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5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6-12-15 15:11 编辑
结构形制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垛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是古代皇帝享用的的最高礼制。整组建筑更符合于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皇宫大门的身份,起震慑作用,从规模、结构上,更加宏伟壮观,更突出帝王的至高无上 。
三出阙,是城阙中最复杂的一类,规格最高,供皇帝专用。一般形制是在母阙外或后侧附两出子阙,子阙也是依次缩小,规模都较母阙小 。三出阙中有一类型,是双向三出,即在母阙的后侧和外侧都附有两出子阙,平面呈曲尺形。母阙平面一般呈方形 , 两子阙平面呈长方形,形制结构更复杂 。目前考古发现的三出城阙都是隋唐及以后的,形制都基本定型 。隋唐洛阳城宫城应天门也是平面呈凹形的形制 , 不同的是其城阙为双向三出,结构更复杂,阙楼与城门间以飞廊和垛楼连接。 “这种阙形,强调了宫门上的城楼是构图的主体。城楼特别高大巍峨,左右双阙与它形成犄角之势,处于陪衬的地位 。凹形平面拉开了整组建筑的深度,使它控制的整个空间扩大了 。平面进退有致 , 更加强了立面上高低错落的效果,大大丰富了建筑的造型。”隋唐以后宋元时期的宫城正门城阙无一不是此种形制 。明清时期是我国城阙的衰退期,凹形平面仍存在,但阙已经退化成方亭 。
应天门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垛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一百三十米以上,南北达六十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其雄伟壮观是不难想象的。
门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其建筑形式直接影响到北宋汴梁的丹凤门和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门址大致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门址约当盛唐时期,残存遗迹主要有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东西垛楼、东西两阙。除了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米,南北残宽23米,台体残高0.3-0.5米。晚期城门约当晚唐五代北宋这个时期,即文献所载的五凤楼遗址。门址直接坐在早期门址之上,残存遗迹有墩台、门道、东西飞廊、东西朵楼、东西两阙以及东西马道,除此之外,在东阙的东西两侧还发现有宋代的建筑基址。应天门遗址的东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复原长55.2米,南北残宽25.2米。
新发掘出的这处应天门遗址遗迹,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内轴线西侧。该遗迹的北侧有两排立砖,立砖南面有用小鹅卵石砌成的一段十三四米长的排水沟。在立砖和排水沟的东头,有一石制柱础。另外还出土隋五铢铜钱一枚。据考古工作者推测,小排水沟可能是隋唐时期用以排泄建筑物上雨水所用。
紫微宫宫城的南正门“应天门”,取名寓意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天门,为天帝所居住紫微宫的正门[8] ,也曰阊阖,即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宿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为黄道经过的地方。正所谓“上合天门入明堂。”
应天门不像定鼎门那样,有一个整齐的门脸。应天门遗址平面呈“凹”字形,地面上的部分由台基、门楼、垛楼、东西阙楼及其廊庑组成,“凹进去”的那部分空间很大,恰好形成一个门前广场,作为集会或庆典的会场是挺宽绰的。
城门楼在中间,高35米。城门楼的两边,一前一后有阙楼、垛楼,均有12层楼房那么高。两阙之间相距83米(比中州路还宽23米), 阙上建有两重飞檐,状如凤翼,展翅欲飞。两阙向北通过17米宽的城墙与城门主体相连, 整个城门楼、两垛楼、两阙楼,体量宏大,浑然一体,庄严肃穆,让人膜拜。
在这座雄伟的城楼上,隋炀帝俯视过他的都城,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
|
|