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1 17: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1 金盆煮饭寓感恩 英式洋楼成文物
据民国八年(1919年)版《芜湖县志》记载:“范罗山,俗名‘饭箩山’,在县西北五里,毗赭山西麓,近大江。”占地面积约0.07平方千米,海拔34.9米。该山系赭山向西南延伸的余脉,与雨耕山毗连,西濒长江。
传说古代此处住有一户渔民老夫妇,他们在捕鱼时,从江中捞起了一只金盆,只要往盆中丢下七粒米,就能煮满一箩筐的白米饭。当时芜湖正逢水灾,老夫妇就用金盆煮饭,赈济灾民。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该山叫作“饭箩山”,寓感恩之意。
范罗山自古就是一处风景名胜,当时满山苍翠,寺庙错落,著名的有三大寺庵:法华庵、护国庵、园照寺。南宋初,画家萧照游范罗山时赞曰:“萝翠松青护宝幢,烟波万里送飞艘。真人旧有吹箫事,俱傍明霞照晚江”。清朝词人汤圣侣也做《范罗山赋》,对其推崇有加:“斯地名固足云多,更推奇特,实惟范罗。”
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翌年,英国人首先来芜在范罗山建了三幢西式楼房,其中最高的一幢四周绕以垣墙,是英国驻芜湖领事署,其余两幢是总税务司公所和洋员帮办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罗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共芜湖市委机关所在地。曾经的西洋建筑,也成为了历史文物,在2013年被 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范罗山上的建筑物逐渐增多,绿树成荫。2019年10月,芜湖市镜湖区将原滨江公共服务中心更名为范罗山街道办事处。作此改变,主要是考虑到范罗山在江城市民心中的历史地位,也是对地方文化特色的铭记和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