚家海子,即西海子。街之南曰满洲城,内有南海子。东抵四神阁,十字路南入满城。北曰都司街,居民半业屠宰,内有罗锅巷。东入西米市街,南有赵都司巷。转北曰大关帝庙街,坊一,威镇华夏,左曰东庙巷,右曰西庙巷;乐楼一,杰阁三层,夙称奇构。其西陈家巷、傅家巷,坊一曰版筑旧裔,其东馒头巷,即小弥陀寺街。出东口为:
迎泽
大南门街涂容三轨,直北抵黑虎庙,坊曰“观文化成”。街之西,纸巷子、大弥陀寺街、满城东阁。街之东,前铁匠巷、后铁匠巷,坊一,二天一柱;又文昌街口,坊一,文昌。迤北十字路,西即西米市街,东为东米市街,有南北牛肉巷。又北南市街,西馒头巷,东晋府店前门。又北十字路,坊四,八面,南,重熙累洽、化协中天;东,尧天、舜日;西,化日、光天;北,恩隆北极、镇静。越镇静坊为活牛市街。过丁字路为麻市街,西杨家壑子、猪头巷,东会锦店前门;坊二,桂籍传香、飞腾。北抵黑虎庙,为府前街,坊二,桐封保障、禹迹唐风,此大南门直北之通衢也。西越光天坊,为学院前街,即西羊市,坊曰,“三晋文衡”,北育婴堂巷,南小巷子,西即大西街,多皮房。东越尧天坊,为东羊市街,南晋府店后门、柴市巷,北刘家壑子、通顺巷即鸡鹅巷。出柴市巷南口,西即东米市,东为游击衙门前。又东曰开化市街,坊曰敕赐开化禅林,寺左东夹道,右西夹道,寺西北于家圪坨,南炒米巷。出炒米巷南口,西曰棉花巷,东曰前所街,即南门东之文昌街,街长里许,直抵文昌行宫,南有斜皮巷、崔家巷、前铁匠巷、玄通观、永和巷,北有姑子园、袁家巷、海子口。由文昌宫南下曰云路街,坊曰云路;后铁匠巷,坊曰起凤,内有三圣庙街、仁义巷。东为贡院街,坊三,中曰贡院,左:风云庆会攀龙鳞,右:日月争光附凤翼。又东纯阳宫街,旧名药局,坊曰吕天仙祠。出祠之东口为:
承恩
新南门街涂容二轨。街之东,书院街,旧名侯家巷,坊二:德行道艺、礼乐文章;新寺巷口,东即谷地坡;小五台,即旧金粟园,台后空地曰东冈村街;邵官巷,通姚家巷;万寿宫巷,旧名五府壑子。街之西,桂子山巷,即海子堰,松花坡。南口红四牌楼,即晋藩前大街,左东夹巷,右西夹巷、宁化王府、大小濮府。四牌楼东曰上马街,钱局、东府坡、双龙巷、东泰山庙底。由庙而北为:
宜春
大东门街涂容二轨。街之南,南巷子、于家圪坨、刘家花园。街之北,三官庙街、东营房,今皆空地。西北,东萧墙街,居民十数家,教场,火神庙街。南,玉皇阁底、孙家园、东西夹巷口。入精营之东华门,分东西中三街;后宰门街,居民数家,即北萧墙之空地。出南华门,皆旧晋府,其地有杏花岭、天地坛、灰渣坡等名,贤良祠西曰南萧墙街。西华门街,典膳所、大盈仓、冰窖上。仓门西北曰文殊寺街,分前后街。接北萧墙之西口,为西萧墙之上游,仍曰北萧墙,大二府巷、小二府巷。此下十字路,东即西华门街,西曰新道街,南曰西萧墙街。又南过门底街,柳巷街,西小水巷,东小三府巷、小海子巷。南口东折曰桥头街,相传关帝香亭下为桥眼,水入文瀛湖,北唐家巷,南即东海子边碧霞宫。西折铁狮庙前,曰东校尉营,南校尉营,右子巷、袁家巷,中校尉营,麻绳巷、四眼井,西校尉营,古关庙前,钟楼后街。由小巷达钟楼底街,东接桥头街,西按察司照壁后街,南仓巷、姑姑庵,坊三,中:西台总宪,东:明刑弼教,西:慎宪省城。西栅北靴巷。巷北十字路,南刀剪巷,西北岳庙巷、小剪巷,东察院后旧名太子巷、五拐巷、大水巷,唱经楼街,西火神宫巷,东达达巷。又东临泉府巷,旧临泉王府,俗讹龙泉府。由北口入:
正中街
曰中心杆底,北即新道街,坊曰藩垣屏翰。过中军衙门,曰道门前,坊三,中:霖雨冀方,左:赞政两河,右:分巡七郡。北曰道公街。又西布政司衙门,坊三,中:堡厘三晋,左:承流,右:宣化。司门前街,常平仓巷、小巷子、火神宫巷,坊曰方岳,在唱经楼傍。藩署西曰布公街,库神庙、照厅署在焉。又西为抚院衙门,坊三,东:抚绥全晋,西:提督三关,中:文武为宪。院西街,内院巷、升华阁。院前街曰鼓楼后,西会锦店,东观音巷。鼓楼前街,西接麻市,东接唱经楼街,坊曰达尊。楼南曰帽儿巷,东小剪巷,北岳庙巷。出南口西即羊市街,东曰大钟寺门前,即寿宁教寺,前明钟楼在寺后,故名。寺内及东西街,货列五都,商贾云集,踞街巷之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12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晋府春秋

