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8570|回复: 656

[原创摄影] 盖个楼,老武汉照片新看,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8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5:09 编辑






江汉揽胜图






在痛风发作的日子里,我跛着腿顺察院坡下,只见得道路两旁打围,成了工地,横街旁边的新华书店让位城市地铁建设,被拆得干干净净,仿佛没有在这座城市留下任何痕迹一样。


至此,老屋周围的最后一间新华书店也作了古。


小时候,在解放路附近大概有三间新华书店,解放路上有一间,民主路上有两间,解放路那家挨着三八支行,现在是品牌服装店;民主路靠天桥的那家也改品牌服饰店,九十年代火红的班尼路已经不受年轻人的待见了;前不久拆的这最大的一家,背靠经心书院,如今也变作了废墟一片。在没有手机跟电纸书的年代,书店生意俏得很,即使是在新千年后,摆着学历证书在民主路新华书店门口招徕家教生意的大学生们依然不少,当然现如今肯定是难以得见了。


其实读高中后就不再特意去书店了,但这最后一间新华书店拆了,心中有些东西,也就没有了。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城与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几乎越来越小。无论哪儿都有崭新的石板路小吃街和青瓦白墙的文化创意巷,无一例外地卖着大连烤鱿鱼、长沙臭豆腐和台湾奶茶。印制粗糙的明信片上是变了模样的老建筑,它们的来龙去脉八成连店主自己都道不明白。楼越盖越多,越垒越高,影院火锅韩式烧烤跟星巴克优衣库被塞进每一座商业综合体里——它们之间的区别无外乎是名称各异。没人在意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书铺,没人在意残存了上百年的古建筑,没人在意生活了近千年的街衢巷陌。


单方面来讲,我不太情愿,这座拥有丰富人文历史和独特市井文化的城,简简单单地就被褒贬不一的评论、夹带脾气的宣泄、目中无人的自傲、快消式的网文所代言,被高楼大厦、高架立交、商业综合体所代表。我宁可这座城市在千篇一律的混凝土森林里当一个穿新衣的国王。


我拍的照片虽不算好,却是消闲的兴趣之一。倒也认得一些在本地爬楼摄影的朋友,大家无外乎是守着相似的机位盼着好天气拍高楼,久而久之也就腻味了。这是个全民手机摄影时代,富有色彩表现力画面冲击力的照片大多讨人喜欢,武汉古旧的建筑似乎没多少人会去特别关注。这一两年,我四处攒下了些老照片,各个年代都有。于是,我想,与其天天蹲着日落日出拍些万千一般的城市风光照,不如把老照片里的画面“重现”出来,会更有意思一点。有心力,情愿花时间去复原老建筑老街巷的摄影爱好者不多,毕竟这是一件和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相悖的事。可文化到底是城市的根,在历史的长河中深深植根于城市土壤,说不准,再过个一二十年,我拍的这些也成了老照片。


老人家闲时多,算是图个乐,选取的老照片最新近也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并未特意做旧;地点上,尽可能地接近,意象上也尽量相似。新照皆为本人拍摄,拍摄不易,如需转载请说明。旧照均从网络或旧书本资料上收集,若有侵权,请告知。当然,本人才能跟精力都有限,如有谬误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楼迷朋友主要关注城市高楼建设发展,这帖子与主流风向相悖,还望各位高抬贵手,哈哈哈。更新较慢,还望见谅。







一座城市的兴衰过往之所以被一再铭记,是因为独特的山水形胜,延绵的人文脉络,以及厚重的历史传承。


武汉是什么?是龟蛇相卫,长江牵着汉水穿城而过;是白云黄鹤,山中楼外看青山;是集万家之市,千里舳舻横襄河;是首义枪响,兴千年未有之变


最后,借毕淑敏的一句话。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晓时光的涵义,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重。这世间并没有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2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22 09:25 编辑

黄鹤楼

镇楼沙发必然是城市标志黄鹤楼,尽管这是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建筑

黄鹤楼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三国中期。一座旨在告警和指挥的塔楼于夏口城西南方向的黄鹄山(即蛇山)矶头拔地而起,这座瞭望塔楼即是黄鹤楼的前身

