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weetCastle 于 2022-7-4 15:17 编辑
首先,我先声明啊,本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给谁站队啊,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通篇不会以点概面,也不会以次充好,尽可能客观的剖析一些问题。
我也是个人没事琢磨研究,了解我的都知道,咱肯定是不干这个行业的,就是通过日常观察总结,外加上外头走走看看,算是讨论帖,也算是科普贴,欢迎交流啊,不要对喷。
1、市面上商业业态的分类
就目前大型商业根据不同的指标维度,有好多个分类特征,枚举几个哈,不是很全,就是说明商业业态好多好多种。
你从市场定位来说:有重奢市场,有中高级市场,有下沉市场
你从销售模式来说:有百货经营,有精品专卖,有仓储业态,有专业市场,还有主题式商业,当然还有混业经营。这个不全,我就是举例下
你从地区定位来说:有区域经营,有城市经营,还有社区经营
不同的业态经营或者分类,对于经营者从规划之初的很多东西都是归集了一个方向,那么对于经营者来说,选择什么样模式也是基于当前调研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结合。那么配套的东西也就是根据这些来开展的。
我个人比较反对一些键盘侠,随随便便就把不同的商场拿来对比,因为很多时候,这两个业态可能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很多理念的东西完全就不一样,咋比较了?完全不是一回事呢。
2、太原知名商超的模式
既然我们说到了这么多分类,就目前太原几个拿得出手的商场,我们看看大概属于什么类型的,我们按照上面那个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列举没有排名,按照首字母排序,就怕键盘侠眼瞎(公园时代实在是没去过,不敢说)
北美新天地:中高级市场,主打城市经营
茂业百货:中高级市场(偏下一点),主打城市经营
茂业天地:中高级市场,主打城市经营
铜锣湾:中高级市场(偏下一点),主打城市经营
天美新天地:重奢市场,主打区域经营
万达广场:中高级市场,主打城市经营
王府井:高奢级市场(这样写能和天美区别一点),主打区域经营
万象城:中高级市场,主打城市经营
中正天街:下沉市场,主打社区经营
这个是我自己归纳总结,不一定精准,但是意思就是先让大家看到,不同的商场,定位是不一样的。
其次再说这个销售业态。
你比如耳熟能详的万象城,这个主要是以精品店专卖为主的模式进行。论坛经常吐槽的茂业天地,其实是混业经营,一期百货业态,二期精品专卖。严格来说,现在其实对于百货定义不那么精准,你比如万象城那个卖小家电的也可以说是小范围百货业态。不过大面上还是区别比较明显。万达也是混业经营,靠外面是百货经营,里面的精品专卖。王府井,天美,在我看来也是百货模式为主的形式。柳巷的铜锣湾、茂业百货,对吧,一看就知道是百货形式,北美新天地还是专卖精品模式。
3、说了这么多模式,区别是什么呢?
我要说明一点啊,定义毕竟是定义,个人怎么看是个人。我就说说我眼里,百货和精品专卖的最大区别。百货和专卖最大的区别,在于商场建设规划之处就完全不一样,是完全不一样。这里不接受反驳。我们可以观察全中国的商业发展,过去的百货业态和专卖业态的区别还有什么?