晋府春秋


[size=3.575em]X



晋府,顾名思义,即山西省政府。山西的政治中心,决策者的府第。北宋潘美曾在此扎营做帅府,后为州治,府治。金朝为河东路治。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统治者又将此院作为山西的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阎锡山的督军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绥靖公署。抗战初为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太原沦陷后为日伪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地。日寇投降后,再度为阎锡山府署。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今一直为省人民政府驻地。
晋府最早是晋文公重耳庙。赵光义灭北汉毁晋阳时,大将潘美的帅府就设在此庙内。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交都部署潘美奏乞,将州治设在重耳庙址。《阳曲县志》载:陆游笔记,唐明镇有晋文公庙,平太原后,潘美奏乞为并州,从之,以庙址为州治。《宋史》载:宋崇宁年间,太原建制为大督府,至此,晋文公重耳庙,由州治易为大督府。
金熙宗统一北方以后,地方行政组织沿宋制,分路、府、州、县。当时太原为河东路,路府即设在北宋时修筑的大督府治内。
金兴定二年(1218年)8月,元军在木华黎的指挥下围攻太原,金守将乌古伦德升顽强抵抗,激战半月后,9月16日元军从西北角攻入城池,占领了河东路治,至此河东归元统治,从金天会四年(1126年)至兴定二年(1218年)金人在这处院落统治河东长达92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建立一套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管理全国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统管地方行政大事。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各级机构。当时山西行中书省衙门就设在金朝河东路治旧址。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废除了行中书省,改山西行中书省为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行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管理行政、司法和军队。三司直接向中央负责,中央都察使司下设都察御史。出巡时为巡按御史,代皇帝巡视地方,弹劾官吏,监察民情。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派遣大理寺丞孙时巡视山西,考察吏治,安抚军民(巡抚由此而得名)。巡抚在明初设时,为临时性差遣,有事则置,事毕复命,事平则止。第一位来晋巡抚的治所(当时不称山西巡抚,而称巡抚山西都察御史),先在东鼓楼社,后移在此院。明宣德五年(1430年)又命兵部右待郎于谦巡抚山西,之后巡抚山西,之后巡抚固定的地方官。始置山西巡抚衙门。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太原后,封韩文铨为太原节度使,陈永福为驻太原总兵,分别主管山西军政。韩文铨在明巡抚衙门办公,陈永福在晋王府驻扎。
同年9月,清廷派北路英亲王阿济格率重兵入晋,包围太原。10月初三,太原城陷落。大顺政权在这处院落仅存在8个月。
  清顺治二年(1645年)3月,新任山西巡抚马国柱,进驻大顺节度使衙门,时称清山西巡抚衙门。
  据清光绪《山西通志》对重修后的巡抚衙门有详细记载:巡抚衙门主要建筑及其布局是:署前照壁一座,石狮雄峙,左右辕门时列,三座牌坊从东列西排列,东“抚绥全晋”坊,西“提督三关”坊,中“文武为宪”坊。文官厅在左,武官厅在右。大门、二门、西隅有关帝庙、酂侯祠(酂侯即汉丞相萧何),一面东西列书吏房。正北有悬山式大堂五间,上悬康熙皇帝御书“清慎勤”匾额(赐巡抚倭伦)。又挂有御书“保百重任”匾额及“正己风群吏,精心理庶民”对联(康熙赐巡抚苏克济)。雍正御笔“泽润丞黎”匾额(赐巡抚诺岷)及其上谕《恤刑》一道,(雍正八年颁,巡抚觉罗石麟刊)悬于堂中。大堂后为穿堂,穿堂后为二堂。二堂里悬康熙五十二年御书,“宏粹经远”匾额及“抚安千里路,宣布九宵恩”的对联(赐巡抚苏克济)。二堂后为内署,署北建衙书楼,康熙皇帝御书匾额、对联、诗赋、刻石以存。东西各建牌坊,东北隅有显临阁(顺治七年,公元1660年)巡抚白如梅建,按察使钱受祺有记。在横轴线上另有许多附属建筑及东西花园、煤山等。


