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khuhu 于 2022-2-22 09:17 编辑
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由於此區配套不足,故此區內最早落成的公屋樓宇(天耀邨、天瑞邨)一直無人願意申請。縱使**已經將部分無法原區安置的慈樂邨及秀茂坪下邨居民遷入此等屋邨,但仍有大批單位空置,直到**安排一些居港僅3-6年、不合資格入住公屋的新移民遷入,加上週邊設施陸續落成,才解決了相關問題。
1995年起天水圍北部開發時,北部地區成為供應大量樓房的重要地段。按照當時規劃,俊宏軒、天逸邨、天恆邨共13,000個單位,本來都規劃作居屋,但隨著九七金融風暴影響擴大,**取消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原訂該期發售的單位逐改建成接收低收入家庭的公屋。而原本建立夾屋的用地,在夾屋計劃取消後,亦用以建立公屋。除此之外,為應付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指標,房署每年需要提供50,000個公屋單位,天水圍北於是額外增加了7,000個公屋單位。
大量公屋在一區內出現,令人口急劇暴漲。按照香港樓房規定,居屋單位對每戶人口限制較為寬鬆,但公屋必須容納更多人。結果天水圍北人口急增至10萬人,公屋居民高佔85%,其中天水圍北的屋邨2001年入伙後,不少家庭屬新移民家庭,其妻兒本在內地、隨後獲准家庭團聚來港,也有不少是老夫少妻,男方收入也屬低下層。衍生不少社會問題。
天气好的时候,去深圳红树林公园玩,隔着深圳湾拍拍对面香港元朗天水围的一堆住宅楼。
这样的楼房,体现普通香港的人住房水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