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21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3-3-22 00:03 编辑
3月13日,省城并州路大规模改造破土动工,这是太原解放后并州路全路段首次全面改造。
据了解,现在的并州路基本成型于上个世纪,包括本次改造在内,建国后并州路规模化修整共计四次。并州路道路较长,存在一定弯度,中间经历的交叉街口较多,前三次改造分别以南沙河桥、南内环街为分段口,改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次改造后,并州路将会以怎样的新形象呈现,市民拭目以待。
1951年从黄土路变成五米宽水泥路
熟悉并州路的人都知道,南沙河桥与并州路交叉口是上下班高峰时最为忙乱的一个街口。并州路首次拓宽就是在南沙河桥以北、五一广场以南路段。1957年,并州路从原有的5米宽水泥路首次拓宽到50米。
家住南沙河桥附近的李大爷今年已有88岁高龄,在并州路附近生活近70年。据他回忆,太原解放前,并州路还只是一条约3米宽的黄土路,路边零星地长着几棵枝叶松散的白杨树。五一广场以南,则是大片的农村与菜地,路上经常能看到赶着马车进城的人们。李大爷至今还记得,当时并州路上马车扬起阵阵黄土的场景。
“1951年,太原城南门首义城拆除,改建为五一广场,黄土路也变成了5米左右宽的水泥路。”
6年之后,在南沙河桥以北原有5米宽的水泥路基础上,并州路拓宽为50米。李大爷告诉记者,那次是用沥青混凝土铺的路,加宽至了50米,那宽阔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时候汽车可是个稀罕物,基本上见不着,偶尔有几辆军用车出现,大家都新奇的不得了。我们上班都是步行,谁家有个自行车那可是了不得的事。”说起年轻时候的事,李大爷一句接一句地讲个不停。
当时是沥青混凝土铺的路,下雨不会满鞋是泥,50米宽的路谁也不会碰着谁。当时修好之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开了,有两块分隔带,中间走车,两边走人。
“不过当时的设计并没有将机动车道两个方向的行车隔离开,来回方向的车走在一条路上,只是靠划的线分隔。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在一起的,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多的时候,人们走着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撞着。”李大爷说。
1981年 向南加宽至南内环街口
南沙河以南至南内环街的大幅度加宽是在1981年。
从小在大营盘附近住的张女士今年50多岁了,2000年因为丈夫工作原因搬离现在的住址,10年后又搬了回来。张女士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她在纺织厂上班,南沙河至南内环一段路是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大修之前只有9米宽,汽车、自行车、行人混着走,“那时候没有护栏分隔,我又刚学会骑自行车,走在又窄又不平的路上,生怕对面来个车子把我撞倒。”张女士回忆到。
现在住在太原师范学院内干休所的唐老是一名退休军人。因为工作需要,上世纪60年代,他从江西来到太原,一呆就是50多年,太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唐老告诉记者,现在的太原师范学院是在原来海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没有这么多的高楼,没有家属院、图书馆、教学楼。1988年太原师范学院在大营盘建校,之前这里就是整片军营,一排排的平房,因为是军营,绿化得特别好。老人指着学校内仅留的一幢营房讲到,以前我们路过大营盘,就能看到排排营房,经常能听到海校的学员唱军歌。
太师建校之前的七年,东门前的那条路就已正式拓宽到50米。摩托车多了是路修宽以后唐老印象最深的场景。1988年,改革开放10年后,那会汽车还是不多,不过好多人开始骑摩托车了,学校门口还经常出现小商小贩,卖磁带、小人书的多一些。
1993年 南出口工程拓宽至长风街
1993年,也是并州路改造历史上的又一历史转折点。众所周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在1993年,太原市开始实施南出口工程。
并州南路北起南内环街,南至长风街,长2614米,总宽50米。与之相交接的有南内环街、体育北路、亲贤北街、长风街。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为沟通城区与武宿飞机场修建此路,当时为宽5米的水泥路面。1951年,因水泥路面损坏严重,改修为6米宽的碎石路面。1957年~1958年间,将路面拓宽为25米,行车道铺9米宽沥青路面。就这样,9米宽的路一直用到1993年。
“1993年那次大修,我们记得都比较清”,昨日下午,在路边下棋的李师傅告诉记者,退休之前他是103路电车司机,因为1993年那次路大修,他们整整放了半年假。“路修好之后,我们上班,整条路从北到南全是50米宽,路面平整,开起车来又稳又舒服,那时可真叫个高兴。”
记者遇见尹师傅时,他正在看新华社山西分社墙上展示栏里的报纸,路拓宽后,车辆不断增多,两旁的楼也开始一幢接一幢地立起来。以前新华社没有这么大的门,都是之后才修的,还有鼎华大厦那个楼,是原来汽车站拆了之后建的。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高楼才慢慢的多起来。
“不知道新华社这个楼拆不拆,我天天在这儿看报纸,都习惯了。”
2013年 并州路坞城路段全面大修
2013年3月6日,太原市宣布斥资43亿元改造省城6条交通干道。紧接着,3月13日,并州路改造工程破土动工。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并州路、坞城路改造全段路口累计达23个以上,设有红绿灯15个左右,南沙河南北街沿岸、亲贤北街、长风街、许坦西街交叉口等路段最容易出现堵车状况。堵不堪言的路况使市民对并州路改造充满了期待。
在并州路与南内环街交叉口经营杂货生意的李女士讲到,这条路早该修了,路面坑坑洼洼的,上下班很不方便,遇上个下雨天,回一趟家身上全是泥。
每天乘坐816路公交车上班的小张向记者讲到,公交站牌不明显,又没有设公交等候区,公交车行驶道与非机动车车道重合,车一停下来,乘客着急上下车,经常被自行车撞到。“我们早就盼着修一个方便、安全的公交站了。”
自己开车上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一直走并州路,后来相邻的体育路修好后,就绕行体育路了,新修的体育路基本上不会有堵车状况出现,比起走并州路,心里舒坦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