  煤山,原是明代巡抚衙门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为使衙门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风水格局,使之官运旺盛长久,特差派劳役,堆土造山,筑起高九丈、东西宽九丈南北长二十七丈的假山。山中建有“当仁洞”“随缘洞”,最下层是会议室,名为“邃密深沉之馆”,馆名是张之洞亲笔所题。二层有亭,亭墙园门上方刻有“启明”二字。取自《诗经》小雅谷风之大东诗“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星名,即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意为迎朝。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煤山正面的小路旁镶嵌刻石“发华”二字,意为迎夕,即夜间赏月之意。正面山腰“当仁洞”,洞顶端石壁上有清嘉庆年镌刻的高3米的“虎”字大碑。洞壁上嵌有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御临的五言《兰亭诗五首》。
靠煤山东脉并排建两座碑楼,内耸御碑两通。其中一通为清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其一:《御制山西巡抚农起,奏报得雪诗为志慰》碑。其二:《赐山西巡抚鄂弼书》。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南北议和告成,清帝退位,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孙中山先生和黄兴总司令的力争下,迫使袁世凯承认了山西为起义省份,并于3月15日任命阎锡山为署理山西都督。
  阎锡山对巡抚衙门陆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民国七、八年(1918—1919年),首先新建了礼堂,接着又新建了“进山钟楼”(现为梅山钟楼),在穿堂、二堂后,修建了一栋面阔10间、进深2间的二层木楼,当时阎锡山就在此楼办公。
自省堂(即督军府礼堂,现更名为梅山会议厅)位于御书楼后。“自省堂”堂额是晚清变法维新派发起人康有为所书。堂内有仿颜体“悔过自新”四个大字。外表计策典雅,厅内富丽堂皇,宽阔高大,明敞悦目,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自省堂后檐悬有“可以栖迟”横匾一块,是傅山先生亲书。“可以栖迟”出自《毛诗·陈风衡门》中,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诗的意思是说,在陈国的衡门之下,可以游玩休息;在泌水之滨,可以高兴地忘掉饥饿。这种热爱国土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傅山书此,具有此义。


  进山,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时所建,时已初具规模。民国八年(1919年)在其原基础上再度从左、右、后三面积土叠石,扩大加高,建成东西有山脉的山景园,改名为“进山”。山顶部建有钟楼称“进山钟楼”。何以为进山?其寓意:一是要“改进” 山西,使山西“进步”。二是《论语》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之意。其意义是,比如平地堆土造山,开始只是倒一筐土,但坚持下去,就有成山。借以激励后人努力奋进。扩建后的进山园林东西宽约十丈八尺,南北长三十六丈,山体高十余丈,占地面积约六亩多,山间有数条小路,皆置石阶可攀登而上,直至山顶,山上建钟楼一座,上有自鸣钟,每到正点,发出震耳的钟声,久远都听得清晰。
  “七·七”事变前,阎锡山任绥靖公署主任,改原巡抚门为督军府,改巡抚门为督军府二层门楼。


