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1 09: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31日晚10点9分,远大总裁办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本报发出了署名为远大张跃的一篇文章,而这也是远大科技集团总裁第一次对于天空城市质疑的公开回应。在这篇名为《天空城市正能量》3000多字的长文之中,张跃回应了关于天空城市的八大质疑。本报现将这篇回应刊登如下,限于版面略有删减。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本报认同或反对其观点,仅作提供更多信息之用。
我们怀着虔诚之心建天空城市,却招来一片叫骂和质疑。我们从未收到“叫停”通知,却迎来满世界“被叫停”欢呼。我知道自己说话冲的坏毛病,向来不参与网络和媒体的议论。这一次,决定回应了。
我的回应不只关乎一个天空城市,更关乎地球、人类。
一是骂天空城市毁坏城市,这是对“地标建筑”的惯性思维。
天空城市是一个集住职学医购娱一体的建筑,是一个“融合社区”,其动机是减少城市对道路和汽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是对“分隔社区”的一场革命。如果我们可以走路上下班上下学,城市会变得多美好。我们当然知道在高空运作一个巨大的融合社区有多难,但如果天空城市引起世人对“融合社区”的重视,再难也值得。就算最终证明它是失败的,我们的举动也值得同情而不是指摘。
二是骂天空城市破坏生态,这缺乏逻辑。
楼高了,土地占用自然就少,可以种树种田,生态当然更好。非要盖矮楼,让城市大饼覆盖所有土地就生态了?一座天空城市至少腾出2平方公里绿地,可以种10万棵大树,多美!
三是骂天空城市不环保,浪费能源,这实在不对。
国家对长沙这个气候带的建筑节能要求是2.5厘米保温,天空城市是20厘米保温,4层中空玻璃窗。采暖和制冷消耗了全世界30~40%能源,其中绝大多数是从不保温的外墙窗白白跑掉的。在我心中,建筑保温是全世界最大的问题,大就大在它不需任何高难的技术就可以解决,而人们却对它视而不见。我把天空城市建成吸引眼球的世界第一高楼,首要目的是要把它当作一根针,扎醒那些麻木对待建筑保温的人。
四是质疑天空城市是为某些官员争光、为某些商家贴金、为某些富人炫富,这是猜测。
迄今为止,天空城市没一个官员给出鼓励政策,没给一家公司在顶层留下豪华的总部空间(写字楼全在15层以下),甚至我们公开90亿的预算,不给任何人留下炫富的想象空间。60平米公寓1160户,90平米公寓1398户,这么小的面积是给富人住的吗?超过90平米公寓1892户,只占43%,这格局明显背离“高档楼盘”。这也正是我们公开造价的原因——我们原本就没有打算卖高价。天空城市是为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而建,与“劳伦斯魔咒”有何干系?
五是质疑天空城市90亿造价。
有专家说至少要2倍,否则就是“建一个空壳”或“邪门的突破”。他猜中了,是“邪门的突破”,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
天空城市是采用远大可建(可持续建筑)建造,不是传统模式。90%工厂制造,且全由产业工人制造,没有层层转包、没有窝工、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装修,且资金周期极短,造价当然低。其实,我们干嘛不像有些地标楼那样说几百亿呢?重要的是,“工厂化建筑”技术本身就是“邪门的突破”。
六是质疑天空城市7个月建筑周期太短,是炒作,或是忽视质量。这是轻言。
问题的根本是“工厂化”。远大可建公司及外协厂共2万多名工人在工厂生产4个月,再有3000多名工人在现场安装3个月,用这200多万个工日,做96万平米地上建筑,对埋头苦干的可建员工而言,是十分宽裕的事。至于基础施工为何只用半年时间,这得益于中建五局的实力和当地地质条件的优越。
七是质疑天空城市安全问题,那是对国家超高层建筑审批流程和法规缺乏了解。
自从2010年宣布天空城市计划以来,远大已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做了数百项试验,光风洞就与国内外3家实验室做了4次。即使远大不重视安全,“全国超限评审委员会”专家们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也不可能有丝毫懈怠。况且,拿90亿元和一个享誉80国的远大品牌冒险,脱离起码的企业思维。天空城市几十万吨钢材来自世界钢铁技术头号王国卢森堡。我心里曾偷偷难过,几十万吨钢材运输2万多公里太不环保,但我的理智告诉我,安全必须优先于环保。
至于质疑没办报建手续就开工,没人犯这个低级错误,远大不会,政府更不会。
八是质疑天空城市资金链,这或许是多虑。
远大1995年以来从不贷款。这不是说天空城市不需贷款,而是表明远大是理性公司。多年来,远大年年被各大银行授信数十亿,但我们从未动过一分。许多人都知道远大的营销“三不政策”:不乱价、不留尾款、不行贿。许多人还能津津乐道地背诵远大的“七不一没有”道德底线:不污染环境、不剽窃技术、不蒙骗客户、不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偷税、不行贿,没有昧良心行为。
最后,有人说我做人假环保,一面极力劝阻中国的富豪们别买公务机,一面驾直升机去工地搞开工剪彩,这真是冤枉。16年前,我不懂环保买了飞机,后来觉悟了,过去6年我把两架公务机搁在机场一次也没用过,偶尔用一次直升机应急实不为过。
我承认,人无完人,我肯定也有不少错误,包括此篇文章,但此刻,我渴望与读者分享一点我的心得。人要想活得有意义,应回归个人的独立观察和思考,回归对道义的崇敬、对勤劳的尊重、对智慧的仰慕、对创新的宽容,回归真诚、信任、谦虚、谨慎的朴素价值观。中国需要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