唐中后期,黄鹤楼迎来极盛,迁客骚人多聚于此,各朝诗文记载颇丰。这其中,阎伯谨于永泰元年所撰《黄鹤楼记》描述出的楼型和环境最为生动写实

星由北风观其矗构巍峨,高标巃蓯,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之。」

黄鹤楼在明清年间被毁多达七次,重建和大修近十次。光绪十年,因汉阳门外「张姓骨货作坊失火」,火星由北风引燃至楼处,黄鹤楼半小时内便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这是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

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新照片的机位想必各位已经非常熟悉了,老照片中的黄鹤楼则是矗立在黄鹄矶头,即现在的建桥纪念碑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6:22 编辑

鼓楼洞

鼓楼洞贯穿蛇山南北,南起武珞路,北止民主路中段。实际上,鼓楼洞应名作蛇山洞武昌洞,据《开通蛇山治路记》石碑(此碑现存于黄鹤楼公园内)上记载:蛇山横跨武昌城,山南为商业区,山北为万家民房,由于蛇山横贯城中,交通不便,车马不能通行,由总兵张彪负责派士兵三千人凿石开路,打通蛇山,用期三十四天,修路170丈,开凿蛇山后修建的第二条穿山道路

司门口明末开凿的蛇山「鼓楼洞」,故此洞又称「新鼓楼洞」。司门口鼓楼洞改洞为桥后,新鼓楼洞即成为穿通蛇山的唯一洞口。此洞因在武昌路路段之内,故又称“武昌洞”

在光绪三十年(1912年),洞内加以整修,用旧城砖衬砌洞拱,于次年竣工。洞口两端拱顶正中朝外墙上,有石刻“武昌路”三个大字,为民国二年黎元洪所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26 10:47 编辑

蛇山桥

勾连蛇山公园解放路长街的桥梁,让位长江大桥建设,被拆除,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路穿越蛇山的这块,便是最早的“鼓楼洞”的原址辟洞改路而来

武汉人大都懂得龟蛇二山跟长江是武汉的龙脉龙气所在。明朝崇祯年间,清兵南攻,明朝告危。崇祯皇帝听说凿断龙脉便可永葆江山,于是命人分别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铁门关取土除石、开山凿洞,斩龟颈、断蛇腰,以此破坏风水,消除心患。崇祯在武昌蛇山开凿山洞的地方正好位于著名的南楼处,南楼也称鼓楼,故称之为“鼓楼洞”


小时候这段路也算是“童年阴影”之一,常有流浪汉聚居在桥墩背后的蛇山坡上;而人行道上也有不少行乞的“残障人士”,寒冬腊月光着上身拉二胡的佝偻老汉和双目失明的口琴大叔想必各位多少会有些印象。随着市容整顿,盲流们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夜晚出没的挖地脑壳众,节假日时,把原本就不宽裕的人行道挤得水泄不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9-28 10:10
同样是蛇山区域,鼓楼洞

这个刻文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毁的,是最后一次翻新的时候全毁的,施工队的粗糙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要火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0: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这旁边长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贴要火啊!
楼主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古今照片对比很震撼,时空转换跨越百年的感觉。武汉的昨天与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9-28 10:47 编辑

过奖,也请各位接龙,集各家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0: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59310871 发表于 2018-9-28 10:19
这个刻文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毁的,是最后一次翻新的时候全毁的,施工队的粗糙所致。

多谢指教,回头我去查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6 21:43 编辑

抱冰堂

张之洞自号“壶公”,晚年号“抱冰老人”,一生清廉自许、自持,虽经手银两千万,但死后却靠致赠的奠仪安葬


远景出的烟囱应为平湖门沿江纺麻四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6:22 编辑

抱冰堂

1907年张之洞被召入京授体仁阁大学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僚属为纪念他调任军机大臣离鄂,于1909年夏集资建成此堂。是年10月张之洞辞世,斯人逝矣,却给湖北留下一处名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留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1:5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6 08:31 , Processed in 0.09163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