督军府南大门是在清代巡抚衙门单层门楼的基础上改建成为重檐歇山式二层中式门楼,红门红柱,绿瓦白墙,雕梁画栋,十分雄伟壮观。一层面宽5间,进深3间,没设门洞,利用一层辟为三门,一个正中门,两侧各有偏门,偏门两翼建有门房,平日只开正中门。大门内侧东门(门卫房)有木梯可上二层,二层面阔3间,进深两间,四周围廊,可凭栏赏景。顶上饰绿地黄色雕花琉璃脊,绿色琉璃瓦满铺屋顶,均施旋子和苏式彩画相结合的堆锦图案,呈浮雕状,有强烈的立体感,门楼建筑典雅庄重,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正门前廊出檐,两石狮昂立门前,东西八字墙向外延伸,有空间扩大之感。门楼到大堂为二进院,中间设有二门,两旁各有便门,是一般官吏出入之处。
1945年日军投降后,阎锡山返并,高级官僚搬入二、三号楼办公,此外在大堂西侧,拆除关帝庙、酂侯祠,修建西花园及厨房、餐厅、库房等建筑,在东花园新建“中和斋”等建筑。
  1929年开始拆除前清大堂,兴建督军府办公大楼。中原大战,阎锡山兵败下野,逃居大连,1931年8月回到五台河边老家。原督军府的兴建扩建工程停滞。
  督军府一楼是在清巡抚大堂原址上重建的。大党是清代巡抚衙门原有的主建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拆除重建成二层楼。水泥砖石结构,石砌台基,主体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后檐中三间辟圆拱形门窗,石质门窗框,二层上有虚廊,中间为大厅,两侧为承重砖墙筑成的二层楼房。大堂正面墙为石质立面,由半圆形壁柱、圆拱门构成。中门上方镌刻有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石匾。
  西偏院在南厅西南,是一个方形庭院。有卷棚顶,面阔5—7间的两座带廊院子和仿歇山式北内厅组成。分别是北内厅、秘书长、参谋长和参谋处办公处。统称“中和斋”。
  东花园中部花园凿鱼池,架小桥,筑凉亭,叠假山与崛园门相对。四周种植丁香、牡丹、月季等花木和攀援植物,环境十分优美。南面有七间厅堂、值称南厅,分前后两院。


1949年4月25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原前线司令部的首长及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人徐向、罗瑞卿、周士第、杨得志、杨成武、胡耀邦、李天焕、陈漫远、赖若愚、罗贵涉及、肖文玖、裴丽生、解学恭、康永和等进入太原绥靖公署。徐向前等主要领导的办公室设在二号楼、三号楼。这座历经宋、金、元、明、清封建统治者的衙门,从此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1949年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军区正式成立,同时撤销军管会。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址仍设在原军管会院内。
弹指千年,晋府历经多次修葺改建,至今仍巍然而立。它是千年沧桑的见证者,也一直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太原城》之太原城记忆

太原城记忆
上中学,学校在水西关,家住大南门,每天要经过只剩半壁子的水西门。每次经过时都会想,那墙会不会塌下来砸住人了。后来半壁子水西门没有了,也没有觉得什么,没有就没有了吧,路好走了,还少了担心。
上班了,在大北门还北的矿机,觉得很远,因为出了城了么。有同事住旱西门,常在他们家附近喝酒,喝完酒还会到旱西关外的汾河边瞎逛。
后来又上学,在大东关外的黑土巷。同学有住小东门的,节假日回家会去他们家玩儿。
孩子开始在小北门上学,升了学去了城西北角的五十八中。
前面说了些乱七八糟,挨也不挨的事,啥意思了,因为我想到了城,那个曾经有过的太原城。
去平遥旅游,看到平遥的城墙,我就想起那半壁子的水西门。回来和同学说起,同学说,可惜的拆了,修一修说不定也是个旅游景点了。现在看来好像是,可是在当时,我还是觉得怕墙塌了砸住人,拆了的好。
有平遥的朋友聊起城墙,很自豪。我告诉他,平遥城没办法和太原城比。太原是府城,平遥才是个县城。他说,可是太原城不在了呀。我说,是啊,打仗把太原城打坏了,坏了,起不了城的作用了,再说,和平时期,不需要城了,留着干嘛?维护还要花钱,拆了是对的。他说,幸好平遥城留下了。我说,是了,留下好,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城的人们,看一看原来的城是什么模样。
有忻州的网友叹息忻州城被毁的事,说忻州城比平遥城好得多。忻州城是州城,自然是比县城好,可是比府城又比不了。府城还比不了京城了,京城也拆了。有人可惜是自然的,然而没办法,历史的选择。历史是人写的,毛泽东主席当时就那样写了那时的历史;忻州人民也那样写了那时的历史;太原城没了也是历史的选择。
在太原城里生活了几十年,我喜欢太原。看了些书籍资料,也知道太原城曾经有过的辉煌。“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嘛!
搞到一张1929年(民国十八年)的太原市地图。那时的太原市,或者说直到五十年代,太原的城墙拆除前,太原市的范围也仅限于此。
地图很详细,在上面看到了许多今天还在的地方,也看到了许多业已消失的东西。
那是一个被城墙围起来的城市,于是我想知道那个城市里面都曾经有过些什么;经过岁月的洗礼,尘埃中还留下了什么。
太原城没了,可是我们还生活在太原城里。这个城里不仅仅指那个曾经被城墙围起来过的城里。
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太原城(那个曾经被城墙围起来的城),然而却很少了解太原城。
呼唤一下太原城的记忆,看看那里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太原城》之明清太原城

