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26 1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8路电车
你说的没错,但不完全,因为国家追求的其实是物质+精神文明双重的发达,当时是你很穷,也不幸福,国家要富强,首先搞物质建设,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否则连高楼都没有,就没有高楼迷论坛了,也没有互联网让你表达自己观点。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当时的人幸福吗?也不见得,否则改革个毛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不过当时抱怨的东西不一样罢了,我也怀念过那些东西,但后来想想这不过是人心自己在做怪而已,最伟大的时刻其实永远是在现在,因为你活在现在,把握住现在了,那么我认为你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即便走错了也是可以挽救的,怕就怕顶层的设计是错误的。
没有什么道路是完美的,得到必有付出,交换而已,什么文物保护、语言文化、民众素质都碰到了问题。但大方向是确定了的,而且是大家公认没错的,其余有些东西我可能一开始忽略了,没想到,但都是建立在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慢慢修正,做出改良。如果国家依然是贫穷闭塞的,那些弄堂里小孩嬉戏又有什么意义呢?农村里的孩子可能天天在山里田野里嬉戏,突然有一天如果来到上海,他是首先去怀念以前的生活呢?还是觉得之前没见过世面?
我个人认为,要让执政者在那么大一个国家或城市,在一穷二白、人民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一下子在三十年同时做到城市建设高度发达、收入分配高度合理、公民社会高度完善、环境优美宜人、是没有可能的,那是完美主义。作为执政人只能承认现实是不完美的,并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建设次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所以看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变成了工厂,我既悲伤,又不悲伤。
我看到一位学者写的很有道理,国家走的路线是:改革派执政并推动经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培育公民社会——>民主宪政,现在正处于第二步,国家也正在做这件事情。拿上海来说,如果上海第二步完成得好,那么开始正式步入政治改革,即培育公民社会,否则是不成熟的。
我们或许会看到诸如“上海试点政治改革”或“上海中小学试点增加公民教育基础课程”等等,届时全体社会的工作重心才会更多地向人文关怀倾斜,因为那是每个人都吃饱喝足有个人样了以后,内心普遍的诉求。
你说的那些东西,举的那些例子,都是这个大背景下一个个细节而已,只不过这次是这样演绎,下一次可能是那样演绎。现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恶性事件太多,如果高层不作为,那可能造成大的社会动乱,到时候现在搞的东西就要被推翻了,确实会酿成大倒退,搞了20年才有今天,而推翻只要20天。
所以应该这么说,你的想法肯定没错,但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建立在过去20年成功的基础上的,你不可能说我要幸福和灵魂,现在开始炸了这些楼吧?所以我觉得你说的对,但不完整。你说的这些东西,都要放到大背景里去看才有意义。但反过来说,社会也需要你这样的声音,督促人们认识到一些问题,促使社会继续走向正轨,只是时候未到。你就是今后公民社会的一颗种子,20年后,你的声音会成为主流刊登在媒体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