首先,从规划之初,精品专卖更讲究人群的购物体验,这里不是否认百货不讲究哈,就是精品专卖更讲究一些,从而延伸出来一个非常明确的设计指标,就是动线设计。过去老的百货业态,你要硬说有没有动线?那肯定也有,井字形动线设计,棱角分明,品类集中分布或者区分比较明显。而精品专卖更强调购物体验,设计动线要布局合理,最明显的有L型,一字型,H型,回字型等~进而导致在商品门类布局就和百货区别较大。
其次,在客群的销售体验上。曾经和一个在SKP管理经营的同学聊天,他就说百货业态,说个玩笑话,重要的是把人困住,就是弯弯绕绕,这一片反正都是女装,或者都是黄金首饰,你可劲儿转哇,多待一会最好,总会有你想要的,然后也许就买了。这是遵循了90年代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去老百姓对于逛街的定义就是肯定是去买衣服或者买需要的东西才回去。进了商场就是要消费了,不消费进去干毛线。所以那会进去的客户都是目的性极强,也容易成交(想想多数人去逛国美苏宁,再没事去逛逛居然之家?嘿嘿)那会吧,不会强调体验一说,更别说饭店开在商场里面。现在的精品专卖就完全不一样,动线动线,意思就是让你要动起来。既然动起来了,那么你过于集中地分布销售品类,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冲击,所以要有一定的穿插,当然也不能太凌乱,找也找不见。所以你在这两类商场的逛街体验会区别非常明显。我开个玩笑,百货店也许会有好多拉客、推销的显现(来了的眼里都是待宰的……),精品专卖,可能反而会少一点。
最后,管理模式的区别,过去的百货集中收银对不对?这个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管理区别
4、不同的业态模式,在经营落地上也是有本质区别
承接上文说到的2个模式,比较典型的百货和精品专卖吧
从过去的消费习惯和营销方式的对接上,百货和精品专卖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这个里面也有一些硬件的因素影响,举例一下,过去的百货,由于在设计之初就忽略动线设计,包括设计理念是早期那种商场,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老商场,不会有那么大的空地给你搞活动。比如茂业百货,百盛,王府井,天美,中庭很小很拥挤,铜锣湾相对稍微好那么一点。反而我们看精品专卖模式的,当然这个也是后发制人的优势,太原严格来说,北美应该算是第一家走精品专卖的商场,曾几何时,北美的营销案例全国都是有名的,现在其实也不差,万达广场,万象城,茂业二期,都是这类模式。这给了营销部门更多的空间去发挥。
那么对于商场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从百货的角度,无事不登三宝殿,过去那个年代,去百货逛街的客单转化率是非常高的,就前面举例的,你没事儿会去国美呢?你可能好久都不去一次,但是去一次是不是非常有目的?而精品专卖的角度又不一样了,强调购物体验的这种商场,需要通过品牌效应,营销效应或者宣传效应吸引人流。只要人在我这里面逛起来,里面琳琅满目的精品店,总会挖掘一点你的需求。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用茂业天地或者万达去举例子。因为正好他是个混合业态,比较好对比这两个业态的影响。万象城比较单一。茂业二期的升级提档,对于当前的经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人流量。我们后面说这个。首先茂业二期最早的规划应该是重奢市场,不管是装修用料还是宣传,可以看的出来(地砖应该是石材,我没有蹲下去研究,哈哈,反正看光反射比较自然,无缝贴砖都符合石材)。反观茂业一期,规划就是百货业态,装修标准肯定不高,地砖就是瓷砖。很多人经常吐槽说茂业地面脏乱差,这个是事实,原因也很简单,大理石石材是需要高额的维保费用的。就茂业二期后来那实际经营?完全没必要花那个钱自讨没趣。。。你完全可以对比茂业二期和一期的地面贴砖,天壤之别,那真是天壤之别,都是一个物业,为啥差距那么大。说白了一个廉价好保养,一个花钱还不讨好。万象城的地面大面都是瓷砖,相对好打理很多,说这个例子只是想说,不同的业态,不同的规划,对与费用预算,执行规划,落地实施都是有顶层约束的。这是企业经营最基本的东西。各位论坛的小伙伴,如果你经常参与企业经营的规划和落地,这种一看就懂了,啥都不是拍的脑门来的。
万达百货里面好像没有卫生间(我一直没找到),里面的精品专卖,这两年改善的比较好,有一段时间,那也是。。。emmmm。。。我们经常说茂业二期卫生间脏乱差,一方面,物业不给力,我认为原因不是物业不清楚,是压根就没想的好好弄,这里面有预算的因素,也有管理水平的因素,当然还有一方面人流量的超额,导致供求失衡。但是你从用料上去说,茂业二期一开始厕所规划还可以,石材装饰,至少也是用了个中档的TOTO(洁具五金好像都是)。但是同样的问题,你去了茂业一期,完全不一样,茂业一期的不管是卫生间水平还是地面打扫整洁度啥的,明显好于二期,那是太明显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导致了一二期差距如此之大?