明清太原城
——历史上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节选)
明初太原城扩建后,共开设8座城门,每面两个。东宜春门、迎晖门,西振武门、阜成门,南迎泽门、承恩门,北镇远门、拱极门。每座城门都筑有瓮城,城东门外有先农坛,城西有河神庙,北门外有社稷坛、厉坛,南门外有神祗坛。
明清太原城,钟楼偏居东南,鼓楼是全城布局的中心。鼓楼东北也就是全城的东北部,为明代的晋王府及下属机关集中区,占据高地。晋王府城由宫城和外城组成,宫城有三个城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北部没有设门,可能是因为多大风的缘故。宫城之外有东西南北四面萧墙,这是晋王府的外城。晋王府城内为王府服务的机构繁多,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医所、工正所、群牧千户所、仪卫司等。晋王的后代又在王府周围修筑了一些王宫府第,如庆成、宁化、临泉、方山、广昌王府等。
明清时期,鼓楼以北主要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以太原府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明布政使司署在府治东,即元代的行中书省治所;按察使司署在府治西南,后移鼓楼东南;清代的都察院署在府治东等等。
鼓楼以南直到大南关一带是明清商业市场集中的地方,“城三面惟南郭数千家之市”。这里著名的集市与街名多合为一体,诸如帽儿街、活牛市街、柴市巷、前后铁匠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麻布街等等,这里商业繁华、人口密集。明代南关一带商业发达、人口繁盛,形成新的居民点和集市区,景泰初巡抚朱鉴筑南关城。大南关一带曾是宋代最初建城的地方,商业集市代代相承,加上交通便利,所以商业长盛不衰。
明清太原城是山西省省会所在地。明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城内设左、右、前三卫,位于城的西半部。明太原城北部军事地位重要,镇远门外筑有北关城,驻扎军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北关又筑新堡,“以居营兵”。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城西南角筑起一座周八百四十三丈四尺的满城。满城开有两个东门,驻扎八旗兵,位置在今天水西门街和大南关一带。这里地势低洼,屡遭水患,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在城东南角另建新城。现在大南关的旧城街和火车站一带的新城街就是因新、旧满城而得名。明代位于城东北的晋王府城,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大火焚烧殆尽,留下一片废墟,雍正年间在这里建成营房4千余间,驻扎精骑营。精骑营以北有演武场、火药库,形成军事区,今天的精营街、教场街、营坊街、营西街都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太原城东南一带以太原府儒学、贡院、书院、考棚为主形成文化区。太原府儒学位于府治东。贡院在迎泽门东、承恩门西,面城背水,占地47亩多。考棚在承恩门内东侯家巷。顺治十七年(1660年)建立的晋阳书院,一名河汾书院,位于北门附近。乾隆十三年“以北门逼处阛阓,不免嚣杂”,于是移于城区东南三立祠,又名三立书院。
明清太原城四面各有两个城门,但东西之间、南北之间并没有街道直通。城市的主要干道有入镇远门的大北门街“涂(途)容四轨”,入迎泽门的大南门街“涂容三轨”,直抵黑虎庙,入振武门的水西门大街“涂容四轨”,入阜成门的旱西门大街,入承恩门的新南门大街。主要干道大都与城门相连,这不仅说明城门交通地位的重要,而且城门对城区干道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干道中以水西门大街和大南街在城区西南十字相交。次一级道路勾通主干道,把城区内各功能区分隔开来,如柳巷、三道巷、都司街、棉花巷等。鼓楼虽是全城的中心建筑,俯视城内大街小巷,但没有大街和城门直通,除大南门、水西门外,从其他城门均难于直达鼓楼。明代太原城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拓展后,原来的丁字街并没有多少改变,影响城区的交通。八个城门中,迎晖门(小东门)、拱极门(小北门)交通能力最差。交通地位最为重要的是迎泽门和镇远门。明代晋王府城占据城区东北大片地方,阻碍街道的延伸,迎晖门、拱极门交通能力最差,也与此有关。
明清太原城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一定的功能分区:宫殿区、官衙区、工商区、文化区。这些功能区与城区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宫殿区位于城的东北部,地势高爽,容易形成气势宏伟的建筑;官衙区,主要集中于鼓楼之北,位于城的北部,便于控制全城;工商区,主要集中在大南关一带,这里交通地位重要,人口云集,是商业贸易的最佳场所;文化区,位置在城区东南,这里人烟稀少、环境幽静。由此可见,明清太原城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道路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区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太原城》之首义门
首义门

