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6 15: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隅
王家大门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桐封东路,北至凤城东街。长51.7米,宽5.8米。沿用老地名,因明代进士王琼之居所府邸而得名。
段家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郭家圪垛,北至凤城东街。长44.3米,宽3.5米。因城内四大姓氏之一,留有青主访段处遗迹而得名。
马圈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郭家圪垛,北至凤城东街。长51.2米,宽3.4米。因原明代马圈屯所驻而得名。
南寺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桐封南路,北至奎临巷。长62米,宽7米。因位于原南寺位置而得名。
城隍庙东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中城隍庙东。南北走向。南起城隍庙街,北至城隍庙北部。长39.8米,宽7.7米。沿用老地名,因位于建筑城隍庙东侧而得名。
城隍庙西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中城隍庙西。南北走向。南起城隍庙街,北至城隍庙北部。长39.8米,宽7.7米。沿用老地名,因位于建筑城隍庙西侧而得名。
上香道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郭家圪垛,北至凤城东街。长35米,宽2米。因原为从县衙至城隍庙进香之路而得名。
海子观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桐封南路,北至郭家圪垛。长261米,宽3.3—10米。因临近原海子观而得名。
郭家圪垛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东西走向。东起王家大门巷,西至上香道。长435.9,宽3.5-6米。沿用老地名,明代早期攸氏、郭氏二大户居住的地方圪垛,圪垛,城内高低凹凸地段。
奎临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东西走向。东起桐封东路,西至城隍东巷。长121.8米,宽6米。沿用老地名,距奎星不远的巷子。奎,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与魁同用。魁为首,也叫魁(奎)星。因临近魁星楼而得名。
城隍庙街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东南隅,东西走向,东起金牛湖公园,西至凤城南街,长319米,宽1.2—9米。因临近城隍庙而得名。
西南隅
小西街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长256米,宽4.5—10.5米。沿用老地名,历史上用于区别西街而得名。
刘家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高家巷,北至刘家老宅院。长103.4米,宽4米。因临近刘家老宅院而得名。
酒坊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朱家巷,北至高家巷。长60.2米,宽3米。因清代天盛湧酒作坊而得名。
铁匠铺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攸家圪垛,北至凤城西街。长78.3米,宽3米。因原城内铁匠作坊所在地而得名。
磨坊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攸家圪垛,北至凤城西街。长82.7米,宽3.4米。因原城内磨坊所在地而得名。
道台院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桐封南路,北至高家巷。长108米,宽9.7米。因清未道台院以及道台私医,民国四大中医之一,施今墨的施公馆而得名。道台院指光绪年雁门道姚承恩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曾有花园、绣楼院等建筑。曾用个人私医施今墨而专设的施公馆,至今二处院落完整全保留。
旗杆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攸家圪垛,北至凤城西街。长88.6米,宽2.8—4米。因清举人崔氏旗杆院巷而得名。
仓门前街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桐封南路,北至攸家圪垛。长262.8米,宽5.5米。沿用老地名,因位于原明朝国家粮仓前而得名。
一人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小西街,北至凤城西街。长41.4米,宽2.7米。沿用老地名,因原来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而得名。
马道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南北走向。南起小西街,北至凤城西街。长54.9米,宽3.6米。沿用老地名,因历史上原马道所在地而得名。
攸家圪垛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东起凤城南街,西至仓门前街。长349米,宽4—5米。沿用老地名,明代早期攸氏、郭氏二大户居住的地方圪垛,城内高低凹凸地段。
拳师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东起仓门前街,西至桐封西路。长190.4米,宽5米。因民国拳师杨吉生宅处而得名。
仓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东起凤城南街,西至仓门前街。长358米,宽5.7—7米。因明代时期为通往国家粮仓的路而得名。
高家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东起凤城南街,西至道台院巷。长251.8米,宽3.5—4.3米。因通明代进士高汝行花园路而得名。
朱家巷 位于晋源区太原古县城西南隅。东西走向。东起凤城南街,西至道台院巷。长287.1米,宽3.6米—8米。因临近原城内四大姓氏之一朱家院落而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