反过来我们在看,过去传统的百货模式,其实对于人的体验关注是很差的,不光太原,全国很多百货业态的卫生间,都那么回事,从装修上就毫无亮点可言(当然也和时代有关系,人民那会不关注这,金厨银卫的概念也没)。你看看最早的北美的卫生间是啥样?那可是10多年前的装修,这就是规划和理念的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说业态的分类对于经营的影响。茂业毕竟过去是一个做传统百货业态起家的企业,茂业二期是太原第一家的精品专卖业态,从规划之初,到落地实施可能都存在很多因素制约,比员工的理念,管理水平,管理预算等等。这里面因素非常多,我说的也不全面,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到问题的原因。我说个不恰当的例子,万象城刚开业那会,要信号没信号(支付是个大问题),要垃圾桶,找也找不见一个。。。你要说他仓促开业,这也是个原因,但是你之前没想到么?还是备货有问题?能做到为了开业,当天沟通下来消防证书,能做到一两天雇佣全太原的保洁单位进行全面打扫,这不代表的能力问题。有时候,是吧。。。
最近可能是**影响,外加上茂业二期整体改造提档,我能感觉到明显的人流量下滑。就是二期一层。毕竟吸引人流量的品牌主力店铺木有了,虽然化妆品大牌的入驻提升了档次,但是你让我们广大汉子怎么办。。总不能去购买频率更低的腕表店吧。。但是你去看茂业一期下面的人流量,还是依然客观的。那么为了有效的吸引人流量,有实力的品牌店铺入驻,外加合适的商业活动,是精品专卖必须要做的。这里面我们用万象城举例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万象城中间区域各种party的举办,能够吸引大量的人群驻足。包括偶尔在西侧HM那边搞一些快闪形式的店铺等等。另外就是部分引流主力店铺的公用,过去奈雪,星爸爸这些都是一些流量保证,但是过了那个劲儿了,外加上现在学生群体也出不来,年轻人收入受影响等消费下滑等因素,现在这种饮品店的引流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全太原现在的饮品基本上不用排队了。都是火一阵子。这个应该都能看得到。我记得我第一次写浅谈系列的时候,主要就是在说奈雪和喜茶这类品牌部对于商圈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精品专卖的规划,有大量的场地和经营模式方便企业去进行地推经营。而过去的百货,更多的是依托集中打折,促销这种 简单粗暴的模式进行(铜锣湾、茂业百货经常能看到,万达也有),我们姑且不说这里面的好坏,对于商场来说,重要的是销售额。所以不能单单的总说,人家万象城搞得文创好,铜锣湾搞得促销就不好,没档次,这个是完全不同的对比。
商场搞这些的目的,核心都是为了销售,对于精品销售来说,定期的更换品牌,可以刺激消费的新鲜感和需求感官,比如网红打卡。这恰恰说明精品专卖对于人流量的需求,必须持续打造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就比如全中国都知道太古里,为什么?因为有美女,各种街拍,是吧。哈哈,反过来问一句晋阳里有什么?答曰:晋阳湖。。。。。所以晋阳湖未来想逆袭?我觉得除了奥莱之路,没了。太难了,不可能光靠节假日过日子。必须要冲量(参考榆次奥莱,全中国也算吊炸天是吧)
5、本地消费基本盘和社会消费的形态特征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万象城的失望高于期望,毕竟,去过几个其他城市的万象城,都是高奢的感觉,到了太原给降了档次了,以至于有了万象城美食城的称号。不过总体万象城还是一定程度改变了太原商业格局。我们说现实,就是我们的经济基础或者经济环境目前不足以支撑一些高端商场,这个并不是否认太原人没钱,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环境,比如社平工资,这个会直接影响消费观。因为去年装修房子,我对于世界一线大牌的建材家具经营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用这个举例子,比如某楼盘最近宣传自己是豪宅,你也好意思说你豪宅,看你用的什么东西(人家别墅自己装修的另说)。。在太原,用西门子就是高端。。。