[size=3.575em]X



首义门是太原城的南东门。明初扩建的太原府城,南城垣之东的南东门起名太平门。至清改称承恩门。承恩门之外的南关中街也改叫承恩门外大街。咸丰年间,承恩门不慎失火,毁于一旦。后又在原址新建城门,人称新南门。1911年,辛亥革命时,因太原守防新军从此突破,又被称为“首义门”,而首义门外的大街又得名“首义关”或“首义关街”。解放太原的战役中,守城阎军累劝不悛,负隅顽抗,首义门即毁于战火。上世纪50年代初,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首义门废墟被清理,辟建为太原最大的群众集合地“五一广场”,原首义关街北段并入广场,南段扩筑新街取名并州路。
首义门是仅次于迎泽门的第二大城楼,城楼雄壮,关城肃穆,瓮城森严,有902个垛口,是太原城防的主要门户之一。
道光年间,首义门备有“头号威远炮六位,二号威远炮二十位,三号威远炮五十位,虎尾炮三位,花瓶炮十五位,镇门炮两位,西瓜炸炮十一位,总107位,弹铁子950斤。”咸丰年间正是因为守城兵卒不慎,城防弹药失火,才在炮火声中将雄伟的城楼和关城,炸得七零八落,狼藉一片。
辛亥年(1911年)农历九月初八,山西太原守防新军85标一营、二营,驻屯城南十里铺狄村,在二营管带姚以价的率领下,对天誓师,于凌晨三时发难于兵营,并趁月黑风高夜,奔袭太原城,与新南门守军中的革命党人里应外合,不费一弹,智取巧夺,潜入城中,并截击新满城清军,勇夺清山西巡抚衙门,击毙巡抚陆钟琦,取得了起义的成功。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战役的最后一天,守城阎军做困兽斗,为拯救太原人民,为夺取太原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562“猛虎连”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强攻首义门。这座古老的城楼和关城,重创于弹火。
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太原市政府将首义城门、城楼、城垣,一并拆除,辟建了宽阔的广场。取名为“五一广场”。

前些日子听说要重修首义门,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我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会想去重修首义门。还有建议恢复鼓楼、钟楼的。
建筑是有生命的,有生就会有死。逝去的就让他逝去,再弄一个为什么?还有,建筑有他一定的实用性,如果现在还需要暮鼓晨钟,恢复鼓楼、钟楼也还可以考虑。就为了看看玩儿,我看省了吧。
太原的建筑文物很多,需要保护和维修的不在少数。开化寺的元代戏台,西米市的南岳庙,宋代金肃门洞,傅山曾坐诊的大宁堂,千佛寺,大中市……消失了,令人扼腕。别再让现在还在的再消失了……

首义门外

首义门关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33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柳 巷

柳 巷
  相传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去,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轰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
  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上。由于常遇春探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上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阴,枝条婀娜,凉爽惬意。于是,太原便有了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

[size=3.575em]X



原来的柳巷,南起楼儿底(现在的鼓楼街东段),北至桥头街、钟楼街口。道光《阳曲县志》卷三《建置图·街巷图》载:……又南过门底街,柳巷街,……南口东折曰桥头街,……钟楼底街,东接桥头街,……
据说巷内旧有水池,池旁多植柳树,故名。又据《永乐大典》所载,太原城原有大柳巷、小柳巷。明初建晋王府时将大柳巷扩入府内,小柳巷直呼柳巷。解放后,拓宽柳巷北口至府东街,又打通柳巷南口至迎泽大街,分别称为柳巷北路、柳巷南路。


据地方志书的记载,清光绪中叶的一场大水患,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使柳巷这条原本僻静、萧条的小巷,变成店铺毗连、行商坐贾云集的闹市。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柳巷的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当时的商业中心。



