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风起兮云飞扬 于 2017-2-14 12:56 编辑
11日,寒风料峭,成百上千的上海市市民热情高涨,纷纷前来参观“起点: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览,以纪念中国现代出版业在上海诞生120周年。有专家更建议,应在当年被日军炸毁的原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的宝山路旧址,建造一座中国出版博物馆,这对留住120年来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珍贵历史和传承上海城市文脉均具重要意义。建议引起了与会北京、上海两地出版人的热烈反响。
旧馆复建意义重大
选择这一历史旧址以建造中国现代出版博物馆,是因为这里承载着一段令国人无法忘却的痛苦历史。有专家认为,商务印书馆被炸和火烧圆明园一样,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曾在这一带读中学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高韵斐说,他少年时家住这里,知道商务印书馆有个藏有大量古籍善本的东方图书馆毁于日军轰炸。他说,现在,东方图书馆的建筑图纸保存完好,根据历史原貌复建完全可行,而且意义十分重大。宝山路是中国现代出版的发祥地,如果复建后将它变成一座中国出版博物馆,既可勿忘日本侵华历史,又可留住城市文脉,更可让各种古籍善本找到展览之地并对社会开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民国以前各种藏书(含大量古籍善本)有280万册,可先作为家底。
这一建议受到了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上海印刷集团总经理沈剑毅等出版人的积极响应。大家认为,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120年前在上海诞生,开创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如今,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家商务印书馆的文脉之根就在上海。
日军欲毁城市文脉
当年,日军侵沪司令官盐泽幸一妄言:“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于是,这座文化宝库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先派飞机投掷六枚炸弹、后派浪人潜入东方图书馆继续纵火焚烧,火整整烧了一天,46万册珍贵古籍和孤本毁于一炬。浓烟遮蔽了上海半空,纸灰从闸北飘落到几十里外。当时65岁的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张元济与书馆同仁抱头痛哭。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马驰、方荣、马强等市政协委员也联名提交提案,提案指出: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商务印书馆不仅是中国近现代中国文化与出版界的翘楚,更是目前两岸三地留存不多的共同文化记忆。茅盾、陈叔通、周建人、胡愈之、叶圣陶、蒋梦麟、黄宾虹等著名人士都与该馆有深厚的渊源,张元济更是与毛泽东主席情谊深厚。该馆出版的《辞源》、《天演论》、《国富论》、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数万种作品在亚洲乃至世界华人华侨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市场。提案建议在上海组建商务印书馆旧址纪念馆。
红色记忆在此聚集
记者11日下午踏访了当年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旧址——今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沿路记者问了数位宝山路上的行人和居民,均不知道有这段出版历史。进入校门,花坛内竖有纪念碑,上书“上海市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这是纪念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在此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在静安区文化局、商务印书馆等举办的“起点: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览会上,人们看到这里承载着光辉的红色记忆。中共创建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即有20种,陈独秀不仅给商务印书馆撰稿还担任馆外名誉编辑。沈雁冰(茅盾)更成了商务印书馆第一个党员。建党初期,我党在此成立支部。陈云同志在此入党,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这里是他走向革命的起点。
更多历史名人在商务印书馆留下了足迹,蔡元培、胡适、陈布雷等名家在此参加编译工作,孙中山、廖仲凯、胡汉民等来此参观访问。为何当年鲁迅、巴金、茅盾、叶圣陶、夏衍等许多作家都选择居住在此附近,就因商务印书馆形成了出版中心。
11日,许多上海市民通过“起点: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及专家学者系列讲座,了解城市文脉,敬重历史文化。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