你能说啥,ASKO,美诺,嘉格纳这些都不存在?至少AEG这些牌子也比你西门子强吧?卫浴用个TOTO科勒的就敢说自己是五星级装标,高仪,汉斯格雅,劳芬,当代这些都不存在?当然这里面也有宣传的需要,很多置业口无遮拦的。。。但是老百姓买这个帐就说明一定的问题。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都说太原的精装市场全国闻名,重点是“好弄”但是你反过来说,这个总价或者单价确实就是太原的豪宅,毕竟同类型竞争,你还是出类拔萃的。。换个角度,人买房子都是有预算的,就是房价多少,装修多少(精装同理可以推算),北上广,能买300平左右大平层的,基本上都超过2000万了,那么同样的300平,在太原可能只有500 600万,那么请问这两类人群对于消费认知能一样么?我说个极端点的例子,早几年你只要都上了车,投机倒把也好,参与放贷也罢,多少有点这么多收入吧。包括还有拆迁户, 很多人想摸太原所谓的豪宅其实并不难,但是认知呢?北上广买房子能动辄千万级别的,那已经不是普通人群了。虽然案例有点特殊,但就是事实。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大牌卖,不能光靠一小部分富豪,市场还是需要不断的开拓的,而且同类型的品牌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就目前的太原市市场来说,现实结果就是,我们很难养得起一些品牌的经营。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一部分人为因素。曾经论坛有大神科普过。毕竟蛋糕就这么大,怎么分呢?
太原并不是没有买不起芬迪窗帘的,并不是没有买不起boxster,Minotti,写意空间等的此类的人群,只是这部分人群都被虹吸去了其他城市的专卖店了。这就是现状。很多人希望太原有更好的商场,我也希望,但是现实比较骨干。真有些店铺开了,养不住啊~~
从商家的角度,我的终极利益是挣钱啊,所以我更多的会考虑投产比,我们论坛的很多坛友大家发言经常属于理想主义,比如我喜欢天际线,我喜欢有711罗森,我希望有盒马生鲜,我喜欢有这种品牌,那种商场。但是实际经营你去分析,商人又不是慈善家,不可能为你的梦想买单,宜家为什么不来,地都空出来了。是吧。
啰嗦半天,就是大家首先要清楚,太原的定位就是个什么定位,我们不可能简单的和成都、西安对比,很多地方,只能说人家后起之秀比我们厉害。但是反过来,我们努力的空间还有很大。北上广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5、消费人群面对消费场所的态度我们现在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看最纯粹的动机问题。就是我们要出门,总得有目的性了,遛弯也算目的,那么我们逛街的目的也就有了吧。
今天你想和小朋友约个什么饭,脑海里就得罗列A\B\C哪个商场有,对吧。DD比如我要去买zara,万象城茂业都得pass,没有么,我想吃南京大排档,只能去万象城,想陪孩子上早教,只能去某个商场等等。你像我之前老去铜锣湾,就是要因为媳妇喜欢的一个牌子,就那有,没办法,顺带中午吃个周边的认一力啥的,7月天美开了新店了,那可能就不去了,并不是一定为了认一力去的,吃东西么,我可以到这个地方再换其他么,这是次要目的。所以店铺品牌的开设呢,就是消费人流量的保证,尤其是一些网红店。但是人流量并不代表说盈利水平的高低,你看看王府井,天美,啥时候给你证明一下,我人多,我热闹?好的店铺,都有流量管控,为了给客户最好的体验,尤其是奢侈品店铺,是极为考究这方面内容,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其他人群的消费体验。所以凡事儿都有两面性,这个问题在于顶层设计问题,一开始规划就是靠人流量的商场,自然规划就这方面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商场这样 那样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管理层意识不到,而且权衡利弊之后的路线选择问题。
未完待续。。。。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