  柳巷商市的畸形发展,急速膨胀,使不少京津豫冀的商贾们也慕名接踵而至。一时间短短的一条柳巷,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业大闹市,云集了四五十家商铺。有中华大戏院、绥西垦业银行、中华医院、中德医院、乐仁堂药店、同仁书店、世界书局、正大饭馆及其它许多买卖字号。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叶,日本侵略军践踏了太原,柳巷的店铺纷纷倒闭,商贾大都破产,一派凋敝萧条的景象,直到太原解放前夕,都难以恢复往日的元气。
新中国的诞生,使古老的柳巷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80年代以来,老商号迅速恢复,新商店急速增加,商品之丰盛,种类之齐全,成交数额之巨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问巷北之唐槐,你经历了千余载沧桑,问巷畔之明柳,你经历了数百载磨难,可曾见过如今之盛世?你倾诉吧,向涉足于柳巷的每一个中外游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37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城隍庙

城隍庙[size=3.575em]


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史籍载:“崇墉为城,环水为隍。”据史书载,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敕封灵右侯,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规定了各府、州、县城隍神的等级。太原府的城隍神列属为“公”,名曰“威灵公”。这年太原兴建了城隍庙。
嘉靖十八年(1539年)年秋九月二十日毁之于香火,嘉靖十九(1540年)年六月在其废墟上新建城隍庙。新建的城隍庙,殿宇飞甍,檐椽高喙,斗拱飞昂,规模恢宏。高大的庙门两边,各有牌楼一座,左楼坊额曰“灵通元造”,右楼坊额曰“泽庇苍生”。庙门正南面隔街建有富丽堂皇的“乐楼”,供城隍神娱乐看戏。步入庙内则为四进院落,前院建有享亭,是供奉祭祀的场所。再次为正殿,是城隍神办公的地方。再次为寝殿,是城隍神及家眷休息的地方。至于两底配殿,均塑有阴司地狱各处,神象狰狞,面目可怖,同常人一般大小。庙宇的后院,是一个开阔的花园。
依据当时的规定,凡新任太原府的知府及其它地方官,上任之始必先要祭拜城隍,当晚住庙院致斋馆,夜间还须斋食沐浴举行对城隍起誓的仪式。凡誓有既定程式、内容,大约为“毋敢倾僚陷吏,暴虐小民,期神之祥而佐其不逮”。至次日天明方可正式入衙上任。按祭祀规矩,每年的三月十五为大祭城隍之日。是时,由太原知府或由知府责成其他官员,亲临庙中祭以“羊一、帛一、爵三”。

《阳曲县志·志余》所载,在城隍庙山门之东墙壁,原嵌有“晋溪隐君家训石刻”一通。时人称之为“家训碑”,碑文 280余字,通篇都是教育后人晚辈,如何作人,如何处事。字里行间流溢着我国古人作人做事的标准,散发着那个时代的浓郁气息。从这短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华夏仁人淳朴、诚厚、笃实和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太原军政府除旧布新,革除传统封建祭祀,城隍庙被废弃,庙院被利用开办了太原第一座生产棉毛织品的轻纺工业企业——平民工厂。据当时的有关资产记载,及至民国35年时,平民工厂“年产各种布呢二千余匹,提花毯一万块,线袜五千打,时鞋八千对,毛巾三百打”。资本达大洋五万。
再后来平民工厂又变成了阎锡山统辖下的印刷厂。


  城隍庙前的街叫城隍庙街。城隍庙街有两座牌坊,《阳曲县志》卷三《建置图·街巷图》载……出镇朔坊曰城隍庙街,坊二,左“灵通元造”,右“泽庇苍生”。


城隍庙街没有了城隍庙,于是失去其做为街名的意义,去掉庙字,以城隍两字的谐音“成方”为新名,更名为“成方街”。后来,又以成方的谐音“城坊”为名,改作“城坊街”,一直沿用至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40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通顺巷
通顺巷

[size=3.575em]X



通顺巷原名鸡鹅巷,为买卖鸡、鹅的集市。北通估衣街、南通东羊市。
清代相继开设商号、钱庄,为求生意兴隆通达,改称通顺巷。该巷旧有江康布庄、美克油行、元新工厂及同泰祥、义顺成、庆和诚等十数家银行、钱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2 1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贴,再看贴,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46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文 庙
文 庙

[size=3.575em]X



太原文庙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位于上官巷东端,是太原规模最大的文庙。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前后三进院。
据明万历《太原府志》、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在县治西有府县两学宫并峙,宫内有府县两文庙。府文庙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7年),县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规模宏大。庙外有两大坊,东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属两庙共有。庙内的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名宦祠、乡贤祠、孝悌忠义祠、崇圣祠、文昌祠、奎光楼、敬一亭、更衣厅、泮池石桥以及供教学使用的明伦堂、斋房、教谕宅、训导宅等。可惜1881年(清光绪七年),汾水泛滥,两文庙被毁。
1882年(光绪八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火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重建的。
  移地重建的文庙,坐北朝南,两重院落,门殿庑祠近百间,巍峨壮观,四周红墙高耸,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以及两院之厢房等。棂星门外建有牌楼、照壁、井亭。牌楼系木构建筑,上书金字“文庙”,牌楼后是一大照壁,中间镶绿琉璃团龙。照壁的东北、西北向建有两座六角井亭,据传是崇善寺的遗迹。由于把文庙辟作博物馆后沿照壁、井亭另筑了围墙,故在棂星门外又形成一院落。

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棂星为天镇星,相传为天上文曲星,以“棂星”名门,意为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此门建在高台上,是三间六柱带有斗拱的冲天式木牌坊。门间的墙上镶有4个绿琉璃团龙,光彩夺目。门前蹲卧铜、铁狮4只。进棂星门是文庙的前院,院内原有泮池石桥。泮指古代的学校,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从泮桥上走过自然就是秀才了。后人大概嫌秀才学位太低,不过瘾,因而将泮桥戏称状元桥。从状元桥上走过,就意味着将来中状元,所以深受学子们青睐。

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道门,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绿瓦飞檐,彩绘斗拱,金碧辉煌,由3个门组成。中为大成门,两旁掖门,东曰“金声”,西曰“玉振”,门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语意。金指钟,玉指磬,比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完美至极。以此盛赞孔子“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并与“大成”相呼应。
过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进院。院心宽广,古木森森,花草郁郁,特别是那紫藤缠枯柏,犹如枯柏复生,浓荫匝地,可谓奇特。院内正面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称为文宣王殿。

宋徽宗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重昂斗拱,庄严雄伟。殿内曾供孔子及其四配十二哲木主神位,也有说是塑像。四配是颜回(字子渊)、曾参(子舆)、孔亻及(子思)和孟子,这是孔子的四大贤弟子及嫡传人。特别是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十二哲是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有若和朱熹。四配十二哲的供奉与陪祀,显示出孔子之学后继有人,济济一堂。
大成殿前有一石雕栏杆大月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地方。对孔子的祭祀,有朝廷规定的春秋两大丁(即农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祭,有孔子的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祭。每逢祭祀,诸门洞开,鼓乐齐奏,香烟缭绕,烛光洞天,隆重肃穆。大成殿两侧为东庑和西庑,是供奉先贤先儒之处。大成殿后建有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据说后来把孔子夫人的牌位也移进供奉。

1919年(民国8年)被辟为省图书博物馆,还曾作过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改为省博物馆。现在的文庙是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7: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dwxd 于 2013-10-22 17:51 编辑

《锦绣太原城》之大中市
大中市
大中市之名称源于 “打钟寺”,打钟寺的原名叫“寿宁寺”,寿宁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金大定十八年(1176)重修。明永乐八年(1410),寿宁寺增建大钟楼,悬挂大铁钟,每日朝课鸣钟,暮寝鸣钟,钟声四达,举城可闻,遂习呼寿宁寺为 “打钟寺”,因其钟大、声响,亦称“大钟寺”。
至清中叶,大钟寺香火日旺,寺庙会、佛寺活动日增,环寺行商坐贾云集,有的商家与寺庙商议,租用寺中前院斋房,辟为商铺。于是寺庙收入大增。清道光 《阳曲县志》载:寺内及东西街,货列五都,商贾云南订,踞街巷之胜。”
清末,国家弱,朝廷昏聩,大中寺佛事不举,寅吃卯粮,遂弟子四散,寺院萧条,商家也苟延残喘。
1911年太原辛亥革命,前清乱兵哗变,趁势将大中寺及商铺抢劫一空,并放火焚毁。

[size=3.575em]X



民国三年,阳曲县商人刘占元集股投资在寺庙遗址上辟建市场。因原为寺宇恐一般建筑镇不住,遂设计为“龟形”,中为两层圆顶建筑为龟背,前通一门为龟首,两侧前各建一店为龟眼,四角开四门为龟足,后位千佛殿侧通一门为龟尾,四环建廊舍为龟裙。之后,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生意颇为兴隆。因原名“打钟寺”,遂按原音通假,取名“大中市”。

大中市做为街巷,位于钟楼街西段北侧,南北折西走向,全长212米,均宽5米,砖铺路面。巷内为旧式楼房建筑,系商业区,驻有大中剧院(原千佛殿遗址)、信托门市部、玻璃店、瓷器店、小百货等商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06:42 , Processed in 0.0859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